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了!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教您判断哪些野生菌含有剧毒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今年前4月,云南省共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13起,导致80人中毒,虽无人员死亡,但再次敲响安全食用野生菌的警钟。

  近日,云南省消协发布消费提示,随着山菌飘香的季节到来,市民一定要慎重采选和谨慎食用。

  为预防和减少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省消协提醒广大市民:

01

不要采选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

  选择野生菌食用要慎之又慎,对不熟悉或从未吃过的野生菌,特别是颜色鲜艳、形态特殊的野生菌,不可盲目采食。采回野生菌后最好请有经验的人帮助鉴别,或者借助适合于当地使用的彩色野生菌图册,逐一辨认当地食用菌或毒蘑菇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办法就是:别吃。

02

野生菌要彻底炒熟后再食用

  炒菌子时需多放一点油,用够时间,将菌子彻底炒熟后再食用,炒熟的菌子一顿吃完。买来的野生菌每次只吃一个品种,不要将几种菌子同时混在一起炒。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03

遵守群体用餐单位严禁加工制售食用野生菌类的规定

  对于制售食用野生菌类,省食安办作出了相关规定,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野生菌类。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规定,杜绝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04

食用野生菌后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前往就诊

  吃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看东西不清楚或出现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吃菌几大误区

  昆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19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预警,其中提到了食用野生菌的几大误区,一起来了解一下。

误区一

用大蒜烹饪野生菌,变黑就是有毒的,颜色不变就没毒。

  没错,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是在毒野生菌面前,那点活性物质瞬间就被灭霸。所以炒野生菌时多放的那几把大蒜,顶多只能蒜你狠,没有任何作用。同时,也要放过银器,毒野生菌不会让银器变黑。

误区二

鲜艳的野生菌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毒。来,灰花纹鹅膏了解一下,这朵毒菌不但颜色普通,还带有清香。一旦服用,就此别过色彩鲜艳的人间。

误区三

买野生菌有虫就是没有毒。有人买菜觉得有虫眼就是生态,要知道,'你的砒霜,我的蜜糖'在昆虫届也是存在的。要记住我们是人,不是虫子,毒野生菌就是我们的砒霜。

误区四

有的人会根据野生菌的生长环境来判定是否有毒,觉得长在干净地方的野生菌就没毒。环境的清洁还是肮脏,和野生菌毒性可没有一丁点的关系。采菌子的人都知道菌窝,大家还要知道的是,同一个菌窝长出来的菌子可不都是安全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会让野生菌基因突变,生出毒素,不能大意。

误区五

毒野生菌毒性稳定,大蒜、生姜、烹饪时间的长短,都没有办法破坏毒性。

这些致命毒菌你认得么

  目前,全世界可开发的食用菌约有5000多种,在已知的2000多种菌中,中国有978种,而云南就占了大头,有882种,占了全国食用菌资源的90%,这也正是云南被誉为野生食用菌王国的原因。对于云南人来说,菌是每年都要吃的,可哪些野生菌能吃?哪些野生菌含有剧毒?

01

鹅膏菌

  毒菌引发的中毒事件95%以上都是误食鹅膏菌属类野生菌引起的。这类鹅膏菌属在我国约有130多种,其中云南也占了大头,有80多种。

02

白毒伞

  毒素最强的是致命鹅膏菌俗称致命白毒伞,50克就能致一个成年人死亡,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地区,楚雄分布最多,因为白毒伞外形和鸡枞菌相似,导致每年都有误采误食事件发生,但仔细区分,白毒伞和鸡枞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处副处华蓉表示:“首先鸡枞菌是没有菌环,也没有菌托的。致命鹅膏菌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菌环,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花苞状的菌托,另外它是通体全白色,鸡枞菌是灰白色。”

  其实不只是致命白毒伞能致命,鹅膏菌属野生菌多数都是有毒的,大家如果自己上山采摘,一定要看清望准。

  华蓉说:“鹅膏菌是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菌盖上带有斑点或者花纹,菌柄上有一个圆环状的叫菌环。当然我们现在手上的这朵是没有的,那么花苞状的这个叫菌托,同时具备这几个特征的,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为鹅膏菌属。”

  除了鹅膏菌属,牛肝菌中的见手青也带有微毒,即便烹饪得当,因个体差异,部分人食用还是会出现上吐下泻的中毒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