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启你的身体机能—人体的两套能源系统

 王涵A 2019-06-19

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

在搞清楚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无氧运动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一个小的知识点——肌肉收缩所需的能源来自一种叫做ATP(腺嘌呤核甘三磷酸)的生化物质。我们知道,玩具走动需要电池,而我们的活动同样需要ATP的支持,它就像电池里的能源,可以随时取用,但是存量却有限,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生成新的ATP对身体进行充电,无氧性糖解系统(乳酸生成系统)就是生成ATP的一个途径。

所谓无氧性糖解,是指在无氧的状态下,把肝糖或葡萄糖分解成焦葡萄酸,再转变成乳酸的过程,每单位的葡萄糖被分解时可以产生2~3个ATP,听起来非常有限,不是吗?所以以跑400米为例,在开始起跑的40~50秒之间,就会用尽所有无氧系统所提供的ATP,所以我们称之为无氧运动。反复多次的无氧运动就会产生很多乳酸(别忘了,无氧系统又称为乳酸生成系统),这就是为什么剧烈运动之后,我们常常会感觉肌肉酸痛的原因。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无氧系统提供的ATP这么快就耗尽,那么后续动作的能源从哪里来?所以上帝他老人家又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有氧能源系统”,在肌肉细胞的粒腺体内,有许多“氧化性酵素”存在,靠这些酵素的作用,能把脂肪酸和焦葡糖酸进一步氧化分解,生出新的ATP。刚刚提到过,在无氧性的糖解酵素作用下,每单位葡萄糖只能产生2~3个ATP,可是在氧气充分供应下,几乎所有的焦葡萄酸都会进入粒腺体内,而不会被还原成乳酸。一旦进入粒腺体内,每单位葡萄糖可以产生36个ATP,一下子“鸟枪换炮”了吧!再以人体内最常见的一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为例,它在完全氧化分解之后,竟然能产生高达129个ATP!打个比方说,有氧系统就相当于木柴充分燃烧,化为灰烬,放出大量热能;而无氧系统则等于把木柴化成木炭,只能释放较少的能量

现在,你也许会想,既然有氧系统这门厉害,那么人体还要无氧系统干什么?别忘了,我们在前面强调过,无氧系统的ATP在任何时候就像备用电一样,可以随时紧急动用,但是有氧系统就需要时间来转换,在紧急状况之下是派不上用场的,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氧系统和无氧系统各司其职。还是以赛跑为例:百米赛跑由于速度太快,强度太大,人体内的糖分还来不及进入粒腺体内,有氧分解产生ATP,所以几乎所有能源供应都来自“无氧系统”,而长距离的赛跑,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有氧性能源,之后最后的冲刺才会动用无氧性能源。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快速全力,在一分钟以内的运动可以说是无氧运动,而速度不快,力道不强,时间拉长的运动,大部分是有氧运动。当然很多运动都是无氧、有氧交叉出现,比如空手道的对打,急速攻击时是无氧运动,等待时的游走或者跳动则是有氧运动。

最后要注意一点,有氧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消耗的不仅仅是脂肪,,还包括肌肉。研究发现,2小时中量的有氧锻炼可以耗尽体内的90%的白氨酸——对肌肉生长非常重要的一种氨基酸。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白氨酸水平可防止因锻炼过度引起的肌肉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