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汤病证一例引发的思考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小柴胡汤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事情要从伤寒论的一个条文说起。起初是师傅在群里讲半夏泻心汤条文与使用,因为开头是关于小柴胡汤的论述,所以引发了群里各位前辈对小柴胡汤的讨论。其中主要集中在几个点:呕而发热,一位老师提到烦热,认为此处不当是自觉烦热,而应该是发烧伴有干呕,并认为外感风寒而发热呕吐的情况,在临床多于寒热往来和胸胁苦满;后又问及患者到底是自觉发热,还是真的发烧了;又问及小柴胡汤当有汗还是无汗;还提到一点,就是若心下满而革更,是读鞭还是读硬。

巧的是我值班正好遇到一个病例,自认为符合柴胡证,故记录如下:

王XX,女,59岁,既往糖尿病病史5年。现病史:5年前因周身黄染确诊胆管癌,行高位胆管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可,未行化疗等特殊治疗,多次出现寒战发热,被诊断为胆道感染,经抗感染治疗症状可缓解,本次入院,因进食不慎出现发热、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未诊治,症状加重来诊。大便略稀,小便可。给予补液、抗感染、抑酸护胃、保肝等治疗,8日,9日,10日,15日分别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应该是退热。本次发病,22日因饮食不慎(可疑是外面买的饺子),出现恶寒,不觉身热,无恶心呕吐,胃脘部不适,汗出,量体温37.9℃,嘱其多饮热水,后值班大夫给予5mg地塞米松静推,患者汗出病情缓解,患者自诉用药后汗出增多。

PS:患者此次出现发热来诊,当是体温高发烧,患者是否自觉发热不详,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属于小柴胡汤证。22日值班自觉不适,不觉身热,但是看上去确实烦,测体温是37.9℃,而并无恶心呕吐,今日追问才知道不适症状前有恶寒,有出汗但不多,后应用激素后出现大汗,热退症状缓解。

PSS:病例反应特点,患者少阳胆腑虚弱,所以不仅容易得癌,而且每次容易受邪而发病,所以每个人本身体质各有不同,受邪发病各有特点,但就个人来说,往往每次发病有相似的情况。所以,结合病史来看,本次进食出现的不适症状,应该与来诊时的情况相似,只是程度不同,应该略轻。相比应该也是柴胡证治。

PPSS:有人建议用健脾胃化肉食面食,先不管效果怎么样,这一支地米就解决了问题,所以说西医药还是很简单好用的。但是从另一面说,患者是否用了地米本身病是否就好了,当然不能这么说,后面加中药调理还是合理的,必经少阳胆虚,本身容易影响到脾胃,所以下次受邪还是容易出现类似的发病情况。这里不得不再提一点,患者是住院肿瘤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地米,如果是一个门诊患者,是否敢用我还真问住了自己,可能我的常规思路也是开一堆检查,看是不是感染、胆囊问题、胃肠炎之类的。确诊后再给予抗生素、补液、抑酸护胃、保肝等一堆药物应用。给予中药治疗,更需要底气了。

PPPSSS:这个病例绝对真实,反映了很多问题,针对上面病案还有很多问题可以探讨,后面论述内容有所保留。但凡真传,比长篇大论来的简单,所谓传承也许就是这样。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