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视觉化怎么办?(1)—“隐喻”手法与认知负荷理论

 zgj1978 2019-06-22

在我的研究中,微课与面授讲课最大的不同点是:微课需要在讲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媒体设计”的环节,而媒体设计的核心是“视觉化表达”与“情境营造”。这在本公众号中有很多推文都在论述,可能大家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吧!

不过,当我们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而又难以用视觉化的方式来呈现时,那又该怎么办呢?

那我们就来回顾一下,看看如下这些推文都是怎么处理的?


  • 这些文章之所以能够把比较艰深、抽象的通信工程、心理学、经济学概念写得相当通俗、易懂、有趣,其实都是采用了一种表达手法——隐喻。

“隐喻”(Metaphor),就是“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出现喻词。按道理来说,比喻肯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似乎有些小儿科。但是真正精到的隐喻,就会给人带来“一针见血”、“直指本质”的感受。比如:

  • 汉语表示卖弄本领,多此一举时,用“班门弄斧”这一成语来表达,在英语中则用“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来表示。

“隐喻”对于知识的易理解性非常非常重要。善用隐喻的老师,总是更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运用更加灵活。

隐喻对于学习的作用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就需要理解两个互相关联的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图式理论,这在前面的推文重磅: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微课设计与翻转教学中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本期推文,我们就来细细地研讨一下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

大脑在一段时间内的认知负荷是一定的,超出负荷后,大脑就停工了。

学习陌生的知识时,认知负荷是比较重的——离学习者生活越远、越陌生、越复杂、越抽象的知识越是如此。

也许我们还记得新学开车时的感受:

上车就浑身紧张,两眼发直,身体僵硬。打方向盘就忘打灯,踩刹车、换档就容易忘离合器,好不容易都记起来了又忽略了路况.,看到红灯突然亮了一踩刹车就人仰马翻、发动机熄火。。。

这就是因为大脑在处理这些陌生的事件时,需要投入大量的知识脑力来感知、思考和处理,认知负荷一下子升到很高,只能照顾到当前大脑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比如刹车),难以再处理其它事件(比如导致发动机熄火)。

学习也是如此。一个学习者在遇到一个陌生的知识时——尤其当它比较复杂或深奥时,需要投入很大的脑力试图去建立“理解”。当大脑进入深度思考状态时,如果此时正好是老师上课时在讲解,那么老师后面所说的话,学习者就难以进行处理——只能听到、但无法思考和理解,也不容易记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听老师讲课而引起的深度加工过程,就不如自己看书那么自如——可以随时停下来,仔细思考,而不影响对后面内容的学习;也不如微课,可以随时暂停,也可以在需要时从头再看N遍。

当然,老师讲解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但它主要体现在“启发”学习者的思考方面,并给学习者的思考提供方向和素材。而学习者真正要吸收、内化,还是得有赖于其大脑内部的深度思考。正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学习陌生知识时,大脑的负荷往往是很重的。

那么,如何降低这种认知负荷呢?这就需要弄清楚所谓的“理解”、“思考”究竟是怎样的过程?我们下期再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