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江语文】诗歌鉴赏中考真题公益推送(26-50)

 gfergfer 2019-06-21

这是一个公益的语文教育教学平台,每周三免费进行推送真题。教育更需要奉献满满的经验和干货,你花5分钟就能全部获得了,如果这些真题帮助了您,不用感谢战江老师,希望您将此文转发出去,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更多真题请查看历史消息(累计31篇现代文阅读,50道诗歌鉴赏)!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5公益推送

诗歌鉴赏(26-50

201955日初中语文试卷

语文考试

姓名:____班级:___考号:_____

题号

评分


一、诗歌鉴赏(共50题;共458分)

26. ( 10分 ) 诗歌鉴赏。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明
(2)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考点】体味诗歌的遣词,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题中有引号,就标志着必须用原文的词语。再审题干“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就找到了词语“明”。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从诗中的“云意不知残照好”一句可知,诗人对夕阳的感情是喜爱、留恋的。做此类题也不难,主要抓诗中的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

27. ( 7分 ) 诗歌鉴赏。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________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___”一词。

(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1)黄昏(傍晚);醉

(2)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分析】(1)隐隐约约地看到夕阳西下,一半已隐身匿迹,另一半还悬挂在山头上,仿佛山口衔着半个夕阳似的。“乘醉”二字则告诉人们他当年是醉眼赏景的。正因为诗人是醉眼赏景。

(2)在翻译语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描写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一注意不要生硬翻译,二注意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三注意适当想象,四注意顺畅表达。

【点评】(1)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8. ( 10分 ) 诗歌鉴赏。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   

(2)请自选角度,赏析“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   

【答案】(1)“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别家乡,得不到亲人书信的时间已久,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神情。
(2)三、四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也可,意近即可)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这里“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别家乡,得不到亲人书信的时间已久,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神情。
(2)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同时从语言上抓住传神的字词;更要学会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角度来对诗词进行赏析。

29. ( 10分 ) 诗歌鉴赏。回答相关的问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诗歌描写哪两个季节的柳?各有什么情态?   

(2)诗歌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柳的不同情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春柳追逐东风,翩翩起舞;秋柳斜阳落照,蝉声衰鸣。
(2)对比。表现了诗人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的伤感之情。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小题1从诗句中欣赏内容。
(2)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小题2从手法上,去理解诗歌的主题。

30. ( 10分 ) 诗歌鉴赏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答案】(1)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
(2)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从窗外飘忽而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涟漪荡开,芦苇随之摇曳。 

【考点】体味诗歌的遣词,体味诗歌的意象,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仔细体会诗歌意境,在湖里寓居,说明作者喜爱大自然,“风恬月淡”“卧看”说明作者向往大自然,喜欢宁静的生活。(2)从动、静的角度,从描写景物远、近的角度分析即可。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从窗外飘忽而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涟漪荡开,芦苇随之摇曳。
【点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1. ( 10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宿牛群头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
【注】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⑴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作答时,先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再指明作者的情感。这里首先要注意“拙”应该是通假字,同“茁”,“茁壮”的意思,用来修饰“蘑菇”,写出蘑菇长得旺盛;“满”则写出蘑菇的多。由此可以看出,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蘑菇”,写出它的旺盛与多,从而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⑵从诗歌的一二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这里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丽之景,而三四两句则是写诗人从牧童那里买来蘑菇做晚饭,表现出诗人的安逸闲适之情。
故答案为:⑴“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⑵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
【点评】(1)本题考查重点词句在诗歌中的作用和品味关键字词的能力。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词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能力。要结合写作背景,抓住关键句去分析。

32. ( 10分 ) 诗歌鉴赏。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梅子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2)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从诗句中找出能反映初夏季节特征的景物。

(2)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从诗句中,体会诗歌的主题中心。

33. ( 10分 ) 古代诗歌鉴赏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的       、        的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凄清、迷蒙。

(2)对友人的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读诗要注意理解诗句关键字词的描写作用。本题要抓住诗句中“雨凄凄”和“楚入迷”来概括,理解其描写的内容以及表达环境的特点。简要概括。这类题如果是表述题,就要用评价语,点明方法,比如“形象生动”“真切”“逼真”“烘托”等。
(2)古诗中“景语皆情语”,从诗句描写的景物特点(形态、色调、气氛)来感知作者的情感,比如本诗中的“雨凄凄”“ 孤舟”即是关键性“景语”,再结合“逐客”和一个“怜”字理解作者的情感。

34. ( 10分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答案】(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考点】词,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理解诗句的意思,可知,语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我们可结合语境从这个角度分析。
(2)根据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中所写之景,所叙之事,尤其是“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一句可知,表达了词人爱国的情怀及无限的伤感。
【点评】
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具有这些特征的关键语句,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综合进行分析。如果诗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那就要抓住这些语句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揣摩。

35. ( 6分 ) 诗歌鉴赏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________    

(2)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2)①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小题1鉴赏诗歌手法,说出表现手法的效果。
(2)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小题2从诗歌内容理解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36. ( 7分 ) 诗歌鉴赏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②非吾土,维扬③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④。
[注释]:①旧游:指故交。②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③维扬:即扬州。④海西头:指扬州。   

(1)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 的情感,其中________ 联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2)从听觉角度描绘景物,融情于景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答案】(1)思念家乡(独客异乡的孤寂)、怀念旧友;第四联(尾联)
(2)示例一:作者通过山暝听猿啼,以猿啼的凄凉来烘托作者的愁情。
示例二:作者通过风鸣之声(风吹树叶飒飒作响),渲染萧索、凄凉的氛围,烘托作者的愁绪。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选择一景从听觉分析即可。诸如: “猿愁”“风鸣”等。

37. ( 10分 ) 诗歌鉴赏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

门外马嘶人起。
【注】 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②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休息之所。   

(1)该词精于炼字,请简要赏析“紧”字。   

(2)“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1)“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该字以动衬静,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突出了词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
(2)“门外马嘶人起”暗示了词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词人的无奈与怨愤之情。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动静相衬  

【解析】【分析】(1)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紧”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紧”字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紧”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答题模式:该字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马嘶人起”,指天亮又要出发了,暗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用门外的喧闹之景反衬门内之凄清,含蓄地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怨愤之情。
故答案为:(1)“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该字以动衬静,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突出了词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
(2)“门外马嘶人起”暗示了词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词人的无奈与怨愤之情。
【点评】(1)词语的赏析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入手;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中描述的画面、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哲理入手。具体技巧有:抓关键词;分析遣词造句;描述画面;体会意境;把握情感;领悟哲理;赏析写作手法等。
(2)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

38. ( 10分 ) 诗歌鉴赏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上阕开篇两句从那些方面写出海棠花的特点。

(2)全词情感丰富,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形态(姿态);颜色

(2)①诗人爱花惜花之情感。词的上片通过“轻”、“小”、“巧”等予以表现花的可爱,下片表达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②诗人借花伤己,表达了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报国无门、功名难就的愤懑。

【考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上阕开篇两句从形态(姿态);颜色两方面写出海棠花的特点。上句写花之态,从花瓣儿着墨,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句写花之色从整个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个小,所以在写花之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轻”字。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为下句“百种千般巧”伏笔。而“片片”又见花瓣儿之多,“点点”又见花朵儿之密,为下片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2)①诗人爱花惜花之情感。词的上片通过“轻”、“小”、“巧”等予以表现花的可爱,下片表达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②诗人借花伤己,表达了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报国无门、功名难就的愤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9. ( 10分 ) 诗歌鉴赏。
浣溪沙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泡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ăo)茸蒿笋:蓼茸,蓼菜嫩芽。蒿,茼蒿。笋,竹笋。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上阙中,         和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烟(淡烟)   柳(疏柳)

(2)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解答时,要先熟悉诗词的内容,然后根据上阕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妩媚”寻找相关的景物。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的背景,抓住关键词“有味”“清欢”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点评】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上阕,诗人用素描的手法,给我们描画出一幅淡雅的富于动感的水墨画似的景色: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俪向前。下阕,抒发诗人游南山的感受: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茼蒿竹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带有哲理性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给人无尽的思索玩味。何谓“清欢”?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走进山林,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这就是“清欢”。“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无可否认,苏轼的“清欢”论有一定的局限性,隐含着他经受险恶仕途官宦之后,产生的一种隐退的消极思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40. ( 10分 ) 诗歌鉴赏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①
纸屏②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注释】①蔡确: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②纸屏:纸糊的屏风。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2)你从第三句中的“独笑”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情?   

【答案】(1)诗人躺在纸糊的屏风遮挡的竹方床上,头枕着石枕,翻看着诗书,感到有些困倦,随手把书一丢,渐渐进入了梦乡。
(2)作者贬官后的闲适安逸的心情。(答出“豁达、洒脱”之意也可)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根据诗句中所写的内容,把诗人的动作行为的情态描述出来,可在翻译的基础上添加形容中加以描绘。
(2)概括注释了解诗人生活环境,再结合诗歌中所表现的诗人生活情态来理解诗人的心情。
【点评】(1)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1. ( 5分 ) 诗歌鉴赏(一)念昔游三首(其一)
[唐]杜牧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注释】①念昔游:诗人追忆曾经在江南十年的游历而写的组诗。②绳检:官场的约束。③酬:劝酒。
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游历江南的悠闲,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浪迹江南的的落寞之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诗句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1:我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游历江南的悠闲。诗人说自己十年间没有官场的约束,感觉飘然而不受拘束,两个“自”字,充分体现诗人自斟自饮,自得其乐的悠闲。
示例2:我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游历江南的悠闲。作者没有官场的束缚,“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写出诗人寄情山水,徜徉在爽朗的秋山、连绵的春雨中、江南众多的寺院中,可见潇洒、悠闲。
示例3:我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浪迹江南的的落寞之感。“十载”暗示出飘泊江南时日之久,“自献自为酬”一句两个“自”字,写出了诗人自己为自己劝酒的孤独,所以虽说“飘然绳检外”,看似潇洒自得,实则透是一种浪迹江南的落寞。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这首诗大约作于开成三年(838),为追忆往年游历之作。这是第一首,写自己的江南游踪,并寄予了自己怀才不遇、百无聊赖的抑郁之情。全诗突出“自”和“闲”两字。诗人自负才华而不为时人所重,只能孤芳自赏、借酒浇愁,闲处无聊而只能放情山水,吟诗遣兴。十年浪迹江南期间,诗人不受拘束,逍遥自得。这样固然潇洒,却也可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无论是惊世骇俗之举、狂放言论,还是默默无闻,都不被世人重视,激发不出任何反响。所以,他只能怀着自得其乐的心情,自斟自饮,独往独来。在貌似潇洒自得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孤愤和不合时宜的心。后两句写自己在江南各处的游历、吟咏。面对如画秋山和绵绵春雨这样典型的江南景色,诗人所能做到的,就是“闲吟”,而且一“闲”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他的足迹遍布了江南各个寺院。诗人到处游山玩水,表面看似悠然自在,内心却十分苦闷。“倚遍江南寺寺楼”的滋味对他来说主要是失意和惆怅,而不是悠闲自得。越是说自己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而且年复一年,无处不去,就愈表现出他的百无聊赖和无可奈何。
【点评】品析诗歌,可抓住诗歌的重要词句、具体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品析。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抓住诗歌的重要词句、具体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品味分析。本题答案不唯一,联系诗歌主题,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感悟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42. ( 6分 ) 诗词鉴赏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________ ”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传神,写活了诗歌的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答案】(1)镜中看
(2)示例: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摆动鳍尾啪啪蹦跳。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哪个词即可。
(2)本题考查描写画面的能力。描绘画面时要抓住具体的”意象“即可。

43. ( 10分 ) 古诗鉴赏:
  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明媚

(2)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对诗句所写景物可逐词分析,找出所有景物:绿树、山鸟、晴风、落花。对于景色特点要看诗句整体意境。“绿树交加山鸟啼”描写的景物有动有静,有视觉有听觉;“晴风荡漾落花飞。”从晴朗的天气,荡漾的春风,可看到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春天图景,再加上落花纷飞的点缀,更增加了春日图景的亮丽色彩。可概括为明媚的特点

(2)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看似写景,实是抒情,太守为什么会醉?是因为“鸟歌花舞”原来是被春日的美景所陶醉,作者所怕的是一朝酒醒春天就已经不在了,因而更珍惜眼前之景。流露出的是对春天的珍惜,热爱。再深一层想,热爱春天不就是热爱生活么?这正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希望这样美好的日子更长久些。

【点评】(1)回答这类问题要对所给诗句认真分析,逐字排查,才能找出所有景物。对景色特点可分析诗句的意境,从诗句表现的画面色彩去分析。

(2)回答这类题要精读诗句,从诗句的字里行间分析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还要从诗歌整
体营造的意境看作者的表达意图是什么。当然,如果能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会更有利于理解作者思想。综合所有因素,得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4. ( 10分 ) (2016·长沙)诗歌鉴赏。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  ,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  ,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意象:暮霭、芦苇、田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的志趣。

(2)“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考点】体味诗歌的遣词,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所谓“物象”就是指诗中所写到的景物。陆游《卜算子·咏梅》是所学篇目,第二问很容易回答。

【点评】本题为炼字型的鉴赏题,答题时首先解释该字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句子再现有关画面,最后分析运用该字在表达上的效果及体现的情感。

45. ( 7分 ) 古诗词鉴赏,完成下列小题。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今浙江市名,在金华市东北,因境内有兰溪而得名。②棹歌: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有《棹歌行》,指渔民的船歌。   

(1)通读全诗,一个“________”字,运用了________手法,并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   

(2)全诗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你从诗人笔下读出了什么样的景和什么样的情?   

【答案】(1)镜;比喻
(2)充满生机的兰溪山水,喜获丰收的渔民的欢快之情。 

【考点】体味诗歌的意象,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整体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作答。“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一个“镜”字描写出了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
(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喜获丰收的欢乐之情。
故答案为:(1)镜;比喻
(2)充满生机的兰溪山水,喜获丰收的渔民的欢快之情。【点评】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46. ( 9分 ) 古诗鉴赏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________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形状;习性;声音 

(2)托物言志 

(3)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解析】【分析】(1)从诗句中总结蝉的特点。

(2)了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理解每种手法的意义与作用。
(3)结合诗句,理解主题,启示只要观点正确,表述流畅即可。

47. ( 10分 ) 古诗鉴赏
 观游鱼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游鱼,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钓。

(1)诗歌的一、二两句表现了作者观鱼           的心情。

(2)在诗歌的后两句中,表现喜欢鱼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是      、     。

【答案】(1)悠闲、怡然自得

(2)施食,垂钓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抓住诗句中“闲步”一词即可作答。
(2)抓住诗句中“食”“垂钓”两词即可作答。

48. ( 10分 ) 古诗鉴赏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高低”二字与诗中的哪个词语相照应?   

(2)这首诗运用对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随意。
(2)表现了诗人渴望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根据上下句的理解找出相关词语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的主旨,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即可。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49. ( 15分 ) 古诗鉴赏。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诗中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品味“不知秋思落谁家”句中“落”字的妙处。   

【答案】(1)清冷。
(2)离别之情(思乡之念、思聚之情)。
(3)“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本诗写到了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等景物,描绘了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为全诗抒情营造了浓厚氛围。
(2)一、二句为全诗抒情营造了浓厚氛围。诗歌后两句意为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根据本诗景物描写和“秋思”这一提示词,可知表达的是诗人的离别思念之情。诗人不说自己的思念,而是以疑问语气问“落谁家”,含蓄深沉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3)本题是典型的炼字题,要回答”落“字的妙处,要围绕”落“字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表现诗人秋思洒落的动态感、抒发诗人情感等角度解答。
答案:(1)清冷。(2)离别之情(思乡之念、思聚之情)。(3)“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鉴赏。《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疑问句作结,是近体诗常见的创作手法,更能含蓄深刻地表情达意。
【附参考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50. ( 7分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上
[宋]董颖
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1)前两句诗写出了“水”“天”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中暗示了诗人将远行,伤别离。你从哪一句中读出这一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空阔(宽阔、高远);澄澈(明净)
(2)示例一:第二句。写飞翔的白鸥成双成对,暗示诗人与亲人别离的形单影只。
示例二:第三句。中国古诗写柳多与离别有关,诗人抚弄沙边柳,正是即将远行之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的表现。
示例三:第四句。说等待柳条成荫时系住垂钓的扁舟,从此不再漂泊,表现眼下正有离别之愁。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做此题要赏析诗句,“万顷沧海”可见水的空阔;作者把天空比作“镜天”,可见天空的澄澈明净。
(2)“双鸥”与自己的形只影单形成对比,暗示了自己将与家人分离;古人折柳送别,咏柳赋别,柳和留是谐音,古人用这个来表示依依惜别的情谊,“摩挲数尺沙边柳”,作者以抚弄沙边柳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系钓舟”表达了诗人对和家人一起过安定的生活的向往,却恰恰暗示了即将远行。
答案:(1)空阔(宽阔、高远)   澄澈(明净)(2)示例一:第二句。写飞翔的白鸥成双成对,暗示诗人与亲人别离的形单影只。示例二:第三句。中国古诗写柳多与离别有关,诗人抚弄沙边柳,正是即将远行之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的表现。示例三:第四句。说等待柳条成荫时系住垂钓的扁舟,从此不再漂泊,表现眼下正有离别之愁。
【点评】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作者写天,写水,写鸥,写柳,由远及近,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也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江上》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
【附参考译文】
       秋天青色的江水碧波万顷,澄澈明净的天空如同一面镜子,两只白鸥如飞雪般忽高忽低的飞舞,我抚摸着岸边仅数尺高的小柳树,期盼盼你快快长大,等到你枝条成荫的时候能够系住我垂钓的扁舟。
赏析:
       作者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因此他的一生很可能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上句点明季节,下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对柳树长大的期盼和等待;同时,千百年来在诗人们的笔下,“柳”总与“别”相关,诗人在这里却不落窠臼,另翻新意,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系钓舟”),运思既妙,立意也高,字面上并不曾诉说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而读者却能心领神会。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