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记叙文考点——分析重点段落作用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6-23

段落的作用一直是孩子们很头疼的题目,并且出题方式也是比较灵活的,不知该如何下手,那么今天我们就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攻克这种题型。

一、常考题型

1. 首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3. 分析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4. 某段内容似乎和故事内容关系不大,能否去掉?为什么?

中考记叙文考点——分析重点段落作用

二、答题方法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重点文段内容与文章整体内容之间关系的分析及对结构安排的把握能力。总的来说,常考的重点段落有:首段、尾段、过渡段、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以及其他与文章主要内容形成呼应、对比或补充说明文章内容的段落等。

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一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内容上:

1. 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

2. 分析其如何起到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或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的作用。(注:语段的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结构上:

1. 首段:(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2)统摄全篇,领起下文;(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等。

2. 尾段:(1)总结全文,深化、升华主旨,含蓄深刻;(2)呼应前文或文章标题,使结构严谨;(3)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画龙点睛;(4)承接上文,启发联想,暗示、点明或揭示主旨等;(5)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等。

3. 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 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或渲染××的气氛(营造××的氛围),奠定××的基调;(2)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3)表现(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4)暗示社会环境;(5)设置××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6)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7)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8)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 其他段落:(1)承接上文;(2)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等。

三、得分要点总结

1. 首尾段作用:①结构上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②内容上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

2. 过渡段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上承××,下启××。

3. 写景段落作用:①语段描写了××/交代了××;②暗示/烘托/渲染/营造了××的气氛;③为下文××作铺垫/表现了(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品质/形象。

4. 段落能否删去:

(1)①不能。②理由:该段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是××,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的联系。③所以不能删去。(视具体情况也可加上“如果删去,则××”)

(2)①能。②理由:文章内容写的是××,本段内容写的是××,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无关)/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情感)是××,而本段体现的是××;③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本段内容表达的主题与文章主题思想(情感)无关(相悖);④所以可以/应该删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