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髋关节错误动作分析 (一)做动作时着力点不当或过度集中 易筋经十二式动作的特殊下肢形态,能够有效地促进关节应力。所谓关节应力,就是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相等且相反的反作用力。肌肉收缩和重力产生相对的力并且相遇在关节的表面,就被称作关节应力。很重要的是将关节所受到的力尽可能大地扩散到关节的表面。关节吻合是指关节表面的相互适合,当关节的表面完美地相互适合就是吻合。在不吻合状态下的运动会使压力集中在很小的表面区域,很大的力量集中在很小的关节软骨上,造成它的损伤,甚至产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要避免这种运动损伤,一方面要利用每个关节能够提供的最大活动区域,另一方面对关节的保护是让它们在本身结构的有限范围内运动。所以,依照动作要领,在习练初期做到动作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潜意识下的运动功能性障碍 例如:摘星换斗势、九鬼拔马刀势、青龙探爪势这一组动作在习练时,就要注意屈膝下蹲时身体重心切勿移至身体的一侧,要保持髋关节的中正形态,才能有唤醒髂腰肌群的锻炼效果。常见错误动作为屈膝下蹲时,重心偏移;身体前俯动作幅度过大,重心不稳,双膝弯曲。倒拽九牛尾势、卧虎扑食势定势的下肢动作为前弓后蹬式,跨步的肢体形态使髂腰肌做离心收缩,闭链运动(指肢体远端固定,近端关节活动)使躯干弯曲,骨盆运动的适度前倾,可有效地增加腰椎的支持力度,强壮髂腰肌。常见的因为运动性功能障碍,所出现的错误动作是俯身时耸肩、含胸、重心不稳。说明腰部躯干出现稳定性不好或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以此造成了相应的错误动作形态。 (三)伸屈顺序不对,力量传递不当 例如:易筋经的打躬势和掉尾势,就要求体松心静,身体缓缓向前屈和起身,动作不宜过快,充分撑拉腰背部及臀大肌群,以此改善活动能力,强壮腰腿。常见的错误是身体前屈时,脊柱自颈向前拔伸、蜷曲顺序不对,上体无法蜷曲,缓慢地抬起。表现出的错误动作形态为颈部僵硬、直立起身。后展时,要从尾椎向上逐节伸展,常见错误动作是伸展不充分,腰部集中用力,不能使脊柱逐节传递力量使身体直立。
易筋经体式中的三盘落地势要求缓慢、有阶段性地屈膝下蹲,动作由微蹲——半蹲——全蹲的过程可有效检验臀部肌群的运动功能。下蹲时松腰、裹臀的动作要领可增强下肢髋部力量,以此缓解膝关节的压力。臀中肌的僵紧,会限制股骨在髋关节处运动范围改变。例如三盘落地势下蹲不符合要求,动作重心不稳,两膝关节过度内合或外展,上体前倾,下蹲不充分的错误动作。 易筋经十二式体式中青龙探爪势、打躬势、掉尾势、倒拽九牛尾势的常见错误多是股四头肌收缩或伸展不充分,造成支撑动作体位不稳定现象,其中更多原因为股四头肌活动受限。为此,习练者在习练时需按照动作要领规范动作,才能收到健身效果。 |
|
来自: 昵称63703230 > 《易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