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易经》‖阴阳之道

 风光这边独好耶 2019-05-28

探究《易经》‖阴阳之道

在浩瀚的宇宙世界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中国和西方的文明都从神话开始,神话没有办法满足人类求知的欲望,所以产生了哲学。每个民族的哲学都是从神话里提升出来的。神话和哲学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神话慢慢形成哲学,哲学变成智慧。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易经》告诉我们,一切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这是《易经》告诉我们的最高答案。我们把想到的东西叫做天机。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这种人的智慧一定很浅薄。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把握纷繁人生和无穷宇宙的大智慧。而浅薄或智慧完全在自己。

伏羲用眼睛去观察宇宙万象,靠想象造成一套系统来,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一画“—”叫做太极,一画开天辟地,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伏羲看到太阳每天升起落下,他就知道有一种力量把太阳从东方拉起来,往西方落下去,而这股力量就使得万物都受到它的影响,好像它就是宇宙的根源。有一个方向,就有一个相反的方向,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因此他认为有一个阳就会有一个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合一,密不可分。

探究《易经》‖阴阳之道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生发出来的。孔子在《易传》中写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所以阴阳是孔子加上去的)太极中包含着两种力量,就是阴和阳。阴阳的互动,产生了万物。阴阳是不可以分开的,有着高度的配合性。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也包含了伦理。《易经》中写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意思是你自己去了解天理,顺从自然,就会得到吉祥。《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伦理是从自然而来。世间所有的学问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指的是自然互动,自然孕育,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世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物种多元化,互相激荡,互相作用。西方和中国有分和生之别。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解释为,一是太极,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二是阴阳,一正一反的两种力量;三是阴阳的互动,由此可以生出万物来。

早上,太阳刚一出来,上面有些热,下面还是凉的,就叫做少阳,中午叫老阳,黄昏叫少阴,晚上叫老阴。一年中春天是少阳,夏天是老阳,秋天是少阴,冬天是老阴。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来看所有的变化,这就是经。《易经》是所有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叫群经之源。

探究《易经》‖阴阳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