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生五邪

 悦心心怡 2019-05-24

认识中医人生57:病机5 内生五邪
中医学堂                        2019年5月22日
​​  1
、人体内生五邪。比如,激动手会抖,叫风气内动。遇急事、着急激动手发抖,服用复方甘草片就好了。甘能缓急也。可见着急激动多疾病,平静淡定少痛苦。

2、《黄帝内经》讲:“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暴饮暴食加暴躁脾气。像暴风雨摧垮道路建设一样,暴烈之性子会让经络地震,脏腑海啸,从而偏瘫不救。”要细嚼慢咽,平心静气,杜绝外缘,人要是不轻易发脾气,很多病都很容易痊愈。古云:“肝为五脏六腑之贼。”说的就是暴急的脾气,会打劫五脏六腑,将十二经络洗劫一空。所以,发完脾气后,人一般特累、特想躺、干活特没劲。

3、寒从中生。人年老后,自动不想吃水果、凉水、冰饮人年老后自怕冷。黄帝内经》讲:“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用桂附理中丸、肾气丸,轻松治愈夜尿清长、手脚怕凉、关节冷痛、大便稀溏等虚冷疾病。这非真是阴寒生冷,人年老后自怕冷。实乃脏腑阳火不足。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半月寒。常人只以为冰冻、凉果、生冷是寒邪,不知冷言冷语、冷漠、心灰意冷,都属于寒邪。人如果觉得绝望,没希望时,身体会凉,即便大热天都暖不了。人如果觉得有希望时,身体温暖,即便大冬天都冷不了。心有内寒,才引动外寒。故孙思邈讲过,要突破病痛,需心与口两处把好关。善言不离口,乱想莫经心。也是说,杜绝心灰意冷,及冷言冷语,这就杜绝了寒从中生。治还是用《伤寒论》群方之首——桂枝汤。
​ 
5、人非喝多水就产生湿。脾功能好,豪饮都不留湿。脾虚,喝再少水,都会留湿。风能胜湿,阳可治湿。湿浊内生的调理大道——增强体力,勤于运动,爱晒太阳。
​   
6、湿重则懒,懒多则湿。懒人多生湿。人体勤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这是健康古谚升阳除湿。古人讲:“行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就会气滞停湿。这正是切身体会,故曰:“动一动,少生一病痛,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7、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木燥则起火,人燥则心急火燎。常人不知道,以为焦虑症是神经问题,急躁症是上火的原因,津伤化燥,每天早上饮500mL黄芪水,原来焦虑日久,乃身体缺乏津水也。

8、《黄帝内经》讲:“燥胜则干。”一老者,皮肤干燥,老脱皮屑,像松树皮,嘴唇也干到发白,鼻子干到呼吸很难受,眼睛干涩不能看电视,大便干涩数日难一厕,小便干少又短赤,指甲干枯易脆折。这叫干燥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这津伤则干,水亏化燥,须大补津水。晨起服用姜蜜水,用蜂蜜润燥,生姜宣发,使津液能灌溉于五脏六腑,滋润于腠理孔窍。”
9、火热内生,又叫内火、内热。人久坐、懒动、饮食过度,会产生郁热之火。
10、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经常情志焦虑刺激后,心急火燎,肝郁就化火。有五种容易上火:瘦人容易上火,急性子的人容易上火,急功近利的人容易上火,争先恐后的人容易上火,激动的人容易上火。常年眼珠发红,口舌生疮的急性子,要养生戒令为:“吃饭慢一点,讲话慢一点,走路慢一点。”《黄帝内经》里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领悟出来的治疗大法!肝火它最怕着急,着急就是添油加火,激动就是火上浇油,较劲就是煽风点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