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鸿墨轩3dec 2019-06-13
原创 书法金石篆刻 2019-06-12 11:46:50

东汉是中国书法从实用艺术向实用兼抒情两栖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隶书字体和书体共融,完成隶书审美艺术的转换阶段。四川芦山县出土的《赵仪残碑》,刊刻于东汉末期。该碑书法方峻朴率,严整古穆,于平淡之中透露出一股自由不拘、潇洒随意的自然韵致。作为东汉隶书书风逐渐走向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赵仪残碑》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自然忠实地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汉字演进历史中汉字由篆而隶、由隶而楷嬗变发展的全过程,为研究东汉书法艺术和文字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其高亢激越、直抒胸怀的书法风尚,在中国书法艺术特定的历史 时空闪烁着特殊的艺术光华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赵仪残碑》原石

一、弁言

汉代是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历史阶段,其书法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碑刻隶书,阵容庞大,风格各异。简便快捷的隶书,不但发展成熟,而且上升为占主导地位的通行字体。从此,以象形意 味为主体特征、屈曲繁复的古文字时代宣告结束,开创了今文字时代的新纪元。汉代隶书的发展进程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时期:西汉为成熟期,东汉为鼎盛期。东汉盛行树碑立传之风,尤以桓、灵 两朝为最。作为官定文字的隶书,因之步入了灿烂辉煌的时代, 出现了流派纷呈、风格殊异的历史局面。刻石形制根据实用的需要而选择,并书写特定的文辞,因而书写风格差异较大。东汉后期是隶书成熟阶段,由于文化名人,书吏的不断加工、美化,整个社会书法水平普遍提高,加之造纸术的发明,开拓了简牍狭窄局促的笔阵战场,从此笔势挥用,不受拘束,使众多碑刻各具风神,形成不同的气象。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赵仪残碑》

《赵仪残碑》的出土对四川文物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研究具有 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刻相关资料可与史书相印证,并可以补记 、史书之缺。另外,该碑刻立于东汉晚期,碑刻的各种固定模式尚已形成,但是该碑的刻制、文辞、书法等别具一格。同时,由于《赵仪残碑》资料公开发表时间较晚,对照何应辉《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卷)苏士澍《中国书法艺术·秦汉》(第二卷)、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和高文《汉碑集释》,目前国内外多数汉碑文献资料中均尚未收录。一定时代的书法主体审美思想和审美意趣必然受到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作为实物资料,此碑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汉字演进历史中汉字由篆而隶、由隶而楷嬗变发展的全过程。该碑的发现,对研究东汉碑刻的形制、刊刻、书法、文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

二、《赵仪残碑》释考

东汉经济繁荣,农业发展,武功既盛,文事也隆,冶炼技术提高,铁器广泛应用,加之“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厚葬之风盛行,官无尊卑,无老纺皆可划碑记载。因重碑事,汉人立碑,辄请文学家撰文,书法家书丹,铭刻高手镌石,所制碑刻往往绝妙。至桓、灵帝时期,汉碑的精美程度已达釗厉吏史高峰,故《赵衩残碑》实应归功于时代的造就。

《赵仪残碑》镌刻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十一月。2000年6月,出土于四川省芦山县姜城遗址中。其碑阳、碑阴均刻有铭文碑额缺失,出土之时碑己凿断为三块残石。其尺寸(长、宽、厚)分别为:112厘米、53厘米、30厘米;115厘米、50厘米、30厘米;115厘米、53厘米、30厘米。三块残石经过拼接,大体可窥全貌。其碑阴及正面均刻有铭文,字体均为隶书。碑刻正面铭文字体较小、字口较浅。同时,碑体石质较差,风化严重,铭文字迹已漫漶不清,特别是第三块剥蚀尤为严重,字形已 不可辨。然碑阴隶书五列一百余字保存甚为完好,字口清晰,有 如新刻,依拓本释文并断句如下:“汉故属国都尉楗为属国赵君 讳字台公、在官清亮,吏民谟念,为立碑颂,遭谢酉张除反,爱傅 碑在泥涂、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廿日,癸酉,试守汉嘉长蜀郡临邛 张河字起南,将主薄文坚、主记史邯伍、功曹口口,掾史许和、杨 便、中部口度邑郭掾、卢馀、王贵等,以家钱雇饭石工刘盛复立, 以示后贤。”史载蜀郡属国,别领朱提、汉阳二城。东汉灵帝中平 六年(189),废蜀郡属国,置汉嘉郡。由释文可知,此碑主要记载 了蜀郡属国都尉赵仪善政于民的德治。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赵仪残碑》

《赵仪残碑》文字大小悬殊,大者有6厘米,小的仅3厘米。 碑文横无行,竖列也显得不规范。书法风格上,既不属于《张迁碑》《西狭颂》之雄强厚重,亦不似《曹全碑》《史晨碑》之阴柔妩正媚,更不似《礼器碑》《乙瑛》诸碑所呈现出的庙堂气息。更多的表形现出一种随意性,波折明显。此碑章法及书法风格与汉碑的常制 有所不同,字体也有别于同期碑刻,多以方笔起头,隶书中的 波三折之态并不十分夸张,而更多的体现出平正,于平和中又略 体现出狂放之气。从章法布局看乃横无行、竖有列,字体大小错 落,长短不一,字体宽度在4-6厘米之间,高度约2—7厘米之 间,富含自由不拘的跳跃式风格。而其中又不乏动感中的韵律, 亦不难看出带有楷书的一些特征。同时,有些字有明显的简笔现 象。所以,《赵仪残碑》应是东汉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代表作

三、《赵仪残碑》书法鉴评

东汉时期,是书法走向自由和标立中国书法传统的时期。东汉时期,石刻艺术得到迅速发展,碑刻形制开始形成,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铭文石刻不仅在数量上逐渐增多,在碑文方面也有变化,文字数量急剧增加,内容也更加详尽繁冗。同时,东汉道家思想盛行,情感在文人意识中逐渐成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内容,书法亦逐渐成为表现人的精神品格和情感的方式之一。书法艺术在东汉中期以后得到了大发展,东汉和帝之后经学渐趋式微,在文艺意识形态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开创了“为美而美”的时代,文字摆脱其实用功能而成为一种审美价值载体。此时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书法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加自觉地向前发展。以隶书、草书为代表的书艺,其发展迅速与流行之广,更使得习文者在对文字相当熟稔,掌握应用非常自如后又进一步产生审美观照,从而使得书法艺术的地位逐步建立。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赵仪残碑》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道德规范及 审美需求,对文字实用性的功力要求,决定了汉代书法的美学风 格,造就了严谨整饬、中庸规矩的隶书文字特征。正是因为隶书 的这种风格成就其作为文字存在的社会意义。以此种实用为目 的而形成的隶书,后经儒家的演化,最终成为儒家伦理教化的工 具。艺术之与政治,书法作为艺术的特殊形式的一种,由于其天 生的与实用书写共生式的交互影响,又因为其具有广泛的群众 基础,因政治的功用性的干预使得书法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无 论是字体和书体,甚至书法的审美取向等影响应该是十分巨大的。汉隶朴拙敦厚之风鲜明浓重,是其继承、保留篆书的质朴古厚所呈现出的内在神情。隶书在两汉中晚期初步定型以后开始了修饰装扮。《赵仪残碑》无论从对赵仪的颂扬,政绩的陈述上,还是文辞的写作,书与文的结合,书体的设计,石刻整体的安排布置等方面,都严格遵循、体现着儒家的改治思想和审美规范 表现以朴实简练的文笔来记述贤达的经世善政。并以方正雄健疏宕的书法给予表现,体现了儒家之“文质兼美的美学理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礼器碑》

东汉中晚期的碑刻隶书最觅其“藻饰”之功。刻凿的文字,量以刀代笔,但技艺娴熟,大多能够做到行笔流畅,点画准确,其文字造型与章法布局也经缜密的规划,故能紧伤严整,灵便生动。汉代书法以“丽”为美,以“势”为尚,虽不能完全涵盖两汉时期书法的整体风貌,但放置特定的时代环境之中,正是那一时期主体文化精神所共有的。《赵仪残碑》镌刻于东汉末期。此碑书法风格方峻朴率,严整古穆,用笔以方为主,点画精密而流美,结字方整 而典雅,章法上也是横无行、纵有列,字体之大小、长短参差错落,但字与字之间皆有一定留白,整体上显得疏落散逸,率意质 朴。然以其文多讹字,当是不谙六书的民间书手所为,也正因为此,反而使该碑于平淡之中透露出一股自由不拘、潇洒随意的自 然韵致。作为东汉隶书成熟期的代表作品,《赵仪残碑》依然坚持和保留了汉代思想与审美偏好的方正古朴书体。其书法方正古 健,点画之中渗透篆籀之意,粗犷俊朗,充盈独特的阳刚之美。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礼器碑》

在结体上,此碑刻结字因字立形,体势不拘,或取横势纵势、 或长中见方、方中寓圆,讲求点画的避就、呼应和偏旁的参差错 落等。在平正的格调中变化多姿,相映成趣,可谓有法中无法,无 法中有法。用线有似《礼器碑》之基调,厚劲方严,布白大方,以凝 重浑厚,方整朴茂为主要特征。在凝整的字体中力求变化,通过 间架分析比较,颇见疏密运用之妙和天然之意趣。细观此碑的内 部空间多以疏朗为主,线条位置交接多是以方折搭接,造型方正,似有《张迁碑》的生拙之趣。残存文字以其字形分类总体呈方 形,横画与横画之间间隔宽大,字迹清晰明朗、粗狂雄强;笔画安 排横平竖直,扎实停匀,极讲究整体的对称平衡,形体方正饱满, 内松外紧。每个字的纵横坐标上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形成一种 秩序,将独立分散的单字统摄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但是这种秩 序化的形式比较杲板,因此,另辟蹊径,对汉字结体加以变形,对 字距行距加以调控,有意识地强化疏密对比,密不通风,疏可走 马。让各部分造型元素都处在相互对比的关系之中,由此造成整 体的感觉。从整体气势看,《赵仪残碑》善于把微妙的矛盾通过各 种走向的线条来相互牵引,达到“貌实意虚”“疏宕”的审美境界; 全篇整体视觉效果却不乏生动多姿,其方笔、圆笔风格位置上的 参差协调了布局,方势字组位于碑的右部、下部及左部,如此形 成方与圆的互补、映衬,也实现了整体上的变化与统一。这可以看作是局部“缺失”而整体完美的又一实例。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张迁碑》

《赵仪残碑》方整雄伟气势博大,雄迈而静穆,于方正之中见沉静,于雄迈之中见虚和,正是其书体造型势方意圆,刚中有柔,雄强疏宕,静中有动的特点变为其章法的雄浑博大奠定了坚实的表现基础。透过《赵仪残碑》章法的茂密雄强,外疏内密,书体的敦厚稳重,外刚内柔,体现出雄伟而静穆,茂密而疏宕,古劲而虚和的阳刚之力与阴柔之气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其章法方整雄伟,书体的静穆虚和,则又体现了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完美人格标准。儒家思想及其审美观念与古代朴素的辩证思想,乃是生成《赵仪残碑》书法艺术“静穆虚和”美学风格的筋骨,是建构起《赵仪残碑》丰富多彩的古典艺术审美内涵的梁柱。

以《赵仪残碑》为例——谈东汉书法的文化流变

《张迁碑》

总之,《赵仪残碑》虽为成熟典型的民间隶书,但其结体之中不仅融入了篆法圆通古劲的笔意,显露楷书方整稳健的造型。正 是因为其结体隶中有篆、隶中有楷,故而其结体呈现出势方意 圆、静穆雄迈、宽博遒古、雄强疏宕的美学特征。篆法、隶意、楷形 三者之间有机融合,生动的表现,共同形成了《赵仪残碑》别具体格,不落俗格的美学意蕴。《赵仪残碑》髙古朴茂,方劲雄厚,书体兼而有之,大气程度不亚于《石门颂》,表达了一种壮美的气势;其结构严整,气象嵯峨,为汉碑中之雄强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史实和审美意识。其遒劲豪迈、雄奇激越的阳刚气概,在特定的历史时空闪烁着特殊的光华,为中国书法艺术史和四川古代艺术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赵仪残碑》继承了古隶的率意性与篆书的简洁性用笔,反映出汉字和书法 发展史上由篆而隶的发展过程;同时,表现为符号化、造型化和 装饰意味及用笔上的抒情与开合,具有了明显的节奏感、运动感,体现了书刻者书法表现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