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底,我院进行了2018年度医疗技术创新评优。来自胸外科、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超声科等临床医技科室的6项技术分别获“优胜奖”和“提名奖”。为了让患者朋友们对这些先进却又复杂的医疗技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小编特地整理总结了针对每项技术老百姓最关心、最想知道的问题,并请临床医生做出专业解答。 今天,将为大家继续介绍获得优胜奖的优新技术——房颤综合治疗技术。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疾病。普通民众对房颤的危害不太了解,但其实房颤会导致脑卒中、心衰等严重后果。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老年患者,在确诊房颤后仅依靠药物维持,后来发生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后再来就诊,却已经失去治疗房颤的价值,实在令人可惜。房颤综合治疗新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房颤的危害和治疗原则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除引起胸闷、心慌或发生心衰时引起的各种症状外,约有20%-30%房颤患者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因此,房颤最优化的管理模式应该包括既要缓解症状,又要预防脑卒中和改善预后等多种治疗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 房颤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中风? 房颤导致中风的血栓90%起源于左心耳。房颤病人出现房颤症状时,左心耳内血流非常缓慢,因此非常容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这种血栓往往比较大,随着心脏的搏动,血栓会从左心耳中跑出来。如果跑到大脑里就变成了脑中风。 传统预防中风方式是服用抗凝药,如法华林进行长期抗凝治疗。但是,长期服药导致的出血问题、饮食禁忌等严重影响了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亟需新的治疗方式出现。 吃抗凝药又出血啦! 目前我院有哪些房颤治疗的新措施? 我院心内科积极推进房颤综合管理新模式,推出“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联合治疗新技术。同时在国内率先使用了心腔内超声(ICE)指导左心耳封堵,拓展了手术的适应症,增加了安全性。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房颤的转子消融技术,大幅提高了房颤射频消融的成功率。 左心耳封堵术 这些新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何处? 通过一次“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微创手术,既可以控制房颤发作、缓解症状,又可以预防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并减少抗凝治疗引起的出血,还可节省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可产生“1+1>2”的效果。对具有高卒中风险的症状性房颤患者而言,“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联合手术无疑是一种最优化的治疗选择。 房颤转子消融技术 心内科房颤诊治中心亚专科介绍: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是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单位和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挂靠单位,具有强大的左心耳封堵团队,拥有4位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术者(Watchman),左心耳封堵综合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本中心是全国首家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超过10000例的单位,年射频消融量超过2000例。本中心已常规开展房颤综合治疗的各项新技术,欢迎广大房颤患者前来门诊就诊和咨询。 (以上科普内容由我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江立生、张道良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