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的修养,让整个书法史行书发展到巅峰

 尤里蒙提 2019-06-28

北周衰徽之际,宋太祖赵国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赵宋王朝。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至此结束,国家复归统。从公元 960年至1279年,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对书法并未给予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谟然对待。整个宋代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宋太宗赵光义留意输墨,购募先古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这就是《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宋初的书法,是宗“二王”的。此后《绛帖)、《潭帖》等,多从《淳化阁帖》翻刻。有了帖,便打破了现书必真迹的限制,同时打破了前人法度,专门注重意趣,强调主观表现,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

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接五代,开创一代新风。帖学大行和以帝王的好恶、权臣的书体为主导的情势,影响和限制了宋代书法的发展。北宋初期的书法仍然沿续唐代余波,仿颜体的有李建中、杜绶、欧阳修、蔡襄等;学张旭、怀索草书的有苏舜钦、杜衔等;学李阳冰等小篆的有徐铉、徐错、郭忠恕、释梦英等。他们构成了北宋书坛的主体,虽都得自唐代,但已变唐人书法的深雄气魄为雍容端丽。

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其一,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 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

其二,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他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 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大倡理学所致。晚唐禅风大播,礼乐崩坏,为创新秩序,理学兴起,两者互制平衡,衍而为意。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涉及书法创作中的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求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继承晋帖行书遗风。

北宋书法家历来以“苏(轼)、黄(庭坚)、米(带)、蔡(襄)”为代表,世称“宋四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蔡”原指蔡京(1047—1126年),因蔡京为北宋末权奸,名声不好,遂改为蔡襄。在书法史上,蔡襄书艺的作用与苏、黄、米并不相同。苏、黄、米之间也不尽相同,大抵苏书尚意、黄书重韵、米书则以姿胜,但三者的艺术倾向亦有相通之处。

北宋时期还有一些书法家,如薛绍彭,书法颇具功力;宋徽宗赵估,创瘦金书体,亦颇有影响。南宋的书法,行书成就比较高,赵构、张昂之、陆游、张孝祥、范成大、赵孟坚等,都是当时有影响的书法家。

南宋高宗赵构耽于书画,其书法造诣颇深,理论上亦颇有见解。他早年学习黄庭坚、米芾,其后潜心学习王羲之、王献之,风格丰温淳厚,功力较深。南宋时期学习黄、米书法者很多,吴说、范成大、吴琚等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时般文人的字亦颇可观,如陆游、朱熹等人都留下了为人喜爱的书法作品。

南宋在书法上能别辟蹊径的则是张即之。他的书基本出自唐楷,尤善大字榜书。用笔斩钉截铁,风格方劲古拙,技法娴熟,能行止自如。但他的字定型较早,变化不多,创造性不大。与此同时,辽地处边陲,未得启蒙,几无文化可言。金人人汴京,得内府收藏,眼界开阔,故出现了几个像王庭筠这样小有名气的书家。

纵观宋代书法,书学发展较为缓慢。以北宋为主,尚意之风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在行书方面发展较为突出,甚至从某种角度讲可以说达到了整个书法史行书发展的巅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