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这12句箴言,说尽了“千古第一等人”的心学高明境界!

 nj200801 2019-06-17

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

(一)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大意: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二)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出自王阳明 《传习录》。意思是内心要谦虚谨慎、不要自满,肚量要宽宏大度,能够容人。

(三)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

人的本性是好的,而后天形成的习气会让人产生不好的意念。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很多选择、很多习惯是坏的,偏偏要去做,这就是习气。

(四)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选自王阳明的《传习录》,【大意】种一棵树,要从树根培育;教育一个人要从德开始。即俗话讲:浇花浇根,交人交心。

(五)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你自己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就是真理!天下还有许多不同于你想法的事,难道那就是不同于你想法的道理吗?

(六)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

(七)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为学应当反身自省。若只是责备他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看不到自己的错误。

(八)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九)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不慈不孝,这是我的良知所厌恶的。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

(十)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我们对待志向,要像对待心痛一样,时时刻刻都记得。注意力都被这种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闲说无意义的话和管无意义的事?

(十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

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们的心外,而又一定要说穷尽天下的事理,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而必须向外寻求天下众多事物的道理,用以弥补增加我们心中的良知。

(十二)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这句话中,王阳明并没有否认花的存在。当你心中无花,你看到花,花处于“虚寂”的状态。当你意识到花,即心体通向此花,花的形态与你心中的花的形态相互印证,颜色才会逐渐清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