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视乐园有轨电车▲ 电视剧《半生缘》有轨电车剧照▲ 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腕挎手袋, 婀娜多姿地踏上电车踏板; 头戴礼帽的老克勒侧倚在车厢的长木椅上, 漫不经心地浏览着车窗外的南京路。 泛黄的日历中,一幕幕街景 将我们带回风花雪月的老上海。 上海影视乐园有轨电车▲ 老上海的有轨电车, 是旧上海最早出现也是最有名的现代公共交通工具。 ▲《旧日重现》 摄影:焦方驷 1907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雇佣工人在上海南京路上铺设电车轨道、电杆、架空线、车库等,陆续完工。1908年1月,有轨电车从静安寺车库驶出,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上试行。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由外洋泾桥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到静安寺,沿线为主要商业街,线路全长6.04公里。 这辆披红挂彩色的有轨电车,是正式出现在上海街头的第一辆有轨电车,它标志着上海从此步入公共交通时代。 当老上海有轨电车第一次驶入上海大街, 叮叮当当的声响时时可闻。 围观人群将马路堵得水泄不通。 《中法新汇报》《字林西报》《申报》等 一度争相报道。 上海影视乐园有轨电车▲ 据悉,在刚开始运行期间, 传闻马路上市民因司机车速过快而避让不及; 车上乘客因没有车门不慎跌出; 车未到站就从车上跳下…… “坐上去会触电”“容易出轨,要翻车”, 众说纷纭。负面传言层出不穷。 电车公司伤煞脑筋, 为了吸引乘客,消除市民的顾虑, 雇用了一批失业者当专业乘车人, 甚至邀请沪上不少名人同乘, 还在车厢外挂上 “大众可坐、稳快价廉”等广告语, 配合花露水、牙粉、香皂等礼物赠送, 生意才逐渐好转。 随着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的开通, 先施、永安、新新等四大公司相继汇聚在这里, 南京路就此成为中华商业第一街。 自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开通2个月, 法商电车公司也在法租界开通了有轨电车线路。 1908年5月6日正式运营。 自十六铺至善钟路(今常熟路),线长5.6公里。 同年7月底延伸至徐家汇,线长8.5公里。 如今的淮海路就是当年的“霞飞路”, 是法租界第一条有轨电车曾沿路行驶之地。 1912年8月,英、法商电车开始通车联营。 由于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电车 在各自区域内辟线铺轨,互不相通, 乘客跨区远足必须换车,并另购车票,极不方便。 为此,英电开办后不久, 即向法电提出互通电车的建议。 最初是通车不通票。 次年8月,两家公司签订合同, 对互通路线、行车时刻、售票、结算等作了规定, 从此跨区乘客无须两次购票。 1937年8月,因日军进攻上海导致上海严重受损。有轨电车、公共汽车相继停业。1941年12月至1942年,日军占领租界接管电车经营。直到抗战胜利租界收回,市公用局又将原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发还英商经营。 40年代,有轨电车已经成为 上海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无轨电车却有后来者居上的苗头。 50年代,无轨电车批量生产,有轨电车依然运行。 随着汽车业的兴起和发展, 老式有轨电车 在速度、性能、舒适度等方面都相形见绌。 为了给来势汹汹的私人轿车让路, 1963年8月, 上海南京路上行驶了55年的最后一班有轨电车 从静安寺驶出,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上海影视乐园老爷车▲ 1999年12月至今, 影视乐园有轨电车已行驶第20个年头。 到影视乐园取景拍摄的热门影视剧《功夫》《伯爵夫人》《木乃伊三》《新上海滩》《伪装者》等,以及2019年在影视乐园热拍的《瞄准》《麻雀2之惊蛰》《鬓边不是海棠红》《觉醒年代》《民国奇探》等剧组,都少不得使用有轨电车。 电视剧《瞄准》已在影视乐园杀青 除因重大拍摄活动而变更行车时间外, 园区南京路有轨电车每日整点发车, 乐游“老上海”的每一位旅客, 在缓缓行驶的电车上, 可尽览电影场景,重温年代风貌。 上海影视乐园 门票:80元 交通:地铁1号线上海南站站转上石线至车墩镇下 地铁1号线莲花路站转莲石线、莲枫线、莲金线至车墩镇站下 图文转载自@上海影视乐园@乐游松江 来源:乐游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