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速看!浙江老师写的高考作文,“读者”你如何给分?| 高考

 有角的牛 2019-06-08

当~当~当当~

当~当~当当~

(请自行脑补《婚礼进行曲》)

2019年6月7日11时30分

浙江语文高考顺利结束

(撒花庆祝)

2019浙江高考作文题这位“新人”

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舞台

↓↓↓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网友们迅速化身为点评员:

@ 早起早睡赚钱买岛:

我怎么觉得和2015年的《文章与人品》很像。

@ 猫尼卡:

“生活”最大的读者就是父母,父母的话,敢不听?

@ K.K.LovSky:

我觉得这个作文题,应该由在外地读大学的回来写,估计能把阅卷老师写哭。

到底今年的作文好不好写?可以怎么写呢?

下面的这几位老师最有发言权了。

他们可是在作文题目公布之后,在短暂的时间内,如高考般“紧张”地完成了作文!

速来围观!

░░░░░░░  01 ░░░░░░░

我不需要太多的“读者”

浙江省龙游中学  吴惠芳

坐在考场里,思考着“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我心里灿然。我知道,我的想法会引来很多人的哂笑,但我无所谓。说真的,我从没想过我的“作品”是需要迎合“读者”的,我的“作品”就是另一个“我”,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你在我的“作品”中能找到我的初心,能看到我“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痕迹。

冯骥才曾说过:“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假如我可以被称作作家,我希望我的生命韵律就在我的作品中跳动。曾经有人批评过我的作品简直就是生活的直录,太真实了,太浅白了,太没有想象力,读者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理解。而我,却总是窃喜,因为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假如我的作品中没我,我会认为是件很失败的事。

我喜爱寂静,我的作品中便不会出现喧嚣的镜头,而那些寂静中所产生的美便是我作品的意义;我喜爱植物,你便可以跟着我的文字感受一株野百合从冒出地面到结出果实的过程,每一个过程带来的震撼便是我的作品的魅力;我喜爱行走,于是壶口瀑布水质的黄褐色、平遥古城令人回想无数遍的写着“醢”字的醋坊、广州圣心大教堂做礼拜时大批大批外国人涌入时的壮观、深圳“世界之窗”那“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成熟的荔枝特别的美味,都成了我笔下让我珍惜的财富。是的,假如我可以被称为作家,我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境界。而读者,不应该是我要刻意去逢迎的对象。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的读者应该是我的知音,能认同我的观点,能感受我的喜怒哀愁,能欣赏我的生活态度。即使有些文字注定不会有读者,我也会很认真地去对待,我的创作,从来不是为了获得某些好感。

有史以来,机会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作为生活的创造者,坚守初心,勇敢地沿着自己拟定的目标前进,不为纷繁芜杂的社会意识形态所干扰,不为所谓的“读者”的指手画脚而改变初衷,你能得到的机会也会更多,而你所创造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的,而这样的生活同样是会令你更加满意的。在这样一个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的年代,我们更加需要坚守初心,做好我们每个人的本职工作。没有想象力的我,不妨大胆想象一回:当每一个人都能坚守初心,不畏惧某些“读者”的指指点点,在自己既定的岗位上砥砺前行,创造别样的生活,那我们的生活该是如何的令人满意呀。

是的,我一直这么认为,我不需要太多的“读者”,无论是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还是我所创造的“生活”作品。

愿你也如此。

░░░░░░░  02 ░░░░░░░

为自己而活

浙江省浦江县第二中学  朱耀照 

在为谁创作问题上,文学界往往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作家心里须装着读者,为读者而写。另一种是是作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写法,我手写我心。对这两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难分高下。

然而,如果把人生比喻成自己所写的一本大书,问我们每一个人,你是为谁而写,还是为别人而写?我想,百分之九十以上会说,要为自己而写。

为自己而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自己而活。即使别人是最爱你的、或你最深爱的人,包括父母,兄弟,爱人,子女。我们也不敢说,我们为他们而活。

人生只有一次,才显得珍贵。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所以,只有为自己活,活出精彩,活出个性,才不枉来世上这一遭。

固然,我们的亲人、朋友,是我们的人生大书中不可或缺的精彩诗句。每一个人的人生有了他们而更加精彩。同时,他们也是翻阅你人生大书的忠实读者。但他们不可能永远陪伴着你,每个人,都得为自己而活。

但对我们来说,为自己而活,有时却显得非常困难。

我们中的许多人,许多章节不能由自己挥洒。在爱的名义下,我们往往被屈服,做一个乖乖女,好儿郎。人生的大书,为父母而写,为亲人而写。我们察言观色,学奥数,学钢琴,学跳舞,找老师补课,一切唯父母是从。可以预料,过几天高考成绩知道,填什么志愿,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都要让他们决定。更远一点,将来做什么工作,找什么对象,都要让父母决定。这种纯粹为“读者”而写的大书,可能也会精彩。然而,会不会想到,若干年后,翻阅自己大书,会因自己的大书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而后悔?

为自己而活,需自己主见。关键章节须考虑父母等亲人的意见,但不能全由他们控制支配。梁从诫,就是不为亲人所左右的人。作为国内著名建筑师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儿子,他的父母早给他指明了人生方向:继承他们的衣钵,在建筑领域更上层楼。然而,梁从诫置父母多年勤苦培养于不顾,硬是不上清华。大失所望的林徽因在查卷时发现了梁从诫的心里话:“我对建筑没有兴趣,我喜欢历史!”。最终,梁从诫胜利了。他如愿考上了北大历史系,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

为自己而活,须三思而后行。如果做到自己所“写”又能让亲人满意的,那最好了。而当自己与亲人愿望相违背的时候,多为自己权衡得失,万不可因一时选错而遗憾终身。因为它是更可贵的人生,不是文学中的某一本书。

░░░░░░░  03 ░░░░░░░

生活这部“作品”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徐雪斌

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我们的生活都是各自写就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里包涵着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情感,浸染着自己的价值判断、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悟,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这部“作品”属于自己,不属于其他任何人,正如余华《活着》里所言:“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真的可以“我的生活我作主”,完全倚仗自己的想法,由着自己的性子,泼墨挥毫,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呢?我们是否真能全然不顾他人,不为“读者”所左右,“活出自我”呢?

恐怕没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根本无法真正做到“不为他人所左右”,可以说,每个人的生活,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他人。生活这部“作品”不仅是由自己创作的,也是由他人创作的;或曰生活这部“作品”的作者既是自己,也是他人。

就拿大家熟悉的作家史铁生来说,他在活到最疯狂的年龄,忽地瘫痪了双腿,于是他脾气坏到极点,变得暴怒无常,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来到地坛,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此时的史铁生,对母亲是不理解的,他全然不顾母亲的感受,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经常当着母亲的面狠命地捶打他那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直到多年以后,在他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他才有余暇设想,当自己不在家时,母亲是怎样的心神不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他才领悟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他才真正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是啊,这就是生活,它根本不是简单,恰恰相反,而是极其复杂;生活这部“作品”,不单由你创造,也由他人参与创造,受制约的因素很多很多。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在创作生活这部“作品”时,不得不考虑“读者”的感受,不得不听从“读者”的建议,不得不让“读者”参与创作过程;正如我们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他人的生活,以“读者”的身份参与着他人生活这部“作品”的创作。余华曾说:“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我们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离开。”生命的这份无奈,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面对生活,我们固然需要活出自己的样子,活出真我的风采,但绝不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而应是“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不管你愿不愿意,这就是生活,这才是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生活这部“作品”中能读出你,也一定能读出他。

//////////

怎么样?这真正的下水作文,各位“读者”还满意吗!

如果是你,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你又会怎么写?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出  品:《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

责任编辑:张纯纯

监  制:吴志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