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改变——骑象人与大象的斗争|【周末荐书】

 兰狐狸 2019-06-11
 

领教导言

阻碍我们改变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希望改变的理智思考与存在惰性的情感需求不合拍。两者互相牵制使得我们难以做出改变。

人类的情感和理智,就如大象和骑象人,骑象人希望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但存在惰性的大象却喜欢原地踟蹰。把握行为改变的三个要素:骑象人(理智)、大象(情感)、路径(环境)。三管齐下,改变将很容易发生。

生活中,我们经常拥抱各种重大的改变。除了家中添丁,我们还迎接婚姻,迎接新房,迎接新科技,迎接新的工作职责。与此同时,有些行为却禀性难移,令人恼火:烟鬼停不了手,孩子越吃越胖,丈夫的脏衬衫永远四处乱丢。

改变有难有易,而难易究竟有什么分别呢?本书的观点是:成功的改变遵循同一套模式,改变的引导者必须一次完成三件事。

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

2000年的某个星期六,影迷一如往常来到芝加哥市郊一家电影院,入场时,工作人员递给每个人一杯汽水和一桶免费爆米花,同时请他们在电影结束后回答几个有关小卖部的问题。这批观众浑然不知,自己已成为一项非理性进食行为的研究对象。

事实上,这种爆米花经过精心设计:爆好后放了整整5天,不但不新鲜,咬起来还吱吱作响。有位观众后来抱怨,爆米花嚼起来像裹着花生仁的泡沫塑料,有两名观众甚至忘了爆米花是免费的,还要求电影院退钱。

一部分观众领到中桶爆米花,一部分人则拿到大桶。因为人手一桶,所以不会出现多人分吃的情形。研究人员想探讨一个简单的问题:拿到大桶爆米花的观众是不是会吃得比较多呢?

实验结果令人吃惊:拿到大桶的观众比拿到中桶的观众多吃了53%。多吃的爆米花可折合成热量173卡路里,相当于从桶里多抓了21把。

万辛克教授在《瞎吃》(Mindless Eating)一书中描述了实验结果:“我们还进行过其他爆米花实验,无论细节怎么调整,结果始终不变。无论电影院在哪一州,不管放映的电影是哪种类型,都得出一样的结论――容器越大,观众进食量越大。

没有其他理论能够解释这种行为。观众不是因为好吃才吃个不停(爆米花既不新鲜又很难嚼),也没有觉得非要吃完整桶不可(无论哪种分量都吃不完)。观众肚子是饿还是饱,对实验结果也没什么影响。结论永不动摇:容量越大=食量越大。

公共卫生专家要是看到这份数据,多半会为这些大胃王感到忧心:我们必须让这帮人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这帮人认识暴饮暴食的危害!

办法很简单,只要拿小一点的桶来装爆米花就好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简单的改变(缩小容器规格)来实现很难的转变(扭转他人的观念),其实易如反掌。这也正是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第一个事实: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要想改变他人的行为,必须改变其所处的情境。

为什么情境不能让改变持续?

当然,改变情境不能一劳永逸。把酒鬼送去戒酒中心,周边的新环境可以帮他戒酒。可是一旦离开戒酒中心,没了环境的影响,又会怎么样呢?销售经理每日紧盯业务员,业绩一度突飞猛进。可是一旦恢复常态,又会怎么样呢?要想真正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不仅要改变周围的环境,还要影响这个人的内心和头脑。

问题在于,内心和头脑常常各自为政,想法无法达成一致。

逃跑闹钟

你听说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女学生戈丽·南达(Gauri Nanda)发明的“逃跑闹钟”吗?这可不是普通的闹钟,它还长着轮子。晚上入睡前调好时间。到了第二天早上,逃跑闹钟不但铃声大作,还会从床头柜滚下来,在房间里窜来窜去,逼得你不得不爬起来追着它跑。想象这样一幕:你穿着内衣,趴在地板上,边追边骂一只满地乱跑的闹钟。

普通闹钟响了可以摁一下按钮再接着睡,然后就大事不妙了;逃跑闹钟保证不会。显然,睡过头是很多人心中共同的担忧。要知道,这种售价50美元的逃跑闹钟一上市,头两年就卖出了3.5万只。

这项发明大获成功,揭示有关人类心理学的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人人都精神分裂。

部分自我被称为理智面,想要早上5点45分就起床,上班前还能挤出时间去慢跑;

另一部分自我被称为情感面,天还没亮就活跃起来了,它让我们躲在温暖的被窝里,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再多睡几分钟。

假如你天人交战的获胜方往往是情感面,那么你也许该买个逃跑闹钟了。这件小东西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协助理智面,战胜情感面。想想,一只抽风的闹钟在房里横行无忌,任谁也不可能还缩在床上接着睡。

我们内在的精神分裂现象荒诞不经,却极少引发人们思考,因为我们早就习以为常。当我们开始新一轮节食计划时,会先把食品柜里的奇多膨化薯条和奥利奥饼干清理掉,因为我们的理智面心知肚明,一旦情感面有了渴求,想要自我控制就没什么指望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去除一切透惑。

结论不可避免:一个脑,两条心。

事实上,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大脑内部始终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运作系统:

第一个就是前面所说的情感面,这部分自我属于天性本能,能够感知痛苦,获得快乐;

另一个是理智面,也称为反思系统或者自觉系统,这部分自我能够深思熟虑,能够条分缕析,能够思索未来。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其杰作《象与骑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中使用的类比,为这两方对峙做出完美诠释。在海特眼中,我们的情感面像一头大象,理智面就是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握缰绳,俨然一副领导者模样。但事实上,骑象人对大象的控制水平忽高忽低,毕竟跟6吨重的大象比起来,骑象人显得很渺小。如果大象和骑象人对于前进方向意见相左,那么骑象人注定会落败,毫无还手之力。

大象打败骑象人,大多数人对这样的事情再熟悉不过了。睡过头、吃太多、偷懒不去健身房锻炼等......,生活中总能找到类似经历。说起来,情感和本能面这头大象的弱点一清二楚:好逸恶劳、反复不定、总为了眼前利益(冰激凌甜筒)而放弃长远的好处(苗条的身材)。努力改变却宣告失败,通常是大象的责任,因为骑象人没办法让大象俯首帖耳,一路乖乖朝目的地走去。

大象渴望及时行乐,骑象人正好相反。骑象人擅长超越当下,深谋远虑,未雨绸缪(都是你的宠物办不到的事情)。

不过大象也有许多长处,骑象人也有致命的弱点。大象不是永远扮演坏家伙的角色,它还掌管着爱、怜悯、同情、忠诚等诸多情感。重要的是,当你在考虑改变时,大象才是改变得以实现的因素。不论崇高目标,还是些微小事,我们都需要大象提供能量和动力,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从这里就可以对照出骑象人的缺陷:原地踏步、停滞不前。骑象人往往过度分析、过度思考。有人盘算晚饭吃什么足足挣扎20分钟,有同事花几个小时进行头脑风暴,想出一堆点子却迟迟做不了决定。

想追求改变,必须双管齐下。骑象人制定计划,指明方向,大象则使人前行。

所以,只有骑象人而没有大象的团队,能够达成理解却毫无动力,只有大象而没有骑象人的团队,空有热忱却没有方向。不论哪种情形,都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大象抗拒不从,骑象人原地空想,都会让改变遥不可及;如果两者同心协力,并驾齐驱,改变就会轻而实现。

假如骑象人和大象对前进方向存在分歧,那就麻烦了。骑象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用尽全力,拽住缰绳,迫使大象服从(这正是你每次使用意志力时做的事)。但骑象人不可能长时间跟一头庞然大物拔河,总有筋疲力尽的时候。

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

我们来看一批大学生参加“食物感知”实验时表现出来的行为。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应当在略带饥饿感的状态下进入实验室,实验开始前至少3个小时内不能进食。随后,研究人员将学生带进一间充满巧克力曲奇饼烘焙香气的房间,桌子上摆着两只大碗,一只碗放着巧克力样品,还有飘着香味的巧克力曲奇饼,另一只碗盛着一堆小萝卜。

其中,一半的受试者分到两三块饼干和几块巧克力,但没有萝卜,另外一半受试者必须吃两三根萝卜,但没有饼干。学生吃东西时,研究人员故意离开房间,营造诱惑氛围:那些只能啃小萝卜的倒霉学生,一边吃着兔子的美食,一边羡慕地瞅着新鲜出炉的巧克力饼干,虽然面对诱惑备受煎熬,所有受试者还是吃了自己该吃的食物,萝卜组的学生也没有任何人偷吃饼干,这是意志力的体现。

此时,“味觉实验”宣告结束。另外一批研究人员走进房间,开始第二项看似毫不相干的实验。研究人员声称,实验目的是想弄清楚,擅长解决难题的到底是大学生还是高中生。这套说辞是为了让这些大学生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受试学生拿到一组智力谜题,要求一笔画出复杂的几何图形,笔尖不能离开纸面,线条也不能重复。研究人员给每位学生都发了很多张草稿纸,可以一次又一次重画。事实上,这些谜题根本无解。研究人员只是想观察,受试学生在放弃求解之前,能够跟令人灰心的难题奋斗多长时间。

“未受诱惑”的学生之前开怀大吃巧克力饼干,无须克制,在解题的环节平均花了19分钟,认真努力地尝试了34种方法。相比之下,吃萝卜的受试学生显得缺乏耐性,画了8分钟就不干了,连巧克力饼干组成员的一半时间都不到,而且只试过19种方法。为什么这组学生这么快就放弃了呢?

答案可能令人吃惊:因为他们用光了自我控制力。心理学家从类似的实验中发现,自我控制力是可耗尽的有限资源。就像在健身房练习举重一样,举第一下总是觉得很轻松,因为肌肉还充满能量。但是每多举一下,肌肉就多一分疲劳,最后就完全举不动了。萝卜组受试学生在抵制巧克力饼干的诱惑时,已经耗尽了自我控制力。他们的大象难免开始抱怨:题目太刁钻、不好玩、解不出来。此时,骑象人已经紧拉紧缰绳坚持了整整8分钟,再没力气继续了。而另一边,饼干组受试学生的骑象人精神饱满,活力充沛,能够驾驭大象长达19分钟之久。

自我控制力终会耗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认识。当我们提到“自我控制力”时,不仅限于对这个词的狭义解释――对抗不良行为所需的意志力,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自我监督。回想一下,当你在批评下属、组装新书架或者学跳新舞蹈时,头脑高速运转,你仔细又审慎,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就像旁边有位监督者在管着你,这也是一种自我控制。

与此相反,有些情形则全然“不受监督”。比如,漫无目的地开车时不记得前两分钟驶过的路,或者无意识地洗澡、冲咖啡等简单动作。我们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行为其实是自然习惯多过主观刻意。这是好事,因为自我监督比较困难,还会逐渐枯竭。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受试者放映关于生病动物的悲伤电影,部分人必须在观看时压抑情绪,另一部分人则可任由眼泪流淌。随后的测试结果表明,前者展现出来的身体耐力比后者差。这项研究的结论显示,人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消耗自我控制力,比如努力打造形象、克服恐惧、控制开销......

这个事实与改变密切相关,原因就在于:想要改变,往往意味着修改已经自然而然形成习惯的动作,而改变习惯则需要骑象人小心监督。期望的改变越大,消耗的自我控制力越多。

当我们耗尽自我控制力,其实是耗尽了“精神肌肉”的力量。无论是创造性思想,集中注意力,压抑本能冲动,还是面对挫折百折不挠,都需要精神肌肉的支撑。因此,假如有人跟你说,改变很难是因为人们生性懒惰或者心生抗拒,那可真是大错特错。改变很难是因为人们不堪重负,甚至耗尽了力气。

这正是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第二个事实: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

看似心生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乔恩·斯特格纳(Jon Stegner)任职于美国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他相信公司一直在浪费大笔资金。“我认为在今后5年内,公司完全可以使采购成本不只降低2%,而是10亿美元。”要想省下这笔钱,公司必须大幅调整采购环节的流程。斯特格纳深知,第一步是要说服老板。他也知道,除非老板相信省钱的可能性,否则不会接受这样大的变革。

为了证明公司现行采购环节存在重大缺陷,斯特格纳指派一名暑期实习生专门调查一件东西――工作手套。公司大多数工厂的工人都戴着工作手套,实习生的任务就是记下每一家工厂所使用的每一种手套,然后查到各种手套的采购价格。

这位实习生很快查明,全公司上下各家工厂一共采购了424种不同的工作手套!此外,不同工厂有不同的供应商,采购价格也都各自议定,同样一双手套,这家工厂的采购价是5美元,另一家工厂的采购价变成了17美元。

实习生按照斯特格纳的要求,集齐了424种工作手套样品,并且逐一标上采购价格。接着把这些手套收集到一起,堆在会议桌上,每个人瞪着展品,然后纷纷问:“我们真的买了这么多不同的手套?”之类的话。接着,主管可以看到两只一模一样的手套,一只标价3.22美元,一只10.55美元,这些人全都哑口无言。

很快,斯特格纳获得相关权限,推动了他所期待的变革。

老实说,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会采用斯特格纳那样的办法。仔细想,还有不少东西可以派上用场,收支节余数据、成本削减草案、集中采购理论等......你可以创建一份由12个工作表组成的Excel电子表格,连会计师看了都会喜极而泣,但斯特格纳只是把一堆手套放到桌上,请老板自己来看。

斯特格纳明白,想要实现改变,必须先让同事的大象站到同一战线上。记住,如果你说服了同事的骑象人,却没能打动大象,那么同事就只知道前进方向,而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或许他们的骑象人能够暂时驾驶大象,但我们知道,这样的改变无法持久。

然面,一旦穿透他人的情感层面,改变就会发生。斯特格纳给了同事一记当头棒喝,接着同事就开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整个采购系统流程。这就是同时打动骑象人和大象后产生的力量。

大象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确实会让改变前功尽弃,但也别忘记,骑象人会做的事就是纸上谈兵,抽丝剥茧,原地打转。要是骑象人不确定前进方向,很容易带着大象原地兜圈子。这种倾向解释了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第三个事实,也是最后一个事实,看似心生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西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健康问题的两位教授史蒂夫·布思―巴特非尔德(Steve Booth-Butterfield)与比尔·雷格(Bill Reger)曾思考,怎样说服人们接受更加健康的饮食方式。他们从以往的研究发现,当新的饮食习惯要求越明确,人们接受改变的可能性越大。遗憾的是,“饮食更健康”的说法一点儿也不明确,想要吃得更健康,有数不清的办法,面对这样的情况,骑象人往往会开始原地打转,努力分析,却始终裹足不前。

两位研究人员进行了头脑风暴,思路一再回到牛奶这个问题。大多数美国人都喝牛奶,虽然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不过也是典型美国饮食中饱和脂肪的最大来源。统计数据的结论相当惊人:假如美国人改喝脂肪含量低于1%的脱脂牛奶,那么饮食中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马上就能降到美国农业部的建议值。

怎样才能让美国人改喝低脂牛奶呢?想办法让低脂牛奶走进美国人的冰箱就行了。美国人在家里常常是找到什么饮料就喝什么,低脂和全脂牛奶的消耗速度毫无二致,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比想象中简单:不必改变喝牛奶的习惯,只要改变购买行为即可。

雷格和布思―巴特非尔德开始在西弗吉尼亚州两个社区发起活动,利用当地媒体(电视、报纸、广播)做了两个星期的广告。其中一则广告强调:一杯全脂牛奶所含的饱和脂肪总量相当于5片培根;另一场记者会上,两名研究人员展示一大根盛满脂肪的管子,相当于半加仑(约合1.9升)全脂牛奶所含的脂肪量。(注意,这样做是为了触动大象,并激发出“天啊,太恶心了”的反应。)

后来,宣传活动覆盖地区的8家商店牛奶销售数据显示:活动前,低脂牛奶的市场份额是18%,活动后增加到41%,6个月以后,市场份额仍然保持在3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改变的成功模式里最后一条特征:想要他人改变,必须先指出明确清晰的方向。

如果你对别人说,应该“活得更健康”,不妨先想一想,听者可能会怎样解读这句话,他们的骑象人又会怎样无止境地思考各种选项:我是不是该多吃谷物、少吃肉?如果我多做运动,再搞赏自己冰激凌,这样能划得来吗?我应该改喝无糖可乐吗,还是人工合成甜味剂比摄入卡路里更有害?

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如果想要别人改变,别跟他们说“活得更健康”。你应该告诉他们:“下次去店里买吃的,别拿全脂牛奶,改买脱脂牛奶。”

改变三部曲

●指挥骑象人。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因此必须提供清晰明确的方向。(请回顾脱脂牛奶的案例。)

●激励大象。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骑象人不可能靠强迫来让大象长时间服从,必须从情感面入手,让大象愿意配合你,一同上路。(请回顾饼干与萝卜实验,以及堆满工作手套的会议桌。)

●营造路径。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我们把情境(包括周围环境)称为“路径”。路径营造好后,即使不考虑骑象人和大象,改变都会更容易发生。(请回顾电影院爆米花桶的实验。)

想要改变某种行为,必须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还要营造路径。如能三管齐下,即使没钱没势,你也可以完成巨大的改变。

书    名:瞬变

作    者:(美)奇普·希思、丹·希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2014年4月

书摘、导言:李慧,领教工坊召集人

编辑:木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