分享

它身世显赫,经历传奇,涅槃重生后入驻文化殿堂

 泽霖文史 2019-05-21

它身世显赫,出生于王公贵族之家;它地位尊贵,曾入驻历代帝王宫殿;它也曾流落市井,身败“铭”裂;它更是涅槃重生,从此云淡风轻。

在首都博物馆的青铜艺术展厅,一件富有传奇经历的青铜器陈放在展柜中,静静地守候着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是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名为“班簋(guǐ)”。驻足在它面前,似乎还能回望到两三千年前那东征狷戎的战场上,隆隆的战鼓和猎猎的战旗,似乎还能听到它穿越千古的历史回声。

班簋,也称“毛伯彝”,通高27.7厘米,口径26厘米。器身上装有四耳,耳上装饰着兽首,连接着四个内卷象鼻形足,通体有精美的兽面纹饰。器物口沿下方装饰着一圈火纹,又叫圆涡纹,火纹下方有两道弦纹。腹部装饰着阳线构成的兽面纹。圈足较低,不起支撑作用。班簋内底有铭文20行,共计198字,主要记载了周成王命毛伯伐东国狷戎的史实,同时也是一篇班簋的主人毛班记录毛氏族先人辉煌事迹的回忆录。

班簋铭文

对于毛氏一族来说,那是一段辉煌的历史。周王授命毛伯继承虢成公的官位,监管方国,东征蛮夷,积累下世代功勋。毛班为了颂扬周天子的英明神武和美好福荫,为了铭记先祖的卓越功勋和谆谆教诲,铸造了此簋,并祈愿后世子孙世世代代永远珍藏。

然而事与愿违,班簋并未如毛班所愿,世代传承。无论何等的辉煌与荣耀,终究会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抔细沙,被尘封、被遗忘……

时过境迁,一直到了北宋时,班簋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或许是某个古董商人,或许是某个盗墓小贼,让班簋得以重见天日,这已经无从考证。从此班簋一直被收藏在各朝代的宫中,被当做国宝重器收藏和供奉。

或许,这是班簋最好的归宿,褪去光彩,洗去铅华,只在某个寂静的角落,笑看王朝的更替和岁月的变迁。

然而,对于班簋来说,似乎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紫禁城,无数奇珍异宝惨遭洗劫。动荡的时局让班簋再次失去了容身之所。此时的班簋,犹如一位年迈的老人,去留早已由不得自己。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班簋像一位洞悉世事的隐者,再次隐没在尘世之中,踪影成谜。

1972年夏季的一天,北京市文物清理拣选小组的呼玉衡、华以武师徒二人来到北京有色金属供应站,从金属废品中拣选文物。快到中午时,华以武猛然间在这些金属废品中发现了一块裹泥带锈的青铜器碎片,工作人员又从金属废品中翻检,最终经专家综合比对和鉴定,确认为班簋的碎片。

曾经的烽火硝烟,曾经的丰功伟绩,曾经的帝王将相,曾经的福泽荣耀,终抵不住历史车轮的碾压,抵不住狂凶贼寇的劫掠,甚至抵不住无良之辈的荒唐谬论和无端指责。在那样的年月里,成为罪恶的符号,粉身碎骨。

1973年夏季,班簋碎片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进行修复,经验丰富的赵振茂先生经过整形、翻模补配、修补、对接纹饰、跳焊焊接、钢錾雕刻、做旧等多道程序才将班簋复原,使这尊贵而典雅的青铜重器最终入藏到首都博物馆。

如今,眼前的这件承载着沧桑历史的班簋,再次静守在这里,每天迎接着络绎不绝的观者,向他们诉说着那穿越千古的传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