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2019第128期 // 桂林的美食层出不穷 我们一直想要追求质朴和简单 去寻找属于这座城市的味道 因为每一种令人欣喜的食物 都承载着一份独特的回忆 // 我们接到热心粉丝的投稿 竟然是大家都心心念念的【花桥螺蛳鸡】 歇了一年没吃到的它 一下勾起了巧克力的味觉记忆 二话不说,拿起相机直奔美食 一进到店里,就看到阿姨在切西瓜。 “几位啊?找位置坐嘛,那边有风扇凉快点!”很亲切,和阿姨闲聊了一下,才知道阿姨姓李。 看我们拿着相机,隔壁桌来用餐的大爷还打趣道:“哦哟,又有人来采访啦,现在火了哦!这家店我们吃了几十年了啵,你们要好好采访一下哦!” 这坚定的语气,就仿佛店是自己家开的那样自豪。果然,好吃的美食有着让人不自觉想要亲近的魔力。 李阿姨一家都是桂林人,父亲在70年代的时候是一位酒席厨师,然后自己出来开了这家【花桥螺蛳鸡】,后来又把店交给了李阿姨。 “我爸爸做了一辈子的菜,现在又交给了我,其实本来是不想做了的。” “之前创城嘛,我们老店那一片都拆了,想找其他地方又没得合适的,家里就说干脆不要开了。后来执照到期了准备去注销,工作人员和我讲,我们这个店是七星区仅剩的一家30年老店了,不开了就没得啦,让我还是开下去,地方慢慢找没得关系。” “找了好久找到现在这个合适的又方便停车的地方,招牌都没换,写的是20年,其实从我爸爸开始到现在已经开了有30年了。” 李阿姨告诉我们,这个店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代人了。从父亲传下来给李阿姨,后来侄子们来帮忙,就把秘方教给了侄子。“都是家族生意,不传外人的。” 一直坚持做原汁原味的地道桂林菜,用质朴的食材和传统的手法赢得无数回头客的心,只有真正留得下来的,才是好吃的味道。 没有其他秘诀,真材实料,对食物虔诚,对食客用心,就是美食。 【螺蛳鸡】是店里当仁不让的“头牌”。一端上来,特别的螺蛳香气直冲鼻腔,唯一需要纠结的就是——先吃螺还是先吃鸡呢? 98元/份 问了李阿姨这锅鸡有什么特点:“我们的田螺都是每天定制的,50斤限量哦,卖完就没得啦。用的鸡都是每天送来的南边山的乌鸡,现杀现做保证新鲜。汤底也有讲究,一定要用骨头汤。” “田螺和鸡要先炒,然后再加我们秘制的汤底熬个15分钟才能上桌。连放的香油都是按我们的秘方配置的,外头可吃不到喔!” 一锅螺蛳鸡里有很多螺蛳,巧克力夹了一大碗出来锅里还有很多,而且螺蛳都很肥美,螺肉很厚实,吃起来Q弹十足。 特别定制的乌鸡肉也非常入味,而且久煮肉质也不会变柴,依旧很细嫩。喜欢重口一点的还可以蘸上李阿姨特制的辣椒碟。 好吃的螺蛳鸡连汤也不能放过,因为放了红枣,还特别的养生呢!再要上一份桂林米粉烫进锅里,桂林人的专属主食就是这么容易get! 每桌都点了的猪脚我们也想试试,李阿姨说这个也是每天点单率很高的,而且每天都有人来专门打包回去吃。 猪脚5元/一块,八块起售 猪脚都是需要提前一天卤制好,所以每天的猪脚也是限量供应,卖完就没有了。客人点单后将卤好的猪脚下锅炸,再加入大蒜、辣椒等调料炒制,最后撒上提香的白芝麻。 大大的一块猪脚,每咬一口都是胶原蛋白,一点都不油腻,焦香的味道让人恨不得手指都嘬干净。 点上一锅螺蛳鸡,再来一份猪脚,这就是属于这里最简单也最真挚的美味。 “好多人来这里,都是从自己读小学又吃到自己的孩子读小学。” 未曾改变的味道始终有人惦念,那种熟悉的人情味始终有人眷恋,老店里让人说不出的温暖感觉,也是最质朴的情感,才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归宿。 - 来聊一会儿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