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的研究发现心脏问题和痴呆的关系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6-25

韩国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群研究,发现了心房颤动与痴呆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心房纤颤(AF)与痴呆风险增加有关,即使在没有中风的人群中也是如此。研究同时发现,口服抗凝剂预防房颤患者的血栓形成有助于降低痴呆发病风险。这项新研究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心房纤颤:

"TIPS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纤维性颤动AFA-FIB)是一个异常心脏节律,其特征在于心房的快速和不规则跳动。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率失常。在欧洲和北美,截至2014年,它影响了约2%至3%的人。AF患者的患病百分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下为0.1%,60至70岁为4%,80岁以上为14%。

心房颤动可能是无症状的,心悸和胸部不适是常见的主诉。快速不协调的心跳可能导致心脏泵出的血液减少(心输出量),导致外周血流不足,从而导致氧气无法顺畅的输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常见症状可能还包括呼吸短促平躺时呼吸短促、头晕、以及夜间突然出现呼吸短促。这可能会发展为下肢肿胀,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心输出量不足,房颤患者也可能会有头晕目眩,甚至是晕厥。

心房颤动(心房的不规则异常快速跳动)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心律问题,超过一半的新房颤动(AF)的患者年龄在80岁或以上,它增加了中风、其他身体疾病和死亡的风险。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预计会持续增加,过去几项较小的研究表明房颤可能导致认知问题和痴呆症的发生。如今,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跟踪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组受试者,以确认这种关联。

该研究追踪了262611名受试者,为期6年。在研究开始时,所有受试者均超过60岁并且没有痴呆和心房颤动。在研究期间,10435名受试者发生了心房颤动,其中24.4%的患者随后发展为痴呆症,相比之下,只有14.4%的无AF患者发生痴呆。

“我们发现发生心房颤动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比没有患房颤的人增加了50%,即使我们从计算中去除了中风患者,这种风险仍然增加,”该研究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延世大学医学院Boyoung Joung解释说,“这意味着,在一般人群中,如果被诊断患有心房颤动,每100人中就会有24人患上痴呆症。而且风险在小于70岁的人群中就已经发生。”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只显示房颤与痴呆之间存在关联,而不是房颤导致痴呆。AF引起痴呆的一种可能机制是AF患者的脑部血管发生改变,房颤使一个人患上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增加一倍,并使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增加30%。有趣的是,与那些未经治疗的心房颤动受试者相比,服用口服抗凝剂治疗心房颤动的受试者表现出痴呆症减少。

这些结果验证了先前较小数据研究结论,不仅房颤会增加人患痴呆症的风险,而且抗凝治疗可以显着降低这种风险。这些早期的研究是在西方欧洲人群中进行的,这使得韩国研究团队自信地得出结论,该研究结果广泛适用于世界各地。

“有了这些大数据,我们可以肯定我们之前的发现,”该研究的共同作者、英国利物浦大学心血管医学教授、延世大学医学院的兼职教授Gregory Lip教授说。“我们也相信我们的结果适用于其他人群,因为我们证实了西方和欧洲国家人群房颤与痴呆之间关系的类似结果。

“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患者服用口服抗凝剂,可以降低痴呆的风险。因此,医生应该仔细考虑并准备好为房颤患者凝剂治疗,以预防痴呆症。“

研究人员建议医生使用这些数据积极地治疗心房颤动,因为他们知道使用抗凝血剂可能对痴呆症的发展有广泛的保护作用。需要进一步更具体地研究,治疗哪种心房颤动对于预防痴呆的效果更好,以及这种关联可能的机制是什么。

Joung教授总结道:“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预防很重要。该研究证实,心房颤动是痴呆发展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心房颤动可能是降低痴呆发病率的一种手段。在心房颤动患者中,我们的结果表明可以通过使用抗凝血剂来降低痴呆的发生率。此外,应该进一步研究侵入性节律控制治疗,如导管消融,是否有助于预防痴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