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宫词也可以很有趣:那些藏于宣华苑里的宫廷兴衰史 来源:唯美古风文字(wmgf5210)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文化长河里,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之中能有作品传承千年依旧被人们喜爱的仅有少数。 现今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除了国家编纂的,个人成书被后世人保存的,依然有很多经典之作被遗失在了过去。 在那个诗词歌赋盛行的年代,被记载有名望的都是男诗人,而被称赞且遗留至今的女词人的作品少之又少。 女词人在历史上不被认可,即便有才之女子很多,但能大放异彩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人们认为作为女子,写的诗词大多都是一些伤春悲秋的事情,难登大雅之堂。 但即便女性地位如此低下,在那个女子无才即是德的古代,却有这样一位女子写的诗词流传至今,且立意高远。 《花蕊夫人宫词》是后蜀花蕊夫人的作品。这部宫词流传至今,其宫词中涉及的史料以及意境,让这部宫词得以流传至今。 在古代诗词中,宫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特殊命题,主要用来描写宫廷后妃、宫女的生活。 在古代写宫词的多是男人,女词人即便有但也是难以大放异彩。 作为这样一种特殊命题,男词人们虽没有机会体验宫廷生活,但是即便想象也能写出宫廷的生活。 他们想像那个三千粉黛,皇帝宠爱妃子的情境。因此,男词人们他们笔下的所有宫词都是表现的都是同一主题:争宠和失宠。 乐于八卦的文人们写下了很多的宫词,就连白居易这样的著名诗人都写过宫词,他的宫词也多是描述宫廷女子凄苦、愁怨的心情。
这首词白居易通过红颜易老,坐到天明来反映了宫廷女人垂泪而眠的生活。宫词似乎在男词人们笔下没有了美好和壮阔,反而婉约、苦闷。 同样是写宫词,花蕊夫人就如一个时代的异类,用超乎常人的笔调,超脱于宫廷但又融入于宫廷的心境,将后蜀宫廷的奢华和壮阔描写了出来。 作为女人,花蕊夫人虽然倍受皇帝宠爱,但她的日子不会一帆风顺,恩宠也不会长久,那些存在与平凡女人的爱和恨,痛和苦她也同样有。 作为女子,花蕊夫人在后蜀的宫廷里并不像我们在电视剧中了解的那些宫廷女子一样。她没有不择手段的争夺帝王宠爱,反而学会了苦中作乐,懂得了惜福。 身处后蜀宫廷中,她志存高远,站在一个旁观者的高度去抒写和看待这些宫廷盛况和奢靡生活。她的生活因为有了诗词让我们看到了豁达和诗意。 花蕊夫人的宫词流传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关于她的宫词,都是由文莹和尚的陈述结合历史考证得知。而她的诗词因为她本人的资料不全,导致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出处。 其实写出这些宫词的作者、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之贵妃花蕊夫人,有关她的传说很多,有人说她姓费,也有人说她姓徐。 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之一,以才华横溢、天生丽质、文武全才而闻名于世。她美丽聪明、优雅高贵,是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妇女。在《全唐诗》里,她的宫词就收录了一百五十多首。 传世宫词百首,被考证的有72首,但她的命运却是凄惨。她身处乱世,国破家亡。她的丈夫,后蜀皇帝孟昶被赵匡胤毒杀,她自己遭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摧残,最后死于非命。 虽说花蕊夫人已逝,她的宫词却像一颗珍珠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闪耀。其中记录的宫廷事物能让我们那段对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她写的这些宫词,内容里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多是以浓艳为主,偶有一些也是清新朴实之作。如“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读起来趣味十足,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花蕊夫人的宫词中,当属其《述国亡诗》颇受人称道,也因为这首词,她被后世之人称为难得之才女也。 据说这首《述国亡诗》是她在后蜀灭亡、被赵匡胤俘获后所做。
这首宫词花蕊夫人在用词上极为大胆。国破家亡,女人柔弱,可恨大蜀气数已尽,十多万男儿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时也,命也。可恨她不是男儿,无法上战场。
夜晚的宫廷很美,莺歌燕语,坐在画船上,看远处宫门若隐若现,忽感时间流逝,是刹那亦或是永恒。宣华池里水波荡漾,已是春日,鲜花盛开,在这样美好的夜晚,圣上命人折一朵花,宫女们折花的瞬间就如一个女人盛开的一刹那。 花蕊夫人用她的宫词记录下来她的所见所闻,她的所思所想,她的念,她的怨,她的喜,她的悲,一切都在字里行间展现。或隐晦,或明显,在字里行间的生活乐趣之中,不知道深藏了多少难以言说的痛。 花蕊夫人就如那寒冬的腊梅,在最严寒的冬天都能开出美丽的花,释放冷冽的香气。她的词就如她的人,即便已经过去了几千年,即便她只是一个柔弱的女人,但属于她的精神常在,那种对待生活的坚强会感染到每一个女子。 — THE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排版:郭磊峰 ○ 责任编辑: |
|
来自: 明远小筑 > 《文学哲学艺术、诗词歌赋名著典故国学、文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