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适应证:改良的Stoppa入路主要用于涉及髋臼内壁的骨折。
显露范围:该入路可以很好地显露方形区,进一步剥离可以显露骶髂关节前方和髂窝。
有点:在不显露股外侧皮神经和股血管、淋巴的同时,能很好地显露骨盆和髋臼的前方和髋臼内壁的解剖结构。异位骨化率低。
缺点:不能直视关节面,属于间接复位。不能显露后壁和后柱。因此不能用于后方结构的骨折,超过3周的骨折,该入路的显露范围略显不足。伴随腹胀、肠梗阻时,可造成腹壁紧张,为该入路的相对禁忌证。
风险:可能导致股外侧皮神经、股血管、股神经等结构的损伤,扩大显露范围还可能造成闭孔神经和血管损伤。
手术技术
改良Stoppa入路,患者取平卧位,从主刀医师角度观察
A. 切口位于耻骨联合上方2cm处
B. 游离和结扎腹壁下动脉或股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图中深色箭头所示),Hohmann拉钩置于耻骨结节;Deaver拉钩放置在髂腰肌下方,向外牵拉保护髂腰肌和股血管;另一枚拉钩置于足骨切迹,保护闭孔动静脉。
体位与术前准备:
患者仰卧于可透视的手术台上。
麻醉:全麻。
腹部、会阴、骨盆周围消毒、铺巾。
切口体表投影:于耻骨联合上方2cm取横切口,范围在两侧腹股沟管外环之间。切开皮下组织,向上下方向适当游离。
手术入路:
纵行沿腹直肌白线劈开,与腹膜外进入Retzius间隙,将膀胱推向腹腔侧,加以保护。
剥离腹直肌于耻骨联合和耻骨上支的止点,显露耻骨联合和耻骨上支。
向外侧牵开腹直肌和股血管、神经束并加以保护,于股血管神经和髂腰肌下方显露耻骨支和髋臼内壁。
注意结扎腹壁下动脉和闭孔动脉之间的交通支。膀胱和髂内动脉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交通支、逐步结扎。
腹壁下动脉或股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又称“死亡之冠”,必须西小心游离结扎,防止误伤出血。
在剥离髂肌时,注意结扎髂腰动脉的滋养血管,否则也会导致不必要的出血。
扩大剥离范围,包括向上剥离髂耻筋膜,向下剥离闭孔筋膜,向后剥离显露骶髂关节等。进一步剥离髂腰可更好地显露骨盆缘和坐骨支持带。
切口的关闭与重建:
手术Retzius间隙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手术切口。
来自: 汪医僧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学术︱经前侧人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湿润纱布包裹专用腹腔牵开器械向患者头端方向推开膀胱,显露耻骨后间隙,腹腔拉钩向前外侧直接牵开联合腱连同腹壁下方髂外神经血管鞘,...
髋臼骨折前方入路的比较
Stoppa入路最初用于修补治疗难治性腹股沟疝及切口疝的手术入路,源于法国医生Stoppa,Hirvensalo首先将它引入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中,1...
聊聊“死亡冠”
Darmanis等( 2007)对80个半盆尸体(英国人)经髂腹股沟入路解剖发现CMOR占 83%,耻骨上支后方CMOR的直径平均2.6 mm (1.6–3.5 mm),...
创伤︱髋臼骨折的腹直肌旁入路
近10~20年,随着四边体骨折的增加(尤其老年创伤),改良Stoppa 入路(骨盆内入路)逐渐流行起来,比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微创,但大多数...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优势。术前均摄骨盆正位X线片及骨盆CT三维重建。结论 改良Stoppa入路暴露充分,操作相对简单,固定确...
『8分钟创伤』髋臼骨折中常用的手术入路及操作技巧详解
前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改良的 Stoppa入路,髂股入路。可选择前入路、后入路,▲ 通过内侧窗口,可观察闭孔神经和血管,显露该窗口时根...
骨科精读 | 髋臼骨折的解剖及手术入路,图文结合轻松掌握!
耻骨上支和耻骨联合。切口:横行或纵行切口横切口。上述切口经腹直肌间筋膜(腹白线)直达腹横肌后方(切开腹横筋膜),在腹横筋膜与膀胱...
髋臼骨折腹直肌旁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髋臼骨折腹直肌旁入路的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髋臼骨折腹直肌旁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并与Stoppa入路的显露范围进行对比,明确此入路的危险因素、重要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及与Stoppa入路显露范围差异,为此入路...
Keel腹直肌旁入路——解剖学研究和临床评价
②轻柔地将闭孔神经血管束及膀胱牵向内侧;⑦骨折复位情况:术前移位均>3mm,从术后CT上看,骨折移位(包括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三者中...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