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玉堂读书札记一

 longkill 2019-06-01

​读书札记

秦皇岛副主任中医师王玉堂

于2017年9月7日整理

这篇读书札记是我在素往拜读各家中医刊物的过程中,在钩玄辑要的基础上所做的文摘。它存实求真,语言流畅,文字优美。现整理出来,供同道参考。

1 单纯手足汗症 “手足常潮湿多汗,多属脾胃湿蒸,旁达四肢。若手足内关心热者属阴血亏虚。手足发凉者属中阳虚。” 

摘自《简明中医学辞典》

2 “泻络远针”的配伍规律,配穴方法困难。但它对研究经络学说的理论和临床实用有指导意义,确有穴专效宏之卓效,实践证明大有研究之价值。譬如,十二井点刺出血泻热通窍、接续经络的疗效。委中(又名血郗)点刺出血对吐泻交作、疔疮、脑震荡后遗症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的显著作用。

摘自《标幽赋》

3 乳腺增生病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畴。病因:多属于情志郁结、情志内伤、气滞痰凝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开郁散结为主。方用逍遥散加生姜、路路通、王不留行、鹿角霜。其中当归、丹参养血活血化瘀,茯苓、柴胡、薄荷、姜、炙甘草健脾疏肝理气祛湿,气行则湿化,湿去痰自除。鹿角霜为历代记载治疗乳癖,含雄性激素。

4 经穴处方的配伍的基本原则:“诸经取穴”即以脏、腑经络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相关的经脉上取穴

5 临床常用配穴方法:1)本经取穴。病在某经即取某经腧穴。一是在本经距病所远部取穴,一般头面躯干部位疾病取四肢以下的腧穴。如属手太阴肺经咳嗽取列缺。属手少阳经的偏头痛取外关等。2)本经距病所近位取穴,如足阳明胃经鼻衄取巨髎;肝气横逆的胁肋疼痛取章门。3)本经病所取穴:如肩痛取肩髎,腰痛取肾俞等。

6“天文者,墨长风而寒暑也,其气本于天而位乎上;地理者,山川飞潜动植也,其气本于地而位乎下;人事者,气血虚实表里顺逆也,其气本于人而位乎中。”

摘自《姚止庵》

7 “气的含义有二(作者系指折中形式出现的说法):一指微笑流动着的难见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等;一指人体脏器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按:气的概念被固定下来,各种大中型中医教材和理论专著,几乎都用了这一提法,相沿使用至今,亦被完全传承。“气”既表物质,又表机能之意。

摘自《中医杂志》1983年4月3日刊

8 经脉之气不外乎行于脉内脉外的营气和卫气。营卫之气实质上是水谷之气清浊两面,经心肺宣通于经络内所构成的。水谷之气是物质,营卫之气是物质,经脉之气怎么能不是物质呢?

脏腑之气也是机能,只要指出脏腑之气的来源就可以了。脏腑之气只有两个来源:一是人体真气;二是五脏阴精。真气是天气,谷气合成。阴精本来就是汇聚的产物。详“气”既表物质又表机能的两义说。

摘自《中医杂志》1983年4月3日刊

9 肺脉起于中焦,中焦脾胃所居乃气血生化之源。肺与大肠表里相同,肺气推助阴血的运行,气旺则血旺,大肠乃多气多血之经。有人报导曲池、合谷产后无乳病。1963年曾取此二穴治疗产后无乳病20余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有的产妇针后,就如涌泉源源外溢。

10 ”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恐人蒋捕之,嗌中喈喈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其寄热取阳陵泉”属脾虚肝寒,虚汗久冷无力升发则寒化。如《金匮要略,吴茱萸汤》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由于阴阳转化不同而临床上阳热盛的风火性头痛,或阴寒肝寒的头痛。

11 在外则能宣肺通阳解表,在里能降肺气布津液,推助血行,行六阴以濡养脏腑四肢骨骼五官九窍。足三里调脾胃,理气血,化精微,补虚劳。三穴(曲池 血海 足三里)合用共凑宣上导下,化气生精,清利湿热,湿热除,脾胃和,气血自复,精血得生,强筋健骨。

12 “亢痿灵”治阳痿病:蜈蚣18g 当归10g 白芍10g 甘草10g (蜈蚣不去头足烘烤以免药效减低)共研细末,每服5g。方义:蜈蚣辛温有毒,入肝经,其气窜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蜈蚣通经逐血,开肝经气血瘀闭,是肝气达条,疏泄正常,经络通畅,气血得行,更佐以白芍、当归活血养血,补肝养肝,既能养精血,和调阴血,又能监制蜈蚣辛温气窜伤阴之弊。甘草培中和土,后天养先天,四药协同,脏腑同治,阳痿之症自愈。

摘自《中医杂志》1983年4月3日刊

13 实脾饮:脾湿土,胃燥土,湿土不能制水,相反助肾水泛滥,只有燥土才能制水。温阳利水,进而分析是温胃阳,因脾胃互为表里,习惯上温脾阳,言脾则胃在其中,实际上是助胃阳祛脾湿。方中川朴、草果、木香、干姜都是温胃以助其阳的药物。

14 胃燥过甚,灼伤胃阴,从温热病临床上在五行学说来看是“土乘水”,如玉女煎就是清其胃热,滋其胃阴。如麦冬,生地,知母,生石膏。

15 强筋骨以腰腿,白茅根凉血润燥而不伤阴。

16 参芪麦味地黄汤方解:人之病燥,当以滋润为法。“消渴”

17保肝针剂是根据“肝为刚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结合东垣学说制定的。以李氏保元汤去肉桂之刚加丹参五味子之柔为主。五味子,李东垣在《用药法象》认为是“大补元气”之属,《古今医案按》又称李氏用共治“久黄”。丹参一味,功同四物,能通理肝脉瘀阻而生血气。

18 治鼓七法三原则:鼓胀《内经》称为中满,多因气滞湿阻所致。《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共标”。

1) 中满分消法:《金贵要略》曰:“血不利则为水”,指肝脾络脉血瘀不通,而致水气留蓄。

2) 化瘀利水法:化瘀汤为主方

3) 清热消胀法:《至真要大论》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徐灵胎评《临症指南·肿胀门》曰“胀满之为病,即使正虚,终属邪实,古人慎用补法。又胀必有湿,湿则有热。《内经》所以指为热证。”黄疸所致膨胀者,湿热使然,土壅木郁,气滞血瘀。

4) 健脾泄肝法:《金贵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木乘土位,脾虚而致气滞,湿泛肿满。用柴芍六君子汤化裁。

5)滋阴利水法:肝肾阴虚,津液枯涸,血燥气滞,更生瘀结,只宜柔养,不耐攻伐,以一贯煎,六味丸,鳖甲煎等佐活血利水药,缓缓调之,可图渐效。

6)温阳利水法:实脾饮,真武汤化裁。

7)益气调元法

摘自《浙江中医杂志》433-10-1983

18 “夏暑发自阳明”,本证除了大汗外,还有大热、大渴、脉大俱备,与人参白虎汤。

摘自《浙江中医杂志》249-6-1983

19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注:起于中极之下的会阴穴。上颐:指下颌部,承浆穴所在。口旁,沿面部进入目下。“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癥聚”。任:有担任,女子妊孕,为生养之本。

20 论阴火:谈火分阴阳:“阳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益燔,遇水益燃,以火遂之,以火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燔自灭。故治火者利用正治;阴火者利用从治。阳火利用降治,阴火者利用升治。” 注:“以火遂之”:即引火归元。“以火扑之”即培土敛火。“阴火”者,心火也。

摘自《王肯堂·证治准绳》

21 原文: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注释

 二陵——指阳陵泉、阴陵泉二穴。

二跷——阳跷、阴跷。即足太阳膀胱经申脉:阴跷足少阴肾经照海。

 二交——指足太阴脾经三阴交穴,足少阳阳交穴。称为“二交”。

 五大——又称五体。指头、两手、两足。

 两间——手阳明大肠经二间三间穴,谓之“两间”

 两商——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穴;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穴。

 两井——足少阳胆经肩井穴,手少阳三焦经合穴天井穴。

 相依而别——杨继洲“相依而别于手之两支也。”

22 刘余秀 男 56岁 患者左侧面肌痉挛发病已两年,每日醒后直至入睡前每日约有2/3的时间抽搐。针人中(主穴)立止,合谷、太冲、足三里(配穴)。

23 “六腑以通为顺”皆有赖于肝气疏导。《素问·五帝政大论》:“土疏泄,营气达”,土指主脾胃,营气指肝。胃肠的疏泄排泄,在于肝气的条达,揭示“肝主疏泄”之功能。

24 小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腹中痛,虚烦不宁,四肢酸痛,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徐灵胎云:“古人所云虚劳,皆纯虚无阳之症,与近日之阴虚火旺、吐血。咳嗽相反,误治必薨。近日咳嗽吐血之病,血证。虽似虚劳,其实非虚劳也。”又云:“小建中汤治阴寒阳衰之虚劳,正与阴虚火旺相反······。”

25 《桂枝白芍知母汤》治湿热脾:如热重肿甚者加络石藤、忍冬藤、白薇、黄柏,清热凉血,通络消肿。湿重者加防己、苍术易白术或二术并用。

26 急救四逆汤—清·王清任 人参、附子、白术、甘草、桃仁、红花。此方一方面鼓舞阳气,使气血运畅,一面活血化瘀,使阳回瘀化,方可挽回危机。

27 涌泉 

穴性:在足少阴肾经,所出为井,又回阳九针之一。凡暴亡诸阳欲脱者,均宜治之。

引证:《百症赋》“厥寒厥热涌泉清。” 

《肘后歌》“涌泉头痛眼不开,涌泉一针即安泰。” 

《针灸甲乙经》”烦心不嗜食,咳而短气,善喘,喉瘅身热,脊脊相引,忽忽善忘,涌泉主之。”又“少腹中满,小便不利,涌泉主之。”

28 朱丹溪的越鞠丸(苍术祛湿健脾化痰;栀子苦寒清热,“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香附疏肝解郁;川芎行血中之气;神曲消食导滞。)仅五位药组成,则为统气、血、痰、火、湿、食诸郁之专方。

29 《证治汇补·郁证》篇:“郁证谁多,皆因气不流,法当顺气为先。”治郁证初病多欠胸闷肋痛,以疏泄气机为要,如柴胡疏肝之类等,但香燥之品治宜暂用,中病即可。久服则耗伤阴血,忌辛温燥烈。久病入络,则痛处固定不移,形瘦色苍,舌质暗滞,或有青紫瘀斑,血府逐瘀汤主之。寓活血于行气之中,阴寒之体,忌阴寒粘滞之药。《证治汇补》指示:“气郁则生湿,湿郁则成热,热郁则成痰,痰郁而不行,久郁而食不化。”

30 郁者,抑也。滞而不通之意。究其因情志不遂,忧思恼怒,情志郁结,气郁滞而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开阖失司,气血滞而不畅。个人体质不同,则有刚柔之分,阳刚之体,多形瘦,语声壮历多言,面赤急躁易怒,脉多弦急,阳症居多。阴柔之体,多性滞泥不爽,抑郁寡欢,默默少言,面色暗滞不华,脉多沉涩。

31 井穴在四肢末端,使阴阳之气交接,有回苏醒神开窍之功。“身脉皆幼,其状如尸,或曰尸厥。”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阳,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汇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具竭。

32 “手十二井穴能接续通络,调和气血”。“凡初中风,暴卒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应三棱针刺刺穴及少冲、中冲、关冲、少泽、少商、商阳,乃起死回生急救之要穴”。

33 消渴(尿崩症):

本案对“消渴”病名、病因、病机进行比较,深刻透析的讨论。

患者证见烦渴多饮,多尿(但无多食),消瘦,疲乏,恶心,便溏。苔薄白,脉弦细,两寸滑,取脾肾同补。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佐以甘温益气健脾,病情将大有转机。

讨论摘要:本例似属上消下消,而非中消。根据上消属肺,下消属肾的理论,则病在肺胃二经。肺消、肾消两者互相影响,肺消可变为肺消。

摘自《疑难病案讨论集·71页》

34 关于肺病的论述:“肺气虚者,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聚液为痰,积湿为饮。”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

摘自《继志堂医案·神志门》

35 《王冰著·黄帝内经》“动而不止,金则胜之,故甚则草木摇落也。”

 西风庚辛金,金气肃杀,万物凋零,秋季金风寒凉,则草木动摇,枝叶枯黄而谢落,自解其机理。

36 脏 窍 体 志 声 变 腑 泣

 心 舌 脉 喜 笑 忧 小肠 汗——主臭

 肝 目 筋 怒 呼 握 胆 泣——主色

 脾 口 肉 思 歌 咴 胃 涎——主味

 肺 鼻 皮 悲 哭 咳 大肠 涕——主声

 肾 耳 骨 恐 呻 栗 膀胱 唾——主液

方位 气 季 臭 色 音

东 风 春 臊 青 再 

南 暑热 夏 焦 赤 征

中央 湿 长夏 香 黄 宫

西 燥 秋 腥 白 商 

北 寒 冬 腐 黑 羽

37《本草述钩元》:“红花开于盛夏,其色正红,火也。其气温,其味苦,辛甘发散为阳而归于苦,苦又火味为入心之药。如投之得宜,则润燥通经,活血散肿,是其功也。诸家于多用少用分破养,盖血脉欲行不欲壅,然既亦行矣,而更行之,岂不反害耶,固非一物而忽异也。”

38 内经说:心病治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张景岳:“凡上焦阳气不足者,必下陷于肾也,当取之至阴之下······所谓治病求本,方为尽害。”

 但只有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才能通过治本而达到治标的目的。内经有“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刘元素释:“从所来者为本,其所受者为标”。

摘自《中医杂志12-5-1983》

39 《热邪陷入心包的热闭症》常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神犀丹这几种成药的组成:主要含有麝香、冰片、石菖蒲、郁金的开窍;朱砂、琥珀的安神;犀角、羚羊角、牛黄的清热解毒,但其它······各方有各方的配伍,如紫雪丹配合四石(滑石、生石膏、寒水石、磁石)三香(木香、沉香、丁香)二硝(元明粉、牙硝)的沉寒导下,升麻、元参的解毒。“安宫牛黄丸”中牛黄、黄芩、黄连、雄黄、栀子之清热解毒,冰片、麝香之芳香开窍,朱砂、麝香之镇痉宁神,犀角、郁金之凉血豁痰,珍珠之镇静清肝。

神犀丹主要用于热毒炽盛,营血耗伤为主的气血两燔症,见有神识昏迷,口糜咽烂,有紫斑等症而用之,以助基本清热凉血之不足。笔者,常以鲜菖蒲、郁金以宣闭,对一般嗜睡、昏迷也获较好的疗效······

安宫牛黄丸配合芩连栀子泻火,雄黄解毒。至宝丹仅恃牛黄、玳瑁。神犀丹虽无冰麝开窍,而有双花、连翘、板蓝根、紫草等,协助犀角、生地凉血解毒。“乙脑”呈高热烦躁、昏迷抽搐,首选紫雪丹开窍镇痉,清热导下。昏迷伴有痰涎滞者,选用安宫牛黄丸开窍豁痰,清热泻火。对昏迷时间较长,并经紫雪、安宫无效者,用至宝丹之开窍醒脑。

摘自《浙江中医研究所·中医专题讲座·p24-潘澄濂》

40 《清·陈修园·时方妙用》推崇了治水第一方:消水至念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去芍药加知母组成)。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散寒解表;附子温经助阳,扶正祛邪,鼓邪外出;细辛助麻黄解表,又助附子温经散寒。如只用麻黄发汗,而不用附子助阳,则阳气随汗而泻,而有亡阳之势。麻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气自藏而阴不伤。

41 《临症指南》中风医案的心得体会:叶氏在诊治中,重视时令节气、六气变化与中风证的关系。叶氏认为时令、六气的变化与中风证的暴发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春风、秋燥、大寒等节候,对中风症的“肝风亢扰”,“燥化伤阴”,“阴阳失交”有直接影响。如叶氏案所谓:“恰值春木司升,厥阴内风,秉阳明脉络之虚”;“近交秋令,燥气加临,先上于上”;以及“老年隆冬暴中,乃阴阳失交本病”。因此,在治疗上对“平肝熄风”“滋阴润燥”“调理阴阳”等方法,能密切地随机应变而用之。

摘自《中医杂志·p10.16.1964》

42 患者六脉浮取细数,沉取则更甚,惟右脉浮取兼弦,沉取则更加细微。右尺浮取亦有弦象,沉取无根,则更为突出。形瘦色衰,神气有倦衰之意,肌消肤糙,扪之有刺手之感,舌质淡,苔白不燥,口渴喉干,饮多而溲更多,尿清如水,夜尿尤多,发病以来饮水饭菜亦须冰冷,五心烦热,手足喜触冷物,七八年大便溏不成形,自始至终喜素恶油······,似可断为奇经亏损,脾肾两虚,脾阳虚衰不能运化精微,输布津液;肾之真阴亏虚,则皮、肉、血、筋、骨、髓、脑都将有枯萎之象。肾之真阳虚衰,则阳不化阴为精,火不化水为气。脾阳虚微,又是火不生土,土难生金之象。证之在右尺无根,先天命门之真火衰微,应是本病之关键,不同于一般阴虚内热,胃火肺燥之中,上消症·····今以治下元为主,加味肾气丸主之。

摘自《疑难病案讨论集p76 王文鼎》

43 一、病因: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

自然界的气候、物候现象与人体生命现象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关系,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动态。一旦发病人体相对的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发病。

1)气候的异常2)疫疠的传染3)情志刺激4)饮食劳倦5)持重努伤、跌扑、金刃外伤、虫兽咬伤

脏腑功能、自我调节的内在因素失调。如痰饮、瘀血、内湿、内火等均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导致的病理产物。

 二、病机: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人体,所引的病变机理叫“病机”。如内伤、外感;气病与血病,多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密切相关。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两个方面:1)人体本身的功能紊乱正气相对虚弱。“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正气:指人体机能活动及其抗病能力。邪气: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气。

疾病的发生变化就是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重阴必癫,重阳必狂。

阴阳失调:“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为阴阳动态失调发生的疾病因素。

人体的正气强弱:1)体质因素:与先天禀赋有关,赖以后天供给营养、锻炼2)精神状态:人的精神愉快、脏腑功能协调,气血流畅,正气旺盛,反之情志郁结,脏腑失调,气血组阻滞,与肝有关。3)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均能引起人体功能改变,造成地方病,或地区多发病,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按时作休、生活无规律、饮食偏嗜,会损伤正气。

综上所诉: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发病规律,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机体的偏盛或偏衰,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即重视外因条件,更强调机体的外因条件。这种具有辩证规律的发病学,对于认识疾病和和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有效作用。

三、六淫:淫指太过的意思。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气候在异常急骤变化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成为致病因素,称为“六淫”。

1)六淫为病多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春—风,夏—暑,长夏初秋或久居湿地—湿,深秋—燥,冬—寒。

2)六淫邪气可单独致病,“风为阳邪上先受之”,“湿为阴邪下先受之”,又多兼夹侵犯人体。

3)六淫发病过程中,不仅互相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

4)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或两者同时受邪,故称“外感病”。

44 经气概念浅解:内经对经气的解释是“真气者,经气也。”······首先认为真气是先天之气。《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真气又是防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力量。《素问·上古天真论》:“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邪气篇》:“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如果机体受邪侵袭,防御功能不足,就会造成真气稽留,邪气居之。“《灵枢·根结篇》这还可在后世医家的论述中得到印证。张仲景:“原真通畅,人即安和。”李东垣《脾胃论》说得更清楚:“真气又名原气,乃先天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滋元。”张景岳:“此所谓元阴原阳,亦曰真精真气。”《中医学基础》:“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经气属于真气,真气即是原气,所以经气也是元气。

45 肺消可传变为肾消,往往先有口渴多饮的上消症,随后出现多尿的下消症。今患者多饮的同时出现多尿,可见其肺消并非由肺消引起。反之肺消也可引起肾消。途径有二:一、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腐熟水谷之气上润于肺,故有口渴多饮的上消症。二、肾阴不足,水不济火,火不归元,浮游于肺而为上消症。

 患者多饮多尿同时出现,应考虑多饮是由于多尿引起,其肾消是主要的,肺消是从属的。肾消表现有阴虚和阳虚两方面。本例阴虚症状很多:如形体消渴,渴喜冷饮,喜流食,怕热汗少,皮肤干燥,心烦热,手足喜触冷物;同时又有肾阳虚的症状,如小便清长,夜尿多等。可见本例甚至阴阳两虚,此外患者还有厌油、喜素食,便溏,舌体胖等症状,可见脾肾亦虚······重点治肾,双补阴阳(肾阴肾阳)。金贵肾气是首选方剂,补火生土,补肾也能补脾,脾虚得治,血虚也得到纠正。 

 摘自《疑难病案讨论集 71页》

46 苍耳子 滑石 威灵仙 丝瓜络 黄连 秦艽 地龙 海风藤加桑枝 钩藤 夜交藤 竹茹。薛雪的《湿热病篇》曰“治湿热挟风侵入经络。”

47 《金匮要略·第14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治湿先治脾”。本证乃风与湿相乘,方中防己利水通行十二经,走而不守,领诸药旋斡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宣内达,为治风湿之要药;黄芪生用,温分肉,实腠理,通肌肤之水;白术重用健脾燥湿合甘草补中益气,白术与黄芪并用能使卫阳复振,固表止汗,配姜辛甘化阳,调和营卫,补脾化湿。岳美中认为:“方中但温运脾阳,而下用温肾之药,因本乃积湿于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早就指出水气病的治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水肿病机、肺脾气虚,肾阳不足,湿邪水气不化。“湿为阴邪,下先受之”,双下肢浮肿绷急光亮,按之浮指,身重难履,恶风怕冷,气短自汗。肺主气,脾主湿,肾主水,肺气不开则肾气不降,聚湿于下,湿邪伤阳,脾土受困,难于升降斡旋于中,湿邪久病,留着不去,“水不行则病血”,舌质表现为胖大略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