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中国书画的转折点-评朱曜奎国画作品

 摄影姥 2019-05-24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都是对于美学的不断追求和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和享受。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构成了中西方绘画思想等各方面的差异和区别。中国画以其水涵墨韵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它的气韵与独特东方之美;西画绘画则以其真实厚重的画面感,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色彩享受。

近代中国书画的转折点-评朱曜奎国画作品

朱曜奎国画作品

朱曜奎先生自幼学习绘画,从1949年便逐渐从事艺术工作创作,七十载风雨磨炼出他的独特艺术风格,他将中国意象山水与西方写实绘画有机的融合起来,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画发展的转折点。中国题材上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总体上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于外形的相似,注重表现外物的内在神韵和画家的情意。朱曜奎先生的国画作品将三者题材合而为一:人物画的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画的情景交融,气韵生动意境创造;花鸟画的生命活力,抒情达意寄寓情怀。这些都体现在朱曜奎先生的作品中。

近代中国书画的转折点-评朱曜奎国画作品

朱曜奎国画作品

朱曜奎作品特点

首先朱曜奎先生作品在艺术题材创作上和思想内容上多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文人雅士寄情与山水之间,遵循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价值观,保持鲜明的东方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传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其次朱曜奎先生的国画在章法布局处理上,根据不同的作品采用独特的观察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的不同的民族欣赏习惯,在表达画面“立意”时体现了极强的写意性和灵活性。

这种写意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呼应、空白、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穿插、虚实、边角、透视、取舍、主次、取势、开合、的处理及题款、钤印的取舍和处理上。采用这些灵活的艺术手法,有利于突破空间、时间在人们心理上、视觉上所造成的固有限制,使画面主题“立意”得到更完美的表现,在提款上更有着元宋的方式,简款,藏款。将作品的命名权交给了收藏家们。

再者以书入画,朱曜奎先生的书法老师,有多位都是在中国画坛留下墨宝的名家,中国绘画中线条追求的是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虫蛀木、蚯蚓走泥纹等的艺术效果;书法用笔追求刚柔劲健、毛涩圆厚、快慢轻重、提按顿挫的变化;用墨追求干、湿、浓、淡、重、焦、枯、润的韵味;技法主要是勾勒、没骨、设色、水墨渲淡。表现手法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多以勾、皴、擦、点、染、干、湿、浓、淡、黑、白,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在笔先,画尽意在”, 追求笔、墨、色在宣纸上出现的自然复杂变化和意想不到的情趣。可以一画有四季。这些正是朱曜奎先生在几十年来不断地磨练中得的。

最后技法、色彩的运用:在技法上用笔以中国工笔画三矾九染的模式。整体画面用色鲜艳,采用设计学原素,以光彩为主。表现远景时,以中国画特有的渲染泼墨法表现,湖泊、溪流和天空采取囯画的留白法,晕染法表现。而在近景和主体构图上采取油画色彩造型、具有透视感,光、色的把握,叠彩塑造形体色彩丰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整幅作品具有很强的立体空间感和层次感,真正的是东方美,西方韵的表现。

近代中国书画的转折点-评朱曜奎国画作品

朱曜奎国画作品

朱曜奎先生的打破了国画以水墨,线条为主的格局,在新中国画坛树立了墨与彩的标志。将水墨的色彩在一次表现出来,甚至用墨色或者淡色达到色彩鲜明、层次丰富、光彩夺目的视觉冲击效果。这是在上个世纪新中国画坛从未出现过的,朱曜奎先生被称为中国画的新的发展转折点是不可否认的,他的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画坛影响了数代艺术家,他被认为是新中国的国画创新的领路人。

近代中国书画的转折点-评朱曜奎国画作品

朱曜奎国画作品

徐悲鸿、朱士杰、颜文樑、刘海粟、吴冠中等是最早进行中西结合的画家,但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画家用通过绘画技法和表达方式,创立更能适应全球民众审美标准的新作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艺术无国界。朱曜奎先生的作品汲古融今,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与表达,他的作品再一次将中国画推向有史以来新的转折与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