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然溶栓王在农村找到,早晚喝点血栓消失,脑梗不来,稳血压

 我心以然张明合 2019-05-21

脑梗塞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它被称为“四高杀手”之一,即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残疾率高、死亡率高。

因此,在众多严重疾病中,脑梗塞绝对是对身体健康最有害的疾病之一,并且发病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特别是爱吸烟的人,血管在香烟的刺激下,早已伤痕累累,更易发生脑梗。

香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血管损伤。血液流经此处时脂质和杂质沉淀,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一旦堵塞脑血管,脑梗很快会来袭。

而很多人秉持着“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理念,喜欢在饭后吸烟,这对血管的伤害是加倍的。

研究表明,饭后胃肠蠕动增加,血液循环加快,吸收烟雾的能力最强。此时吸一支烟,烟中的有害物质比平时更容易进入血液,中毒量大于平时吸10支烟的总和,更是加速脑梗上身的“利器”。

饭后爱吸烟者,睡觉时若有4种症状,八成脑梗要来,需警惕。

症状1:睡觉时流鼻血

流鼻血有多种原因,如上火、天气干燥、缺水等,要注意脑梗来袭前也会出现这一症状。

夜晚人体血流相对缓慢,血压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突然流鼻血,意味着血压波动很大,导致鼻腔内的血管破裂出血。

主要原因是脑血管堵塞现象,进而出现血压异常,引起流鼻血。

症状2:睡觉时流口水

脑梗导致的流口水多是单侧的。

脑梗发生时,将导致肌肉神经的不协调,尤其是咽腔,出现流口水和吞咽困难。

当一侧神经系统紊乱,会导致单侧流口水的情况。

症状3:睡觉时肢体麻木

脑血管堵塞时,血流不畅,会出现肢体麻木的情况。

一开始可能是局部麻木。之后,随着麻木的地方越来越多,睡觉时,也会有四肢麻木的情况,甚至一侧麻木的感觉。

千万要注意,很可能是脑梗塞要来了。

症状4:睡觉时头痛

大脑缺血缺氧严重时,会引发剧烈头痛,还会伴有抽搐、昏迷等表现。

上述症状就算占一个,也建议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疾病。

3个坏习惯,是脑梗塞的“催化剂”,尽可能少做。

习惯1:睡眠不足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每晚睡7-8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中老年人,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是其4倍。

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引发危及生命的疾病,包括脑梗塞。

睡眠质量是健康的保证。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开始存储记忆,细胞进行再生和修复。

习惯2:久坐

长期久坐会降低血管弹性,增加血栓的沉积,对关节、心脏和大脑有一定的伤害。

特别是4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逐年下降。如果经常久坐不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习惯3:烟酒不断

烟酒不离手,是脑梗“最爱”的人群之一。

香烟的危害我们刚才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饮酒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输出量,引起其他血管收缩剂的释放,从而诱发脑梗塞。

喝酒时血管扩张严重,这时吸烟对血管的伤害是1+1>2的。

不想脑梗上身,坚持“1补、2少、2控”,保护血管更健康。

1补

水是我们体内最好稀释剂和解毒剂,人体重的65%左右都是水。

当我们口渴时已经说明我们的身体处于极度的缺水中,所以日常中应该养成及时补充水分的习惯。

在干果类中,有一种叫做苏梵莓的果子,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血压作用。其果子中含有的槲皮素进入体内可以打开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动脉的血流量,从而减轻血管内渗透压,达到调节降压、平衡高血压作用。这种元素目前人体无法自行合成。

2少:少吃2物

1、泡菜

泡菜等腌制食品通常是高盐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盐摄入量过多,会增加血管压力从而导致引起高血压;此外,引起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几率 。

建议,腌渍蔬菜还是少吃最好。

2,油炸食品

像炸薯条、汉堡、炸鸡、炸串等油炸食品,都是人们无法拒绝的食物。

然而这种油炸食品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也是高热量食品。

长期食用会增加血脂,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2控:控制2高

1、控制血脂

高脂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可加速脑梗塞的发生。

血脂长期居高不下,会导致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缺血和缺氧,影响周围组织并引起脑梗塞。

因此,每天必须控制血脂升高,特别是45岁以后,要清淡饮食,勤于运动。

2、控制血压

血压长期升高,血管压力较大,一旦受刺激会造成血管破裂。

此时大脑血管受损严重,大脑缺血缺氧,脑梗也就随之而来了。

建议45岁后,最好每天监测血压,切记少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