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之道》打开你思维的脑洞

 文渊阁326 2019-06-17

学习的三个困境

这个学习困境可以拆解为三个子问题——理解、记忆和战胜拖延症

如何理解所学内容,为我所用呢?如何记得更深刻呢?如何在学习上不拖延呢?

刚开始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看目录的时候,感觉章节没有逻辑性。比如,主题A已经出现在某一章节,竟然过了几个章节后,另外有新章节再说这个主题——为什么不能连续把这个主题讲完呢?此外,我浏览每章内容的时候,发现突然穿插其他章节一小部分内容或者某个小故事,我完全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内容要相互嵌套,而不是100%有序连贯呢?当我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这本书的时候,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此外,本文会有些小练习,请你参与进来,学以致用!


一、理解的秘密

1. 理解就是玩拼图 | 构建组块

在平时和人交谈、阅读书籍、刷微信的时候,我们是如何从众多信息中,认识事物的呢?

回想当你刚学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时,对你来说,所有的信息都是零散的拼块——完全没有意义,好像哪里都说不通。如果你死记硬背这个概念,会有“不明觉厉”的感觉——似乎有点道理,但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如果你理解这个概念后,会有脑洞一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啊哈,原来是这样。我看清楚了

“我看清楚了”才算是第一次完成理解(是的,完成理解需要很多次),而不是“啊哈,原来是这样”——它可能欺骗你,让你产生“我真的懂了”的错觉。

理解

从脑神经角度来看,一个零碎的信息就是一个神经元(neuron,下图中黑色圆圈),而多个神经元通过合适地组合、连接(神经元之间通过树突或轴突相连),则形成有意义的概念。这个有意义的概念,称为组块(chunk)。

多个神经元 + 合适的关联 = 组块

神经元

那理解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怎么从零散的拼图(零碎的信息),凑成一个恰如其分(有意义)的组块(理解某个事物或概念)?

2. 拼图应该怎么玩| 全景图与细节控

我们还是回到玩拼图的例子。怎么去拼下面那辆车呢?

先抓住最重要的、或最特别的特征!两个轮子,车镜、人头、车与环境的边界、公路与草地的边界等等。快速搭建这些关键组块,就获得全景图(big picture)——看出组块与组块之间的关系,于是其他零碎的拼块也更容易放入恰当的位置,形成组块的一部分。最后,有些细节没做好也没关系——全景图已经出来啦!

同样地,我们在浏览一本好书的目录和前言,或听一场逻辑严谨的讲座时,我们能大致看到他们想要传达的全景图,这让我们更容易知道拼块要放在哪里。因此,学习某个主题时,要先抓住关键的概念和关系——比如,一本书中的目录、流程图、概念图表。然后,在关键的概念和关系的基础上,填充空缺的概念和关系

为什么这个方法,用过的都说好呢?

全景图与细节

这个学习方法,可以拆解为两个方面:

1)构建组块,属于自下而上的学习,着眼于产生单个组块的。比如,它涉及到你学习如何(HOW)用这个技巧以解决某个问题。

2)拼接全景图,属于自上而下的学习,致力于构建组块与组块之间的关联,让各个组块连接起来。比如,它涉及到你学习什么时候(WHEN)使用这个技巧,而不是其他技巧。

自下而上的学习过程,即理解、练习、重复的过程帮助你构建和强化每个组块,所以当你需要这个组块的时候,你能更容易获取它。自上而下的学习过程,让你能清楚地看到你所学的东西在知识拼图中的哪个位置。两个学习路径都对获得对信息洞见有重要作用。Context(关联、上下文、来龙去脉)就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界处。很多人忽略了自上而下的练习,导致出现一个怪象——学了怎么用锤子后,看见什么都是钉子。

3. 两套组合拳 | 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大脑有两种思维状态,一种是高度集中状态,另一种是放松休息状态,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之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1)为什么会有两种思维呢?

观察一下啄木鸟。它在树木上啄取虫子的时候,一边全身贯注地啄树干——专注于猎物;一边扫视周围的环境——是否有可疑的天敌?只有用上这两个功能,才能提升存活率。

但这两个功能并不可以同时使用。也就是说,要么集中思维,要么发散思维,不会两者同时存在。只是切换速度要么快,要么慢罢了。

2)这两种思维是什么?

1. 集中思维:处理有序信息和进行逻辑分析——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到下一步。它由大脑前额叶控制。

2. 发散思维:用于处理环境监控、与人互动和情绪,用于瞬时、全局(big picture)处理。不隶属于某个特定区域,多个区域都有活跃,像是多个区域连接起来,然后产出有价值的洞察(insight)

手电筒打个比方。集中思维就是手电筒开启小范围的强光模式——很亮,照亮的范围很小;发散思维就是手电筒开启大范围的弱光模式——范围很大,但亮度不够。

再做个类比。我们来玩玩弹球游戏吧(用类比来学习,是个强有力的手段,我们后面会详细说明)。

当你想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问题将转化为一个想法,你的思维会拉动弹簧,把这个想法弹入脑袋。想法在脑袋中的弹柱间将任意碰撞和跳动。下方左图中,小球在一个小范围内跳动,困在了一个局部区域,而问题的答案却在黑色区域中;下方右图中,小球在大范围内跳动,更可能触碰到答案。

集中思维中,上部分区域有更宽的路径(红色加粗部分),因为之前有类似的思考,于是小球更容易往那里跑。这说明了集中思维的缺点,就是容易产生定式思维,只在某个小区域内找答案,像被围墙挡住了(block)!

发散思维中,它无法让你专注于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但它容纳了更宽广的视野——像是上帝视角,于是在长途跋涉之后,小球更可能找到解决方案。

3)这两种思维怎么用?| 两种思维的切换

前面已经提到,这两种思维不能同时存在,只能切换使用,那应该如何切换使用呢?先看看历史上的伟人是如何做的吧!

发明大王爱迪生,当他碰到了一个棘手的困难,他并不是绞尽脑汁去苦思冥想,而是会打个盹,让发散思维的发挥它的魔力。为了不让灵感稍纵即逝,他会睡在躺椅上,地上放个盘子,手里握着一个小球,当他熟睡后,小球落入盘子的声音会把他叫醒,他便能抓住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

苯环结构的发现,也是在睡梦之中

切换的关键是什么呢?去做其他放松的事情,让你的大脑不再集中注意力在问题上。大脑就会从集中思维,自然而然地切换到全景式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能够在后台运行,就像“关闭”了手机微信,打开其他手机应用——但微信还在后台运行,如果别人来消息了,它能”蹦出来“。

以下是推荐的开启发散思维的行为

去健身房;做各种运动,如打篮球;慢跑、散步;跳舞;开车;画画;洗澡;听音乐,最好是纯音乐;自己用乐器弹奏熟悉的曲子;冥想、祈祷;睡觉(终极发散模式!)

以下启动发散模式的方式,可以作为奖励使用一会儿,因为它们可能把你带入更烧脑的集中思维!

玩电子游戏;上网;和朋友闲聊;帮别人做点简单的小事;读一本闲书;和朋友=发短信;看电影、视频等

思考的过程就像爬山一样,集中思维就是上下坡长途跋涉,而发散思维就是到了某个营地进行补给、休息。在艰难的户外徒步中,你不可能总是走个不停,总是需要休息,恢复体力,检查装备,检查方向是否正确,才能重新上路。但你也不会把在营地休息和努力地赶路混淆在一起。也就是说,休息和调整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指望靠它登上山顶到达目的地。

有的人会想,那我想快点解决问题,快点爬上山顶,那我就一直使用集中思维,不就好了吗?对于艰难的问题,思考的过程是一场持久战。此时,思考的过程就像锻炼肌肉一样,集中思维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举哑铃,但你不可能一直举个不停;发散思维就是休息,让肌肉恢复,变健壮,那么以后就能举得更重。你必须进行间歇重复(space repetition)——重复就是让肌肉承重撕裂,间歇就是让肌肉超量恢复。

4. 请你停下回忆

第一部分说了什么内容?重要的论点是什么?用了什么类比帮助你理解呢?你有对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有了具象化的理解吗,可以向朋友转述一遍吗?

5. 请你试一试

在你平常生活中,可以在什么时候用到发散思维呢?写在你的待办清单上,提醒自己。

二、记忆的秘密

1. 两种记忆 |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是与瞬时的、有意识的思考有关的记忆。过去,人们认为工作记忆只能同时处理7项任务(这里的任务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组块chunk),而现在更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实际上只能处理4个组块!工作记忆就像一个只能空中杂耍4个物体的表演者,稍不留神,就会丢掉其中一个物体,如果完全走神了,4个物体都没了!

长期记忆就像大仓库一样,如果东西放在里面了,它就基本一直在那了。但是东西越堆越多,就很难把它找出来了。

2. 回忆与刻意练习 | 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如何相互转化?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掌握了、记住了,但其实过了一会儿,让你回忆复述、或做一道相关的题目,你多半一脸懵逼。怎样才算记住了呢?

1)记忆就是砌墙 | 理解与记忆需要时间

当你在理解某个概念后,就像已经把做砖头堆砌在一起,但如果不让时间作为水泥发挥固定作用,那么红砖也无法形成坚固的墙。

2)间歇重复

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都有反复阅读同一篇材料的习惯,想借此增强理解和记忆,读了几遍后,好像真的记住了,于是就把材料放下。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理解或记忆材料!不断的重读,然后觉得已经理解和记住了,就是所谓的“掌握幻觉”——你以为你懂了、记住了,但实际上没有水泥强化的红砖,过一会儿就全盘崩塌。

3. 如何提高记忆效率

人类大脑有极为强大的视觉空间记忆系统,也就是说,人类记忆图像记忆空间的潜能是巨大的。我们常听到的记忆大师,也无非是使用图像记忆——像照相机那样快门记下东西,或是用记忆宫殿——把要记住的物体与记忆宫殿联系起来。

1) 图像记忆

为了记忆某个数字、物体或公式,首先你头脑要已经有一个、或创造一个栩栩如生的图像——越夸张越好,能充分调动五官更好。比如,你要记忆牛顿第二定律(力f和质量m、加速度a的关系)

f = ma

你可以用一只飞行的骡子来记忆。f代表飞行(fly),m是骡子(mule),a就看你个人喜好啦。一头会飞的骡子冲过来了啊啊啊啊啊(a)。

骡子

通过调动更多的感官,建立更多的神经挂钩(neural hook),你更容易记住。比如,除了看见骡子,你还可以尝试闻它的味道,听它的叫声,感受风吹过它的感觉……场景越滑稽越好!想象的场景中,画面越清晰越丰满,意味者挂钩越结实和越多,挂在上面的想法也就越牢固和越多。

神经挂钩

2) 记忆宫殿

记忆一个你熟悉的场景,或直接想象一个空间——有门、卧室、客厅、厨房、厕所,还有些常见的装饰和家具,你要对这些空间和物体很熟悉,并且想象你在这些空间中,按照顺序走一遍。如下图所示:

假如你要记一个清单、一个讲稿、一连串物体,则把它们分解为一个个单元,放在这些空间中和物体中,想象你看到它们,它们甚至动起来、有声音、有味道、它们是有生命的,越生动有趣、荒唐怪诞越好!

详细介绍,可以参考知乎中关于记忆宫殿[2]的问答。

3)类比

类比能够帮助理解和记忆,是因为大脑中已经存在了旧的神经模式,将旧的与相似的新组块建立联系,则新组块对应的新神经模式很容易建立起来。

比如,当年发现苯环的结构后,一家科学杂志给出了苯环的形象表达——六只猴子手拉手,尾巴拉尾巴。值得注意的是,手拉手是单键,而尾巴拉尾巴是双键。

4. 请你停下回忆

这一部分说了什么内容?重要的论点是什么?用了什么类比帮助你理解呢?你有对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有了具象化的理解吗,可以向朋友转述一遍吗?

5. 请你试一试

你最近碰到哪个困难的概念(比如最近大热的区块链、比特币、ICO),能否上网或自己找到一个类比,去描述这个概念,并试着向小孩或老人复述一遍。可以参看这个关于比特币的解释![3]

三、拖延症僵尸

1. 为什么

去探究为什么会有拖延症,我们得了解什么是习惯。习惯是经过不断重复行为或思考后形成的脑神经模式。习惯的存在,是为了为了节省大脑的能量。既然要经常用,那就节省思考的开销吧!像用光盘刻录了一首歌,每次想听就直接播放就好——不需要每次都请歌手来唱歌,多省钱啊。也就是说,习惯是多快好省的,这像不像一个不会思考的、蠢蠢的,每此只能有一个行为、一种情绪的僵尸呢?

自然地,习惯有好坏之分,而拖延症就是我们深恶厌绝的坏习惯。我们来看看拖延症这个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吧!1)刚开始,僵尸用发散思维,看到手头的“棘手”的任务,感觉好糟糕;2)于是就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让开心的事情上——刷微信,看视频,玩游戏。3)它很快乐很满足,这些快乐是暂时的。

关于我们为什么会拖延,我还看过另一篇更棒的类比解释,实在风趣形象又扎心——决策者、及时享乐猴和吓死人怪物[4]。一个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的故事。

2. 是什么?

习惯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习惯就像让一只蠢僵尸过桥。僵尸看到指路牌——暗示,则蠢蠢欲动,要过桥;桥——通路则是已经形成的习惯,路好走就走得顺畅,路还没修好破破烂烂,容易把僵尸吓得往回跑;桥的对面有奖励,所以僵尸要过桥;最后,还得让僵尸相信,它过了桥后,最终是能拿到奖励的——信念

1)暗示。不要让僵尸走旧路,要么不让它看到这条旧路的指示牌,要么干脆为新路新建一个指示牌。这个是最需要意志力、最难的一部分,更详细的方法可以参看《The Willpower Instinct》[5](《自控力》)。

2)通路。旧路是很难被拆除的,它可能永远在那了。但你可以建新路,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很难。你要为新路的工程做好项目规划——也就是说,做好计划

3)奖励。僵尸很蠢,活着就是为了最快得到奖励,你难以抹杀它对奖励的狂热,你只能使用“连哄带骗”的策略——哄,告诉它我可以满足你,但是要迟一点点,比如5分钟,然后慢慢增加;骗,告诉它,想象你们未来共同美好的愿景,以后会有更好的奖励,越具体越好!

4)信念。治疗你拖延症的最重要部分是,你要相信你可以做到。治疗拖延症只是手段,你的目的是达成你想要的目标。为什么我们总在拖还是不拖上决策失败?因为在以下公式中:

预估决策/行动带来价值 = 预估成功的概率 * 预估成功带来的价值

一方面,我们头脑中的决策者可能总是低估做正事中成功的概率和成功带来的价值,于是易于做出不坚定的决策;另一方面,即使清醒的决策者意识到做正事带来的巨大价值,但考虑到时间维度的时候,及时行乐的僵尸总是对未来的价值打上很大的折扣,于是它硬要拉着决策者一起做短平快的乐事。

对此,你可以像第3)那样,用“骗术”,不断形象化想象和描绘未来的好处,写下来,画下来,放在身边,经常回顾;还可以用相反的侧路,描绘不做正事,未来的可怕景象,这样会提前召唤出你的“吓死人怪兽”——deadline,我们能够在deadline前一晚变得战斗力十足,就是因为有个“吓死人怪兽”督促你干活;此外,你可以跟着满是行动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同侪压力和相互鼓励之下,你可以用最小的意志力,大幅提高行动力。

3. 怎么办?

具体怎么针对拖延症做计划呢?这个话题是个大坑……以下简单列出要点:

1)记录。记录拖延的暗示是什么,包括人、情绪、前一个事件、地点、时间[6]。这需要慢慢记录,在《自控力》一书中,作者让读者体验做十周的科学家——一周做1个实验记录和1个练习,这实在急不来。你只有通过发现有哪些坑等着你,才有可能避开它们;你只有知道如何会失败,才有更可能成功。

2)周计划。先抛开年度计划、月度计划高阶玩法,先从周计划开始。周计划让我们能往后退一步,站在稍微大一点的视角(big picture),审视我们要做的任务,防止最后一秒做决定。比如,为下一周写下10~20件代办任务;再用重要紧急四象限为任务进行分类[7],为任务分配优先级——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并考虑时间维度。人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

3)日计划。从周计划中,挑选5~7件事情;遵从SMART原则,特别是要把目标细化为最小可执行任务;遵从只有三件要事(Rule of Three)的原则;加入奖励时间(对僵尸连哄带骗);写反思日志,这个必要步骤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8]。

4)情绪管理。只介绍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及时行乐猴要拽着你跑——这种汹涌彭拜的情绪像大浪拍打过来;你要做的不是抗拒它——和大海做对就是作死;而是感受它、观察它,就像站在滑板上,顺势冲浪!闭上眼睛(真的是闭上眼睛),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冲浪的感觉是不是很棒?还有,不用担心,大浪终将会退去。

除了平时大浪来时玩冲浪,你最好在冲浪前就锻炼好体魄——提高感知情绪的能力[9]。情绪来了和知道情绪来了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很生气”的区别。对此,每天定期做15分钟的呼吸冥想就是个简单可行的方法。

5)执行管理。有时候做A任务太high了停不下来,但耽误了B和C任务;有时候奖励自己一段休息时间,刷手机看美剧完全停不下来;有时候干活的时候,其实在发呆,或错过了做任务的时间……怎么办?提一个最近我在用的超棒的方法!设置计时器或闹钟——防止过度工作,防止休息过长,防止磨洋工。对于防止磨洋工,比如,2个小时的工作任务,可以设置8个15分钟的计时器——把一个2小时后的deadline切割为8个小deadline,就像2年后要提交毕业论文,被分割为8个阶段的答辩,这会调出你内心的”吓死人怪兽“,督促你赶紧工作。想象一下,离高考答题结束时间,还有15分钟的心情?

这实际是自定义版、衍生版的番茄工作法[^tomato],用电脑上的计时器即可,弹窗提醒。

还有很多注意事项和小工具 ,但篇幅有限,不一一列举了,先挖个大坑。

4. 请你停下回忆

这一部分说了什么内容?重要的论点是什么?习惯有哪几个组成部分?可以用形象的类比向朋友转述一遍吗?

5. 请你试一试

今晚就给自己做个周计划,然后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给明天做个计划。

四、彩蛋 | 三种强化理解和记忆的超级胶水

1. 类比的魔法 | 神来之笔的洞见

除了之前提到类比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它还有更强大的魔力——洞见力和迁移力[10]。一个数学、物理等方程式,其实像一首诗那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生命。如果你第一次看到一条方程式,没人教过你如何去寻找符号所代表的生命,那么那几行符号对你来说只是一片死寂。而当你开始去了解和找到隐藏的内容,它的内涵才开始跳跃和流动,最后如同获得生命一般呈现于你

“What, after all, is mathematics but the poetry of the mind, and what is poetry but the mathematics of the heart?”—David Eugene Smith, American mathematician and educator毕竟,只有数学是理性的诗歌,而诗是心灵的数学 ——戴维·尤金·史密斯,美国数学家和教育家

用拟人、拟物的手法,让晦涩的原理和方程生动起来,在你的大脑中,自导自演,像一场舞台剧那样富有生命力!

在反复锻炼使用的类比的过程中,你也更容易获得迁移力——把旧知识应用到新背景中。于是,你不需要疲于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而是轻松地让旧知识作为新种子,最终枝繁叶茂。

2. 增强组块 | 回忆与练习

如果有个知识很晦涩难懂,那你需要下大功夫了——七个步骤建立牢固的组块,让你的知识更扎实。我把它称为七步诗

1)在纸上完整地把题目解一遍。要有对应的答案,但不要看答案直到你真的非看不可。在解决过程中,不要作弊、跳过某些步骤,或想着“好啦,可以了没问题了,不需要继续了”。

2)再做一次,注意关键的步骤。再做一次,看起来十分奇怪,但你要记住,你永远不可能用吉他弹奏一首歌,如果你只弹过一次;或者去健身,只举一次哑铃。

3)休息。参见本文第一部分中两种思维的切换方法。

4)睡觉

5)再做一次。如果可以,最好第二天再做一次。你会发现做得很快,你的理解更深了,你甚至会觉得为什么之前会觉得那么难。此时,你可以简化一些步骤和计算,专注于对你来说最难的部分,而这就是所谓的“刻意练习”。这会很累人,但却是最有成果的学习。

6)解决新的问题。找另外一个用同样解决方法的新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你将为大脑强化已有的组块,也会建立背景(context)组块,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学习的结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怎么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这个问题中?

7)主动排练(Active Rehearsal)。在脑海中对关键问题进行回忆,当你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比如走去图书馆或做运动时、等巴士、坐车等等。这些主动重复将会强化你的组块,尤其是关键的部分。

3. 测试

测试其实就是一个稍大的练习,而练习就是一个迷你的测试。经常让自己做迷你测试,如同让一辆车不断走同一条路——这样道路上的车辙会更深,而不容易消散。因此,你的神经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

除了回忆和练习,还可以用费曼技巧——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朋友解释这个问题。当然,更简便的方法是写作,注意事项是:1)用自己的语言去写;2)不是自顾自地说,而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回答。小白可能会问哪三个问题?专家可能会问哪三个问题?最意思的地方是什么?

4. 请你停下回忆

七步诗,是哪七个学习步骤呢?

5. 请你试一试

用七步诗的方法,去学习一个你之前学过但忘记,但将来又用得上的知识。

五、小结 | 打开你思维的脑洞

1. 解锁你的潜能

诺贝尔物理得主理查德·费曼,在二战期间,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斯镇参与曼哈顿计划。尽管爱妻患病在医院治疗,当时没名气没权力的他没有特权去探望妻子。为了不让自己焦虑和抑郁,于是在一天工作后,他找别的”乐子“去转移注意力——学习如何成为保险箱开锁高手。这可是很难的技艺,他得培养开锁直觉,了解锁的内部结构,让自己发现密码的前几位后,迅速推断出后面的排列组合。

某天,他偶然知道一位专业锁匠受聘来到此处——这是以为真正在几秒内开锁的专家。身边有位大师,真实近水楼台!于是,费曼开始和他交朋友,想从他身上得出最深奥的解锁诀窍。最终,这宝贵的秘密真相大白了——锁匠的秘密是,唯有他才知道锁具制造商的默认设置。

了解了锁具的默认设置,锁匠才得以打开一些保险箱,因为它们的设置从制造出来后就没改过。人们总以为开锁像是施展了法术,但实际上,只要简单理解这装置是怎么从制造商那生产出来的,就真相大白了。

上帝为人类创造了精妙的大脑,如果你了解了大脑的默认设置,自然就更容易解锁你的潜能,打开思维的脑洞。

2. 矛盾的学习

《学习之道》这本书的中心主题,就是揭露学习的矛盾本质。集中注意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它也可能陷入定式思维,把你与答案挡开;坚持是关键,但也可能让我们身心疲惫,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中;记忆是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但它也可能让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类比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解新概念,但也可能让我们曲解了一个概念。

集体学习还是独自学习,先难后易还是先易后难,学具体应用的知识还是学底层抽象的知识,成功还是失败……最终,你会发现,把这些矛盾统一起来——寻找一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点,才是最佳选择。

3. 开箱即用

最后,给出10个开箱即用的行动!

1)心理对照2)把问题组块化3)用解释性语言向别人解释这个知识/问题4)自我测试/做练习5)回忆6)用多种方法解题7)休息8)间歇重复9)精力分配原则,先做难事10)集中注意力,避免干扰

是不是感觉这十个知识点挺有道理的?它们成为你的知识组块了吗?和你的知识版图产生关联了吗?它们可以怎么解释你过去的一些学习经历?它们可以怎么应用到你未来的学习当中?

观察到了吗,提与自己有关的问题,这就是“以我为主的学以致用”与“道理我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区别。

记不住?记不住,怎么可能做得到?你需要进行知识梳理。具体可参考高太爷的文章《终身学习?不懂这个方法就是白学》[11]。

4. 请你停下回忆

全文重要的论点是什么?用了什么类比帮助你理解呢?你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吗?

5. 请你试一试

试试构建一个记忆宫殿,把这篇文章的重点都放进里面吧!可能是这样的,你打开大门,看到拖延症僵尸在玩拼图;你走过去,它把你的记忆脑袋吃了;你看到拼图上是汽车的全景图,你顺手把细节补上了……来,开始你的表演!解锁你的大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