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个孩子9个“拖”,还有一个妈妈是这样做的……

 理明易 2019-05-28

暖暖4岁多的时候,每一天早晨我都会在她和姥爷的“争吵声”中醒来。

因为我每天晚上要发文,跟妈妈们互动,很晚才睡。暖姥姥心疼我,想让我早晨多睡会儿,于是很长时间,送暖暖上幼儿园的任务就落在了姥爷身上。

军人出身的姥爷每天都会用各种快节奏的语气来催促暖暖——

暖暖,快去刷牙洗脸穿裤子!

暖暖,快点背书包!

你看看磨磨蹭蹭的,怎么不穿鞋子啊!

赶紧走赶紧走,哎呀暖暖,你可急死我了!

快快快快快快!

……

我虽然躺在床上,但也被姥爷这种催促的紧张气氛搞得睡不着了。

有一天,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起床说:爸,我送吧。

暖暖一看我起来了,好像一瞬间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跑到我面前说:我讨厌姥爷!一直催催催!

气得暖姥爷在一边吹胡子瞪眼:怎么是我催你,我看你是有拖延症!

我想这一幕大概是很多家庭的日常演出剧目吧。

的确,孩子的磨蹭,拖延,的确会打乱很多家庭的生活节奏,甚至搞得一团糟。

真的是孩子有拖延症吗?

在心理学上,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换句话说,拖延症就是不懂得时间管理而带来的各种行为上的后果。

拖延症确实会让人变得懒散、焦躁,把所有的计划都变成空谈,甚至把日常生活搞得一团糟。

但抛开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空谈拖延症,真的不够公平。

在6岁之前的孩子群体内,即使孩子磨蹭也不能被叫做拖延症,因为6岁之前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没有时间观念。

而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又何谈时间管理呢?

所以,把6岁以前根本没有能力去管理时间的孩子们轻易贴上“拖延症”的标签,大概孩子们都会觉得委屈。

我在学习心理学博士课程的时候,老师也曾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过拖延症的根源。

十二年前的2007年,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发表了一篇论文,总结了大约800项拖延症的研究成果。最终,总结得出四种可能导致拖延现象的原因:

  • 对成功没有自信

感觉这件事可能会失败,导致自驱力降低,没有积极做事的激情和动力;

  • 讨厌被安排任务

不愿感受被安排的不自主行为,想自己做主,自己来安排时间;

  • 注意力分散容易冲动

很容易被另一件事分散了精力,导致手头上的项目被搁浅;

  • 目标和酬劳相差甚远

觉得自己的付出和获得不成正比,丧失想主动去做好的自驱力。

这些原因导致的拖延症,会对人们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会有自责和自我否定的感觉。再严重些的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倾向。

但我们日常所说的“拖拉”、“磨蹭”,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在6岁以下孩子的概念中,时间根本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自然也就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某件事。

比如暖暖很小的时候,带她去游乐场玩,准备回家的时候,她跟我说想再玩儿一会儿,我对她说可以再玩五分钟,她兴冲冲地跑远了,等到大人规定的“五分钟”时间到的时候,暖暖会问:这么快就五分钟了吗?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指出:

在2岁半到3岁左右,才有时间观念的意识;

到了6岁,大多数孩子才开始学着去认识钟表,体会具体的时间表达;

上了小学2、3年级,孩子们才会有一点时间的统筹,知道如何去安排时间。

总是磨蹭的孩子,也许被冤枉了。

所以,我更愿意把6岁之前的孩子做事慢吞吞归类于他们自己的节奏。而我们大人,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他们的节奏,从而更好地去做到引领和培养。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哪个妈妈没被孩子的磨蹭吼过抓狂过?

说好的时间,没有哪一次准时出过门。

眼看幼儿园的早餐时间快过了,却还在慢悠悠的穿鞋子。

晚上该上床睡觉了,总还要再听5分钟故事。

暖暖现在长大了,很多事情已经不太需要我去操心了。但在之前,除了前面说到的去幼儿园每天都要被姥爷催,还有很多时候,在我们的眼里,都非常“磨蹭”。

我记得她大概4岁左右,有一次我准备送她去上学再去出差,时间的确有点赶,那天她穿的是带纽扣的外套,我都穿好鞋在门口等着了,她非要慢吞吞自己一颗一颗把纽扣系上。

看着她像只小蜗牛一样,一点点往扣眼儿里塞扣子,我的心啊,着急得像有无数蚂蚁不停地爬!忍不住大声催促她:妈妈都急死了,你快点儿行吗?

暖暖不解地说:可是,我要把扣子扣好啊,大宝宝不用妈妈帮。

虽然着急,但那一瞬间,暖暖的话好像也警醒了我——

她只是希望自己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啊。

孩子是在用自己的节奏成长,我们为什么总是要催呢?

我想我们要做的,是在自己的能力引领下,让孩子熟悉各种操作,提高效率,但与此同时,我觉得保护他们做事的好奇心,探索欲,保护他们珍贵的自驱力更为重要。

而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我们大人多一些耐心。


其实我能理解,我们不能忍受孩子磨蹭,是害怕孩子习惯了拖延,长大后患上拖延症,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的拖延有可能是我们不经意间培养出来的。

 · 大人会不经意间给孩子贴标签,告诉孩子:你太磨蹭了,一点都不利索。

就像这篇文章最开始我写的故事,暖姥爷追着暖暖说,你太慢了,太磨蹭。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留给孩子的时间太少,要求却很高,完全扰乱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做事的节奏。

孩子大脑没有发育完善,同时接受两个以上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思维就会变混乱,自然越忙越容易出错,一出错就更慢。

另外,当家长的唠叨让孩子觉得难受,孩子会不自觉地对家长发出“抵抗”,而这个“抵抗”往往就是拖延。

 · 大人做的太多,孩子依赖性强 

我举一个例子。暖暖在五岁之前,都没有自己擦屁股。平时我都是鼓励她自己来学着擦,但暖姥姥总会担心她擦的不干净,仍然自己过来帮她屁股。

有一段时间,暖姥姥回老家了,没有人帮暖暖这件事了,开始几次她会坐在小马桶上耍赖,让我帮她擦。但被我拒绝几次之后我发现,她自己也做的挺好的。

所有的事,谁不是从不会到会,到熟能生巧呢?很多磨蹭的小孩,我觉得都是父母做的太多了,我之前也在文章里说过,好妈妈不如懒妈妈,别给孩子包办太多了。

有句话说:对孩子的放手,才是最大的爱。但如何放手,才是我们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啊。

而只有有计划地引领孩子去感知时间,驾驭时间,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天当中的所有事情,才能帮孩子塑造更加强大的统筹能力,受益终身。

那时间这么抽象,我们如何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呢?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目的性具体化、积极化,把不停地催促孩子“快点,快点”,变成“你遵守这个时间,我们就能......”

比如早晨孩子赖床不起,如果告诉孩子:“十分钟之后必须起床。”其实孩子是没有任何概念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宝贝我们如果现在起床,就可以比好朋友莎莎更早到幼儿园。“

或者”如果我们现在穿鞋出门,我们就有时间在游乐园多坐一次旋转木马。”

明确目的性和积极后果,孩子就会知道,如果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这个任务,原来有这么多的愉快的事情发生。

当然,遵守时间有好处,那不遵守时间肯定会有惩罚。所以不妨偶尔让孩子承担迟到的后果。

比如我之前在文章中说过,暖暖幼儿园的时候很喜欢上周五的美术课。几乎每个周五都是很早就起床了,不用人催。但冬天的时候,偶尔也会赖床。如果前一天晚上晚睡,早晨就更起不来了。

有一个周五,暖暖赖在被窝,我说如果再不起床,就没法上美术课喽!暖暖说,可是我好困啊,虽然挣扎着爬起来,但还是耽误了十分钟,错过了跟美术老师课前的互动,暖暖懊悔地不行,后面再也没迟到过。

有时候,让孩子体会一次因为磨蹭而带来的后果,比多说一百遍都印象深刻,都有更好的警醒效果。

另外,家长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知觉也很重要。

虽然6岁之前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但这个阶段是最容易帮孩子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阶段。

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通过列清单的方式,让孩子去打卡完成任务,把时间安排具体化,让孩子有成就感。

我们给孩子下达指令时,经常会说“一会儿”“马上”的模糊话语,这样其实不利于孩子对时间的长短建立感知。

时间表的作用在于约定好的情况下告知具体时间,让孩子感知到真真切切的时间。比如:我们再玩10分钟就去练琴了!”“再看5分钟电视就要去上床睡觉了!”调上闹钟,闹钟响了之后就结束手中的任务,进行下一项任务。

但我们也知道,当孩子玩到兴头上,多半都会忽略闹钟的存在。当孩子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结束手上的任务,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坚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这一次允许把最后两分钟动画看完,下次允许把没看完的最后两页书看完,估计再下次就会到了该吃饭的点拖延着不回家,到了该上学的时间,拖延着不起床。

当然我们不能每次都提醒,有时候让孩子体验一下不遵守时间约定带来的“严重后果”,会更容易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

 

心理学家说,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事事处处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学不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急于对孩子做出好或坏的评判。

给孩子一点时间去适应,一点空间去施展,一点自我去释放;

再加一点为人父母适当的牵引,相信孩子一定能从幼芽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沐浴阳光,熠熠生辉。

或许这份磨蹭,正是成长最可爱的模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