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鸿墨轩3dec 2019-05-27
原创 焕章的小阁子 2019-05-27 11:21:13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阮元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且影响较大的几个人物有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的阮元,梳理和评析南北书法流派,“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的提出,在理论上明确阐述宣扬了北碑的价值,让北碑书法理论广为流传。阮元作为碑学理论的首创者,在捋清书法发展史脉络的基础上,为碑学的发展奠定了宏观的理论框架。他作为一位奠基者功不可没。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

那么继阮元之后,另一位对碑学发展影响较大的人物便是包世臣了。如果说阮元提倡北碑书法,还只是一种比较笼统的美学倾向和艺术精神的弘扬,那么包世臣则是更进一步对碑学进行精细的笔法、技法的解释与阐述。而他的北碑理论主要集中在所著的《艺舟双楫》中。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楫》

包世臣说起来也是名人之后,算起来他是北宋包拯的第二十九世孙,安徽泾县人。在功名仕途上,他没法跟另一位“碑学大佬”阮元相比。这二人可以算是同时代的人物,阮元的生卒年月是1764年和1849年,而包世臣是1775年和1855年,算起来包比阮小了九岁。而阮元在他1789年就中了进士,之后一路飞黄腾达,位极人臣。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书法

那包世臣呢?他就有些坎坷了,1808年才中了举人,之后多次考进士就是不中,后来经过大挑试当上了江西新喻的县令,(大挑是清朝乾隆年间制定下的一种科考制度,为的是让已经有举人身份但又没有官职的人有一个晋身的机会),可能包世臣就不是做官的那块料,在担任县令一年多的时间,又遭弹劾免去官职,在南京定居了。包世臣自幼家贫,勤苦学习,工辞章,有经济大略,学识渊博,喜兵家言,对农政、货 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大家可能听说过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农书,而包世臣除了写有《艺舟双楫》外,他还写过一本叫做《齐民四术》的农书,不愧对农政很有研究。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书法

虽然说包世臣在仕途上是不顺的,但是他在书法领域却取得非凡的成就。纵观包世臣的学书历程,他初学唐人书法,28岁时遇清代碑学大师邓石如,师从其学习篆隶,后 又倡导北魏,晚年又心仪二王,自称:“慎伯(包世臣的字)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又云:“余性嗜篆、分,颇知其意,而未尝致力,至于真、行、藁草之间,则不复后人矣。”从他流传下来的书法来看,帖学对他得影响还是深远的,在书法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如理论层面上的。虽然写的不怎么好,但是包世臣却是自负之极,他曾自拟为“右军第一人”,可见包世臣的心态。一般讲包世臣书法,都是讲他所著《艺舟双楫》,这本书是中国书学理论重要著作。可以说包世臣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是他在书法上的主要历史功绩, 对后来兴起的“尚碑”书风的产生了很大影响。连康有为的论书代表作《广艺舟双楫》的书名,也是从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过来的。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

《艺舟双楫》中包世臣写了关于作文与作书的两“艺”,故名“双楫”。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谈书论部分的内容。《艺舟双楫》中书论部分是包世臣平日的所作关于书学论文,随笔,信札等内容汇集而成。他在书中不仅挖掘出了“北碑”的美学底蕴,更将茂密雄强的阳刚之美落实到具体的书法的用 笔、运笔、用墨、结字、章法等方面,并提出了“全身力道”论和“气满说”。他从笔法 和结体方面,强调了北碑能得篆、分遗意的特征。他对于北碑的推重,是在总结了 乾嘉以来尚碑创作之风的基础上,尤其是得力于其老师邓石如创作经验的启发, 进一步在书法理论上矫正帖学之风。包世臣在书中的理论倾向与阮元是一致的,那就是提倡北碑,贬抑帖学。这也是他书论的主基调。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郑文公碑

包世臣的学书之路从唐人开始,他本人看来,帖学简牍书风腕婉转秀丽,练习的时间长了字体则容易软弱,而弥补软弱的办法唯有学习碑版,因为碑版中的雄伟气势和遒劲骨力正好能够弥补帖学中的不足。在众多北碑书法中,包世臣对《郑文公碑》情有独钟,郑道昭在此碑中所表现出的平和简静,锋芒内敛,外柔内刚和外静内动的审美意味,与当时江湖庙堂盛行“馆阁体”与帖学末流的妍媚靡弱和呆板无生气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在包世臣看来,北朝碑版文字源自篆、分,不但饶有古意,而且具有一种深稳的气势和极意散发的力量之美。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八分体

包世臣说:“余性嗜篆、分,颇知其意而未尝致力。”可知他所追求的乃是篆、分 笔意,以篆、分为极则。他还从文字演变发展的历史轨迹入手,指出由篆而发展为 隶,由隶变而成为八分,再由隶和八分的结合又成为真书,此为字体一脉相承的发 展关系。篆、隶、分既为后来真、行、草之宗祖,则子孙必须继承祖宗的传统。包括 草书在内,都必须以能得篆、隶、分的笔意为尚。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五指执笔法

“篆分遗意”和“古人笔法”是包世臣在他书中所着重谈论的。包世臣认为:中锋行笔是篆书圆劲的秘诀,而笔毫平铺纸上是分书的遗法,所想获得“篆分遗意”,关键还是要落实在笔法上。在包世臣的论述中,“笔法”始于“指法”,即执笔、运锋的方法。“书艺始于指法,终于行间”,结字与章法也是很重要的。对于执笔之法,包世臣提出在悬腕和指实的基础上,强调逆势以及用全身之力于笔端。其他方面与传世的“五指执笔法”基本相同。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书法的峻与涩

在行笔方面,“行处皆留,留处皆行”,要求在行笔的过程中要有顿挫转换,既能蓄势又能够流利,提按起伏,疾涩一体。可以说包世臣十分重视“落笔之峻”与“行笔之涩”。峻,主要体现在落笔的迅猛果敢之上,涩,主要体现在书法家 对笔墨纸张之间摩擦力的控制上。涩,还可以看作是书法家的生命意志与外在世 界进行抗争的结果,通过用笔取势的排宕和行笔的迟涩顿挫,在笔锋运行轨迹之中将主题意志的艰难和曲折体现出来。又是告诫书家要避免直滑而过的轻浮。而书法的线条力度和刚劲要通过书写中的“万豪齐力”与“五指齐力”才能够表现出来。万毫齐力故能峻,而五指齐力故能涩。这便是“峻”与“涩”的由来。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馆阁体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 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 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矣。”

就是在书写的过程中重视笔画截积点成线的效果,也就是强调用笔的“涩”度,直笔中带有曲意,使书法不失于流滑,方显刚劲骨力。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邓石如书法

包师从邓石如,邓石如的书学理念自然而然的影响到包世臣一部分。在章法上包受到邓石如的影响。在《艺舟双楫》中包世臣记下了邓石如言:“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包世臣并说 “以其说验六朝人书则悉合”。艺术价值,所谓无笔墨处也是妙境。邓石如说书法要“计白当黑”,“计白当黑”便 成为论述书法空白最精妙的概括。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并不是说越疏越好或越 密越好,而是该疏则疏,该密则密,该多疏就多疏,该多密就多密。密得似乎不透 风、不透光一样,就像颜真卿说的“间不容光”,而能密不嫌密;疏处宽绰可以走 马,而能疏不嫌疏。他提醒人们不仅要在有墨处精心安排,更要在无墨处见出神采。

清代书坛鼓吹北碑旗手:包世臣与他的《艺舟双楫》

康有为书法

后世的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曰:

“泾县包氏,以精敏之资,当金石之盛,传完白之法,独得蕴奥,大启秘藏,箸为《安吴论书》 表新碑,宣笔法,于是此学如日中天。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 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包氏倡碑直接影响到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年 间的书风,北碑盛行光大,与此书关系极大。理论指导实践,包世臣对于帖学的批评,北碑的提倡,在技法方面的丰富,为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包世臣的很多书论在今天还是有着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的。

参考文献;《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中国书法史》

《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