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eset 新的认知和正能量来整合阴影黑暗的自己

 老實修行360 2019-05-31

Reset 新的认知和正能量来整合阴影黑暗的自己


是什麽力量不断地让我们陷入一种模式的重复循环?

比如:某个人一次次地经歷背叛,
比如:某个人总是在感情裏扮演没有被人关心心疼的付出者,
比如:某个人总是无法对他人表达自己的心愿,结果在任何关係裏都活得很委屈,
比如:某个人每次都是在事业要上一个台阶时就会出现很多状况导致事情变得不顺利,
最后什麽也做不成,
比如:某个人一心想要赚钱,总是寻找各自方法做各种努力但却总也赚不到钱,
转到也会很快没有,好像和钱有仇……

当我们从这些痛苦中反思,而不再是蒙着眼向着某个自以为的方向狂奔,
你可能会突然问出这个问题,是什麽力量让我一直陷在这样一种人生模式裏?

生为人,清楚明白自己,是一种生命的使命。

当我们走到某师命阶段:问自己为什麽是这样子活着?
当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并不熟悉自己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成长的巨大转折。

在未做自我探索之前,生命都是处在一种比较蒙昧的状态。
之后,我们逐渐对自己问出:

“我这是在做什麽(是什麽)?”;
“我为什麽要这样做(为什麽)?”;
再重新做出关于自身的选择。
这就是一种真正地自主人生的过程。

虽然我们控制不了结果和他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是什麽“,”为什麽“,
做出选择,透过行动改变转化。
这三个步骤,是慢慢将生命活明白的实践步骤。
这也是找回自己的一种方式。

重复生命模式是因爲你被动地、蒙昧地、内心充满不甘和不愿地活在一种“被命运控制”中。

体验到“我可以自主我的人生,我知道我想要什麽,并能够选择我要的”
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来源、和自信的体验。
也是变得生命变得有力量的宝贵资源。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去增加自己“把控自我人生”的体验。

想要自主人生,就要看清我们的潜意识模式。
就要去面对,潜意识的真相。
否则,你就是不断地走在一个无知无觉的模式循环之中。

佛家裏有一个词用来形容导致我们不断循环的潜意识力量很贴切
——习气、惯性。

从你出生到成长,从你至亲的人的生活模式和价值观上,
从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上,你逐渐形成了你自己的习性。

比如,一个孩子,她从小家裏父母争吵很激烈、爷爷奶奶都会捲入家庭大战,
每个家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都有着强烈的张力,几乎没有过持续一段时间的家人
能够平静和谐互相尊重的生活,这个孩子长大,戏剧性地衝突地关系、复杂的爱恨、
潜藏危机的生活,就是她的性格习性的培养皿——

那是她出生长大孕育她的环境,她最熟悉的生活,
那麽这种生活环境、情绪的流动方式、爱恨的表达方式、
充斥的氛围就构成了她的性格习性。

无论这个环境客观上多麽糟糕,但这是她熟悉的,
无论父母的对待多麽有问题,但这就是她的父母。

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性格习性裏面有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体,
最熟悉的一切,也有我们深度认同的一切。

无论现在长大的自己,对于当年的父母、祖父母、
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价值观进行怎样的批判,
都很难改变,在我们潜意识中,性格习性裏面,
对自己的父母的深深地认同。

这就是为什麽我们离开父母很久了,发誓不再重新过回那样的生活,
不再重新建立和小时候一样的家庭,不再重新成为我父母那样的父母,
但是我们又常常惊觉——自己的行为,是那麽像心裏被自己早就否定了千万次的那个人。

因为我们的本能是畏惧未知的,未知会让我们焦虑。

所以为了让自己不焦虑,不去面对未知,
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倾向于继续活在我们的习性裏,
因为习性是熟悉的,已知的。
已经知道的,即使再糟糕,我们都知道如何应对,都不会害怕。

当我们很多时候在家庭裏化身成为自己父母时,
当我们在工作和事业上流露出自己曾经摒弃的父母的特质时,

当我们创造了父母当年的那种情境时,
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喜欢这种熟悉的感觉和氛围,
即便它带给我们痛苦,羞耻或者内疚这种种糟糕的感觉。
可是,即使是这糟糕的味道,也是我们熟悉的味道。

想要抛弃我们不喜欢的原生家庭、潜意识模式恐怕不能带来直接的改变,
唯有保持觉察,才是持续的成长之道。

改变习性,生命才有可能真正成长,所以无论是佛法,还是心理学,
都意味着一个漫长的过程。

没有经歷痛苦的洗礼净化,我们根本不可能真正放手
那些我们最熟悉安全的部分——即使它是糟糕的。

很多时候,我们处在和习性共存的状态,
我想这或许会持续在大多数人的人生中的大多数时段。

首先,接受这样的我们,
接受生命这样传递必然背负的因果,
接受习性对我们生命所造成的影响。

然后,不抵抗、评判负面的那部分自己,
觉察被那个自己的习性不断製造的恶性循环,
Reset 新的认知和正能量来整合阴影黑暗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