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让人不爽的足跟部疼痛,足底筋膜炎浅谈

 黄果树861 2019-06-16

足底筋膜炎是什么了,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有一部分人可能患过该病可是自己对此并不了解。足底筋膜炎就是足底的筋膜和肌腱发生了无菌性的炎症,导致足底部近足跟部疼痛,疼痛剧烈且持续,尤其是晨起时疼痛加重。这就一个典型的足跟痛呀!

足底筋膜位于足掌部连接趾骨和根骨,对于维持足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处的筋膜非常肥厚且有韧性,足底的筋膜往往是问题之源,可以引起腘绳肌的紧张,足弓的塌陷,导致身体的力学失衡等。

得了此病的患者很多时候非常苦恼,一个是因为本病比较难以治愈,另外一个是本病并不怎么严重但是却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本病的产生会有一些固定的原因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

1、长期在偏硬的平面上久站的,比如说保安亭的执勤人员,长跑运动员,芭蕾舞演员等。长期的站立往往会对足底的筋膜形成慢性的牵拉而产生无菌性炎症。

2、生理性的结构问题,比如高足弓、扁平足、体重过于肥胖者等影响重力的分布,致使足底筋膜承受额外的应力而致。

3、足部的长期旋前,当足部长期处于旋前位置时在步态和行走中足的力学并不是最佳的状态,正常人在步态中应该是略外旋的幅度范围应该在15°~30°之间为宜。此时内侧的纵弓承担了主要的重力并将力量合理的分配,当足骨长期旋前位时外侧的纵弓也负担起了支撑体重的作用,而外侧相对薄弱,这就容易引起足底的筋膜失衡。

上面说了足底筋膜让患者非常的苦恼其中一点就是难以治疗,这里要分享一下我的一个治疗心得,足底筋膜的治疗往往很多医生只把眼光放在足底这个局部区域,而不能放开从整体去思考。以下的几条肌肉只要大家处理好了之后对于足底筋膜的患者肯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大腿后侧的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骶结节韧带,竖脊肌。这几条肌肉是人体的后侧属于中医的膀胱经位置,中医在辨证的时候辨证按照肾虚辨证可以进行互相理论支持,而部分穴位正常也是我们需要处理的,比如与腓肠肌对应的承山穴,比如与腘窝对应的委中穴,比如与腘绳肌相对应的承扶穴和殷门穴等。以上相对应的点都必须一一的处理并且不断寻找阳性反应点并处理,也可以对以上的肌肉进行拉伸和功能训练。

我们还可以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比如考虑骨盆和足弓的生物力学的相互关系,比如骨盆外旋可以导致足内旋,足长期内旋也可以引起骨盆的外旋等。此处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发散大家的治疗思维,方便在临床中以不变应万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