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个体与整体(一)

 章江之邻 2019-06-10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事物的道通常是没有名称的,这些朴素而原始的东西虽然很微小,但是天下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它臣服,诸侯或君王若是能够谨守它,万物将自然而然的宾服。天地之道相互契合所以降下甘露,百姓不需要对它发出指令却能自己下的很均匀。

当对事物的道开始拟定好合适的表达的时候就会给它命名,当命好名的时候也就是已经可以明确这一事物的道是如何存在的,也就是说对这一事物的认识探索就将终止,对这一事物的认识探索就会终止的意思就是人们在面对这一事物时不会再陷入困境。打个比方来说,具体事物的道之于天下之道就好像山川河谷之于江海。

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路径道理和规律。在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中讲的很清楚,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路径道理和规律,因为不知其名字所以勉强的取了一个字叫“道”,而且还依据它的特点勉强的取了一个名叫“大”。所以道有名有字,其字叫“道”其名叫“大”。这里怎么又说“道常无名”呢?因为“道”只是一个统称,而万事万物各有其自己特定的道,这些特定的道大多数都是没有名的。世间万物皆各有其道,我们对这些道命名了的有多少呢?无非也就是“牛顿运动定律”、“勾股定律”、“茶道”、“跆拳道”等等等等,对非常有限的一些进行过命名,其他绝大部分事物的道都是没有被命名的。比如江西的某一品种的花生在江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如何生长应该如何种植,山东的花生又怎样种植,八月桂花是如何开的,这些事物都有它们本身发展变化的道,但是给这些道命名了吗?它们有名字吗?没有。道只是万物按自身特性变化发展的路径道理和规律的一个统称,就像学生,所有处在学习阶段在学校学习的人都叫学生,学生是统称。所不同的是每一个特定的学生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专属名称,学生A叫张三学生B叫李四这就是每一个人的姓名,而万事万物的道没有这样的名字。所有事物按自身特性发展变化的路径道理和规律都可以叫道,但是具体到每一件事物特定的道时大多数就没有一个专属的名字了,这就是“道常无名”。

道常无名,但是各种事物其发展变化的具体之道又确实是存在的。这些存在的没有被命名的各种事物专属的道都是很朴素的很原始的,就像一根根的原木一样,所以这些特定的道又可以用“朴”来比喻。每一件事物其特定的道都是大道的一部分都是不可违逆的大。但是具体到某一特定事物的道时,它又是那么的藐小。比如说种花生,花生如何生长发育成长结果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但是人如果不按花生自己生长的规律以促进其生长而是要随意妄为,花生又能把人怎么样呢,最多也就是花生自己死亡以表达它的不宾服而已,所以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所谓天下莫能臣也就是天下没有什么东西能降服它。比如花生,花生的生长是有自己的道的,这些道是花生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花生虽然柔弱,但是在不改变品种的情况下谁也改变不了某个特定品种的花生的特性,违背它的特性去栽培它它可以死但是不会更改其特性,这就是天下莫能臣也。相反人们对天下万物如果都可以以其本身之道促进它们的发展并顺着它们本身的发展变化之道对它们进行管理那么万物将会发展的欣欣向荣并顺服于人们的管理,所以说“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我们都知道雨是天上下下来的,但是下雨是天单独决定的吗?光有天的运行就可以下雨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雨只是水在天地间循环的一个环节中的一种形式,所以地上的状况、地球的运行也是雨水下不下怎么下的重要因素。比如靠着沿海水多的地方雨就多,在干燥的大沙漠一年也难见几次雨,所以雨是天的运行和地的运行刚好相契合于雨的形成时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下雨有下雨的道(形成雨水的规律和条件),下雨的道受天和地两个因素的影响,只有当天的运行和地的运行在某个地方刚好符合下雨的道(符合形成雨水需要的条件时),在当地才能下一场雨,所以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也不是一个因素可以决定和完成的,只有顺着事物发展变化的道,满足这些道可以起作用时所需要的条件,事物才会顺利的发展变化,而且这样的变化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体现出“不需要人们的干涉就可以很好的完成”的最好的列子就是当下雨的时候就不需要人们的干涉雨自己就可以下的很均匀。这也就是“民莫之令而自昀”想要说明的道理。

这里为什么要讲下雨的道理呢?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这句话要成立就必须有这个条件。如果没有这句话所代表的道理提供机会,侯王拿什么去守呢。我们知道万物的发展变化是按自身的道来变化的,但是道又是万物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违反道是会遭到反击的最不济道也会表示不宾服,这样看来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似乎无能为力只能任其自然,这叫侯王如何去守呢?“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是在告诉我们道虽然是事物的本性决定的,但是要使道能够产生作用并按这个特定的道来发展变化是有许多因素相互契合才能完成的,这些因素有内在的有外在的,我们在内在的因素上没有办法去影响,但是在外在的因素上是可以影响甚至决定的。因为这样所以侯王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变化之道做到坚守。所谓坚守就是在事物发生变化的时候尽量的提供合符事物本身发展需要的条件所需要的事物。

大多数具体事物的道是没有名的,但不是所有的特定事物的道都不会命名。当有些特定的事物或现象其发展变化的道被认识之后会以拟定好的固定程式和语句表达出来,这时候就会给这样的道取一个单独的名字,这就是“始制有名”,制是拟定、制定的意思。比如牛顿运动定律,当牛顿把事物运动的规律搞清楚弄明白并把这些弄明白了的规律用一些固定的语句和方程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就给这些规律分别取名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第二运动定律和第三运动定律。

给特定的道取名意味着什么呢?取名就意味着把这一事物的道固定化程式化了,同时把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是无的道变成了可看可听可以表现为文字语言甚至是固定形式存在的有是客观存在了。所以说“名亦既有”。比如茶道、跆拳道。泡茶的方法在没有被取名为茶道之前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宗旨就是一点把茶叶和水混合后变成一杯可口的茶,所以在泡茶时你有你的泡法我有我的泡法,怎么泡都是一杯水和茶混合后在一起让它发展变化得到一杯茶水,但是方法不同它们的变化过程就不一样,得到的这一杯茶水也不一样。茶水不管是怎么泡出来的,任何一种泡法所得到的茶水都没有违背当时的茶和当时的水混合在一起后的发展变化之道,都是合道的能喝的,所不同的只是口感不一样。人们有过大量的泡茶经验之后,经过总结人们发现了大家都认同的最好的泡茶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固定下来加入一些文化美学和礼仪的因素取名为茶道。茶道的名称出现之后,人们讲的茶道基本上就是这套方法和操作流程,其他的泡茶方法就被认为是不合茶道了。但是其他的泡茶方法不合道吗?当然不是,所有的泡茶方法都是合道的,都没有违背当时的茶和当时的水两种事物相遇之后的变化之道,所得到的茶水也是合道的可以饮用的,所谓的不合茶道只是不合被取名为茶道的那一套方法和操作流程。所以说茶道被命名以后被认为合茶道的那一套泡茶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就被固定下来了。固定下来的结果就是当人们需要泡茶的时候就很清楚要按照什么程序怎么来进行,而不会在每一次泡茶时都要想一下这次的茶是哪种茶要怎么泡更好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在泡茶这件事上就不会再有困惑也不会陷入困境也不用再去探求怎样泡茶更好了,这些问题就可以按茶道提供的解决方法解决了。这就是“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知就是认识,止就是停下脚步是停止。知止就是在认识上停下脚步不会再去探求更多的方法了。殆是指陷入困境。不殆就是对做一件事情的方法很清楚,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会陷入困境。做一件事情时如果知道确定的方法又不会再去探求其他的新方法当然就不会陷入困境了。所以说“知止可以不殆”。

世界上的事物千千万万,每一件事物都有他们本身的发展变化之道,每一件事物的道都是特定的,所有这些特定的事物的道汇集在一起就是天下之道,天下的变化是所有这些万物的变化综合起来的的体现。就好像所有的大小河流都不一样,它们分别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怎么流到大湖大海的、中间有什么变化都是特定的,但是它们的变化汇集以后就是江河湖海的变化。任何一条小河中的水质有改变都是改变整个河海的一个因素,改变河海的因素多了河海的改变就明显了。这就是“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河海”。这一道理就是在告诉我们积小变以成大变的道理,也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依据,也表明了事物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