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谷物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莲花盛会 2019-06-22

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太祖朱元璋就曾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训,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但随后由于国家领土的扩张与生产力的进步,粮食的产量也随之增加,储藏粮食的技术也逐渐发展成熟,从早先的粮窖逐渐发展成为大型粮仓与粮仓城。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谷物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含嘉仓遗址

但若要说起古代粮仓囤粮的顶峰,就不得不说起隋炀帝杨广了,杨广即位后便下令广设仓库、大力囤粮,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含嘉仓了。含嘉仓始建于公元605年,修建工程十分浩大,顶峰时曾动用数万人左右,历时十多年才得以完成。

含嘉仓位于隋朝都城洛阳内,这样的选址,不仅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还囤积了整个洛阳东部的粮食,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此外,含嘉仓还在唐朝时经历了多次扩建,最终成为了一个总面积高达43万平方米的“粮仓城”!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谷物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据相关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全国粮仓储量总数约为1266万石,但仅含嘉仓一处就储藏有583万石,占了将近50%之多,自此,含嘉仓又被逐渐称为唐代“天下第一粮仓。”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南宋政权的衰微,使都城被迫迁至临安,从此位于洛阳城内的含嘉仓便被逐渐弃用了。

20世纪60年代末,含嘉仓遗址被意外发现,随后专家便组织考古人员,准备入内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专家根据前后多次对含嘉仓的考古钻探,确定含嘉仓内呈网状排列的仓窖共有287座!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谷物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含嘉仓160号仓窖

其中,含嘉仓160号仓窖内还保存有一部分粮食,只是色泽略显泛黄,而令考古人员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把这些谷物取出后,第三天竟奇迹般的发了芽!惊讶之余,专家又将这颗发了芽的送往洛阳农科所培养,不出所料的,这些在地下埋藏了千年之久的种子,竟神奇般的成长结穗,与正常新鲜的谷物一般无二!随后专家又对160号仓窖中的其他谷物进行化验,发现窖中谷物仍具有50.7%的有机物!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谷物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在农科所成功发芽的谷物

专家兴奋之余,也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但究竟是什么使仓窖内的种子依旧保存完好,甚至千年之后仍然可以种植这个问题,终于在考古学家与地理学家共同研究下,含嘉仓“储量千年而不腐”这个谜底被揭开了。

首先,含嘉仓的选址十分科学,含嘉仓所处的位置是洛阳城内陆势较高的地方,地势高土质就较为干燥,地下水位也比它处要低许多,因此不容易收到湿气的侵袭而导致发霉。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谷物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仓窖复原示意图

其二就是含嘉仓独特的建仓方法,据史家珍教授说道:修建含嘉仓仓窖时,工人们首先会把挖好的仓窖用火烘干四周的土层,使其变得干燥且不易二度进水潮湿,然后在仓窖底部先铺上一层草木灰后再放置木板。之后在放置粮食时并没有一次性全部倒入,而是在两层草席之间用谷穗作为分割层,这样既保证了不会出现“一粒米坏一锅粥”的情况,也防止了过厚的稻谷层发热的情况。

河南洛阳发现隋唐粮仓,仓内谷物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仓窖内部示意图

此外,当仓窖被封土封存后,人们还会在仓窖封土上方种上一颗小树苗,如果仓窖内的粮食发热或者发芽,小树苗就会随之泛黄。而正是在这环环相扣的设计与保护之下,在成就了含嘉仓“储粮千年而不腐”的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