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过三香、口中有三变”,喝岩茶,有时就像偶遇一道迷题,多变的滋味与“岩骨花香”总是说不清又道不明,能够勾起心中的一股子好奇心,多喝了两口便再难放下手中的那杯茶。 然而武夷岩茶良种繁多,除了妙不可言的“岩骨花香”外,众多的花名也是岩茶值得玩味的特色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岩茶里不可多得的玉女派掌门——白瑞香。 何为白瑞香白瑞香,武夷山珍贵名丛,十大名丛之一,中叶类,原产武夷慧苑坑,已有百年栽培史,以成茶香型命名,滋味中夹带粽叶香,香气以甜香为主,主要分布在武夷山三坑两涧。 它是武夷岩茶中有名有姓的名枞,在罗盛财的《武夷岩茶名丛录》、黄贤庚的《武夷茶说》等书中,均有提及“白瑞香”之名。其中罗盛财在《武夷岩茶名丛录》中这样写到,“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张开,分枝较密”。 其植株属无性系灌木型,毛刺较矮小,树姿半倒闭,分枝较密,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片长约9cm,扁圆形,叶色绿,叶面较平张,主脉粗显,叶肉沉,叶质较厚脆,富光泽,叶缘平,叶齿较钝深密,叶尖钝尖。芽叶黄绿色带微紫色,绒毛少,节间较短。花梗直径3cm,花瓣儿6-7瓣,子房绒毛多,柱头与雄蕊等长,花柱3裂。 白瑞香的芽叶生养力强,抽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正在4月下旬。每亩约产乌龙茶400斤内外。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胆固醇酸4.7%、茶多酚22.3%、雀巢咖啡碱3.4%、脂多糖等含量丰盛。制乌龙茶,质量优,其干茶样条索紧细,色泽青褐;干香比较浓郁,汤色橙黄,滋味醇厚、甘甜,香高味雅,回甘强,喉韵好,岩韵显;叶底呈黄绿色,叶片红镶边。且茶树抗旱性及抗寒性强,插条繁衍力强,成活率高。[1] 品质特征01 白瑞香干茶样条索紧细,色泽青褐,干香比较浓郁。火工一般采用中足火,发酵度为传统工艺标准。冲泡后茶底有类似白鸡冠那种的黄绿色,颜色相对比较浅一些。 02 开汤茶汤橙黄清亮,花香独特而优雅,不似一般的水仙肉桂的香气,似花果香、又似脂粉香、但却又优雅馥郁,有惊鸿之艳,香高而稳。水道柔滑轻甜,味醇而和。舌底似粉黛淡抹,娇而不媚,喉感通透,甘甜泛津。汤不酽而有气,香甜醇而独特,温文尔雅,以其芬芳见长。 白瑞香一泡水有清雅的兰香,二泡水有明显的桂花香,三泡水桂花蜜香显露,四泡水感觉有股奶香十足的石乳香,五泡水又有兰花香,六泡水出现幽幽的玉兰花香。整个过程都带着一股生津的甜味,有层出不穷的香味,让人叹为观止,不愧为武夷岩茶中珍贵的品种。 03 叶底呈黄绿色,叶片红镶边,初相面似白鸡冠子。足火的白瑞香叶背多有蛤蟆点皮状痕迹,试着用重手泡法其香甜味也没有显然,珍稀名丛,异乎寻常。 冲泡储存冲 泡 一般一次茶叶投入量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3--1/2左右。 水要现开现泡,一定用开水。开水高冲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壶、杯表面泡沫,淋净盖子后盖好壶、杯。分杯应低斟,可减少茶香飘逸。 泡时间一般为1至3泡浸泡20-30秒,以后每加冲一泡,浸泡时间增加10-20秒。浸泡时间的调整原则为1至7泡的汤色基本一致,且可冲泡10余泡。冲泡次数与浸泡时间有关。 储 存 白瑞香比较耐储藏,其中岩茶对储藏温度要求一般在20℃以下。若保管得当,密封、干燥、避光,正常情况下可以储藏24个月以上。而且香味的损失不大,而且储藏后泡出的水反而会更加的醇厚!只要做到不让茶叶跑气,每次喝完袋口扎紧,或者用一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锈钢的茶叶罐存放。一般不提倡在冰箱低温保存,但如果想放在冰箱保存,最好是用要锡箔密封袋,保证其密封性能要好。[2] 美丽传说相传清朝末年,武夷山久旱不雨,山上的居民纷纷设坛求雨。一日凌晨一名樵夫忽然发现有个身穿白衣的少女,正挑水上山。樵夫觉得奇怪,便跟踪在后,一直跟到慧苑岩谷处。只见白衣少女正在动手浇茶树。待樵夫走近,少女却不见了,而眼前的那棵茶树竟长得枝叶繁茂,碧绿得像宝石,树身白得像抹了一层白蜡,整棵茶树正像那位亭亭玉立的白衣少女,并发出阵阵茶树清香。樵夫遇仙女,是为祥瑞,因此美其名曰“白瑞香”。[3] 白瑞香与瑞香、百瑞香有何关系瑞 香 武夷名枞“瑞香"是最终于2003年,福建省茶科所从黄旦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编号305,春茶采摘期比黄旦迟7-10天,属中生品种,产量高。瑞香,可高扬、可雅致、可浓烈、可温润,与母本黄旦比起来,香气更加优雅,花果香明显,滋味醇厚。 据原福建省茶科所所长陈荣冰介绍,“瑞香”是在2003年选育的,后来在武夷山大面积推广种植,其茶树适应性好、产量高,部分茶叶用来拼配,也有不少成品茶在市面上流通。 百瑞香 “百瑞香”既不是武夷岩茶的名丛,也不是品种茶,而是纯粹的商品名。在三本武夷岩茶的专业书籍——《武夷岩茶名丛录》(罗盛财著)、《武夷茶说》(黄贤庚著)、《武夷岩茶》(姚月明著),都未提及有“百瑞香”,这进一步说明了“百瑞香”并不存在。 所以消费者在市面上会见到有“百瑞香”,其可能是因为:1.茶农、茶人口口相传,“白”和“百”不分,把“白瑞香”当做“百瑞香”;2.商家直接把“百瑞香”当做商品名。[4] 说了这么久,可见白瑞香真的像一位气质出尘,才貌卓绝的玉女派掌门人,香气清高,温润如玉! 参考文献: [1] 《武夷岩茶十小名丛之一白瑞香》, 武夷茶文化交流平台. [2]《白瑞香——武夷十大名枞之一》,馨福茗茶. [3]《说茶|「 乌龙茶 」武夷白瑞香》,武夷山吃喝住行. [4] 《岩茶高手们,你一定被白瑞香、百瑞香和瑞香弄糊涂过》, 不止.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茶中经典,转载请注明出处。 运营方:麒龙茶典 编辑:小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