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脏腑病机之: 瘀血阻滞

 凤翅堂中医 2019-06-06


由于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而留滞不去,都是形成瘀血的原因。


瘀血本为病理产物,也如痰饮一样会成致病因素。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滞则易血瘀。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故而气滞、血寒是导致瘀血的主要因素。


外伤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离经之血会在局部停留,如果不能及时、完全消散,也是产生瘀血阻滞的重要原因。瘀血形成之后,会更加阻碍气机的运行,产生各种与瘀血相关的病症。


《素问·玉机真脏论》“脉道不通,气不往来”、《素问·脉要精微论》:“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素问·缪刺论》:“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这些都是内有瘀血导致的疾病。


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仲景对瘀血的病机及其表现有深刻的论述,说:“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病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离经之血,蓄结不散而为瘀血。


瘀血停滞,气机运行受阻,可自我感觉胸腹满,虽然感觉口干舌燥而不欲饮,口唇萎而不华,舌头泛见青色。


又说:“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瘀血日久不去,与阳气相搏,所以会见犹如发热的烦躁、腹满症状,津液不能上走而口干舌燥,脉象反而不见热脉,是瘀血潜伏在血分的缘故,当以下法祛除瘀血。


瘀血停留日久不去,还可导致有形的病变,是症瘕积聚的病根。


《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说文》:“衃,凝血也”,即为凝结成赤黑色的败血,陈旧败血滞留就会成为有形病变的病因。


瘀血在不同的部位作祟,会出现不同的病候,如:

瘀阻在心脉,则心气痹阻而胸闷心痛,口唇青紫。

瘀阻在肺,则肺气不畅,络脉破损而胸痛咯血。

瘀阻在胃肠则易使络脉破损而呕血、便血。

瘀阻在肝,则胁下刺痛或生肿块。

瘀阻在胞宫则少腹刺痛,月经不调,甚至络脉破而崩漏。

瘀血在下焦不去,与阳气相搏,还可以导致神智病变等。


此等即为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瘀血阻碍则血不归经所导致的病变。


瘀血与水肿还有密切关系,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分析女子瘀血与水肿的关系说:


“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月经闭止,瘀血阻滞水道导致水肿,病候虽然为水,而病根在血,叫血分,比较难治,是因为通瘀难于去水;先水肿而后月经闭止,是因水肿导致经闭,叫水分,比较易治,因为把水肿去了,血脉也就会通畅,月经就会自己下来了。


“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所以血、水可相关为病,互为因果,标本缓急,自有不同。推广之,大凡严重顽固的水肿多有瘀血作祟,故而治疗顽固水肿不可只利水而不治血。


痰饮也为水所变而异类,故而瘀血也可与痰饮相互勾结致病,痰饮、瘀血症候也相互掺杂出现,治疗往往也该痰瘀并治。


王清任是清代的一位注重实践的医家,他对气血理论作出了新的发挥,特别是在活血化瘀治则方面有独特的贡献,创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剂,注重分辩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


尤其强调气血相关的重要性,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因而提出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个治则,这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勇于实践所得来的宝贵经验,而来源还在于对经典的发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