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世绘中的另类,孤独的安藤广重

 zzm1008图书馆 2019-06-23
2019-06-20
关注
安藤广重的作品是浮世绘中的另类,或者说是朝着浮世绘相反方向行走的。我们本想以享乐的方式来打发空虚,却在享乐过后陷入更为虚无的深渊。

《东海道五十三驿画集,日本桥,朝之景》保永堂手拓版

1797年,安藤广重出生,彼时,日本的江户时代已经走过了近200年,而浮世绘就产生于这一时代。浮世绘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不断突破当时世界绘画技法和印刷技术的局限,生动地描绘和记录下江户时期日本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反映着与封建势力对立的新兴阶层的成长,并代表其需求和品位,它暗合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洗马》 大熊整美堂影印

安藤广重是风景绘的重要开创者。广重入歌川丰广门下学艺,从师17年。后来,依照当时浮世绘界师徒艺名的传承传统,歌川丰广分别用自己画号中的“广”字与安藤广重本名“重右卫门”中的“重”字,将他命名为广重,因其源于哥川派,所以也称歌川广重。此后的27年,他创作了《东海道五十三次》、《金泽八景》、《京都名所》、《近江八景》、《江户近郊八景》、《富士三十六景》、《六十余州名所图会》、《木曾街道六十九次》、《名所江户百景》等作品,完成了广重式风景绘的自我塑造。
《东海道五十三驿画集,第十四次,吉原,左富士》 保永堂 手拓版

《东海道五十三次》是一组新鲜的旅行风俗画,此系列作品在当时的江户引起轰动,此后一直流行,算是广重的成名作。广重通过人物来表现景色的美或者孤独,而不是通过景色来衬托人物。他以不动声色的人物细节来表达情感的细节,而不是将情感强加于画面之上。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书影 浮世绘大系之十五 菊地贞夫编 集英社影印 1975年9月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洗马》 大熊整美堂影印

安藤广重于1837年至1838年间参与绘制《木曾街道六十九次》系列。与《东海道五十三次》相比,《木曾街道六十九次》在表达与技法上几为“一脉相承”,只是画面感更加沉静和孤独,强调传达旅途与人生的空寂,具生活趣味和幽默趣味的作品少见了。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轻井泽》大熊整美堂影印

《轻井泽》,灰暗的远山、原野、村庄、树木,原野上的两堆火直扑天空,画面的孤独感正来源于此。近景的三个旅人,一人对着火堆点火吸旱烟袋,与中国彼时的情形极为相似,而骑在马上的人则向另一人以烟袋借火,是广重少见的关于生活细节的描写,但风景的孤寂感盖过了这点生活气息。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日本桥,朝之曙》 英泉画

《日本桥,朝之景》,清凉的黎明,微妙变化的云霞,木质的日本桥上,安静起程的进贡队伍,桥头肩挑头顶出售鱼虾的商贩,一条只现半个身子的自在的狗。这幅画是广重着墨描绘的生活气息,只是画面热闹却安宁,情感真诚却仿佛置身度外。

提问:上图半个身子的狗在哪里?


《名所江户百景,京桥竹がし》影印 俄文版 2006年

圆月下,泛着月光的河面,一个人撑着小船,桥上十余人悄无声息,仿佛来自灵魂世界。远处河上另有一桥作为回应。河边巨大的竹排直指天空,仿佛神秘之境,整个画面安宁神秘,不可预知。
《名所江户百景,目黑新富士》影印 俄文版 2006年

《名所江户百景》的构图,由此前的平稳横向构图改为纵向构图,试图在不平稳的时代把握平衡杆。同时,画面强调更强更头的透视感,夸大主体局部。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日本传统的切断主体手法。这些夸大局部的构图固然带来视觉上的新鲜感,但广重内心的安宁已然收到冲击,试图沉静下来的孤独突兀而直接。
《名所江户百景,两国花火》影印 俄文版 2006年

在创作《名所江户百景》系列期间,安藤广重出家。1858年10月12日,他离开人世。他的这一系列作品,是否隐喻着某种无法言说的召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