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行业聚会,我认清了职场人脉的真相

 blackhappy 2019-06-18

作者 / 一格一界


01

上个月,业内同行聚餐,十几个人在一家酒店的包间相谈甚欢。

席间,一位不太熟的同行C上来跟我聊天,要加我微信,顺便介绍自己来自哪家公司,刚刚担任什么职位,以后多多合作之类的。

我加了他的微信,并顺便看了看他的朋友圈。一看吓一跳,这小伙儿人脉挺广的,朋友圈不是跟各同行大老板的合影,就是参加行业高端峰会,有好几位跟他合影的大Boss是跟我公司CEO是一个级别的。

酒过三巡,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畅谈起来。

只听C滔滔不绝。

上周参加了行业内论坛,认识了某某某,跟他聊得挺开心。

在朋友的饭局上,认识了谁谁谁,加了他微信,别人要跟他谈合作。

参加了高尔夫球会,和某某某一起打高尔夫,并评价别人的高球水平一般般。

参加了朋友的牌局,跟谁谁谁一起打麻将。

C仪表堂堂,口才很好,惹得席间一群人跟他称兄道弟。

但C口中的谁谁谁和某某某,刚好有几位我认识,C所说的那位打高球的朋友,据我所知,从来不打高球。而那位打牌的朋友,从来不打麻将,只打桥牌。

不过,酒桌上的话,大家也未必当真,我也无须多说。

02

现实中,这种人不少,有的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故意拔高自己的身价,获得周围的恭维和赞美,有可能对拿到生意,拿到投资,赢得优势有所帮助。

毕竟在中国,人脉背书是非常重要的实力和筹码。

多少人为了人脉,攀人情,混酒局,跑圈子,攒下一堆堆名片,加了一堆微信,以为吃了一顿饭就是故交,加了微信就是好友。

殊不知,你把别人当人脉,别人却把你当微信陌生人。

在职场多年,比起人脉背书,我更清楚一个道理就是,你自己说自己多么多么厉害,不如听听熟悉的人对你的一句评价。你自称认识多少人,不如看看多少人认识你。

后来,在一次行业展会上,我见到了C口中所说的几位谁谁谁,也是几位同行大boss,顺便提到C。

结果有两位根本记不起C这号人物,有两位说见过一面,但是不熟。有一位说合作过一次,只记得C话比较多。

他们的话让我不禁想起了多年前那位央视主持人,口头禅就是,我跟基辛格是多年好友,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是我的好友,我跟陆克文私交甚好,并且受邀去他的私邸聚餐等。

如今此类人很多,我们无法一一细说这样做是好是坏,毕竟这是个人做事方式和职业途径的喜好而已,外界对这些人的评价毁誉参半

03

几年前,我跟随我当时的上司一同去参加行业内的一次峰会,见到了很多业内驰名的专业人士,当时还是小员工的我交换了一大堆名片,也跟着领导一起跟他们寒暄。

我以为我跟着他们一起见过面,聊过天,就长了见识,认识了不少大咖,自己也跟着本领见长了。

一年后,因业务需要,我去拜访其中的一位老板,我以为我们已经见过面,谈起业务应该比较轻松,毕竟是认识的人。

谁知道,在他的办公室,聊起一年前的那场见面,他尴尬而不失礼貌地表示记得记得,但却张冠李戴,把我认成了另外一个人。

我能理解,我当时是小员工一个,那天人又很多,他不可能记住那么多人。但是,他对我当时的上司却记得清清楚楚,并询问她近况如何?

由此可见,并不是他记性不好,认错人,而是他只会记住跟他同咖位的人,或者是只会记住有价值,将来有可能会有同级别合作的人。

至于当时的我,他选择性忽略了,因为当时的我身上没有价值,没有可供交换的商业筹码,也不在他的人脉搭建范围之内。

04

事后,我就在思考,在职场,认识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谁

你是谁?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具体浓缩成的内容就是,你来自哪家公司?你是什么职位?你具体负责什么工作?你有多少话语权?

你的身份地位,你的职责和话语权,是你身上的标签,决定了你的价值高低,决定了多少人认识你,也决定了你的人脉圈子。

几年后,我的上司调走了,我也成了公司的主力军,代表公司参加大大小小的展会,峰会,论坛,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想认识我的人也越来越多。

每次业内的聚会下来,我都会收到各式各样的名片,各种title都有,事后还有各种电话打来邀约吃饭,谈合作等。

当年那位选择性忽略我的老总,我们在一次业内酒会上又再次相聚,不同的是,他主动找来跟我碰杯,还要加我微信,我仍尊称他为前辈。

05

职场如同社会,很残酷也很现实。有句俗话讲,三观不同,无需强求。放在职场,就是身份地位不同,无须强求。

很多职场人,为了所谓的经营人脉,费力费心去讨好各种地位高的人,去混各种饭局牌桌,去参加一场又一场废话连篇的聚会,以为从此就眼界宽阔,见多识广,以为自己前面有道路千万条,身后有高人背书。

殊不知,你以为的人脉经营,当你是小员工是尘埃的时候,除了浪费时间,用处不大。

当你强大了,有力量了,别人才能看见你,你身上有别人认可的东西,这时你的人脉经营才有价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

这世上,任何试图通过仰望,讨好,巴结得来的关系,通常脆弱无比,随时都能随着人的心态和情绪的变化分崩离析。

而人脉,又是种种人物关系里最微妙,最难以把握的关系之一,它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价值互换,而价值互换的基础就是贴在你身上的人脉标签,也就是你是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