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赛龙舟、插艾叶、佩香囊各种民俗丰富多彩,其中最让人喜爱的莫过于吃粽子了。 01 粽子也是道药膳粽子除了好吃,还是一道药膳。 端午节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谋求健康长寿的“卫生节”。此时,“龙舟水”来袭,雨量增多,气温不断升高,天上的热气降于地面,地上的湿气往空气里蒸腾,湿热交织,这种湿热的环境为蚊虫、苍蝇等各种生物的繁殖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农历五月又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很多人会有少气懒言、头晕无力、困倦少食等表现,而粽子里的糯米性温,有暖脾胃、益气生津的的功效。各地包粽子的苇叶、荷叶、竹叶更是清热祛湿的良药: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荷叶能清热利湿,对于肝、脾胃还有心经都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所以端午前后,适当地吃点粽子,可以清热祛湿、益气生津。 02 怎样吃粽子才合适?清香的粽叶搭配柔软的糯米,足以让人食欲大开。 但是粽子主料多为糯米,而因糯米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再 加上粽子通常搭配五花肉、咸蛋黄、蜜 枣等高脂、高盐、高糖的馅料,一旦食用过多,轻则可引起反酸、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重则将引起胃炎、胃溃疡、急性胆囊炎甚至胰腺炎等疾病的发作 。 那么,怎样吃粽子才合适呢? 1、粽子热量高,不能贪吃 每 100 克糯米含 348 千卡能量,比同样重量的米饭(120 千卡)和馒头(220 千卡)都高。如果一个粽子用 50g糯米做成,则含能量 174 千卡;如果是肉粽,能量还会更高。豆沙粽一般含有糖,豆沙可能还用动物油炒过,能量也很高。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一个粽子相当于一碗饭,如果算上里面的肉、油等,一个粽子的能量比一碗饭的能量高出很多。因此,若以 20岁成年男女一天所需的营养来说,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量,以避免能量过剩。 2、粽子易反生,要趁热吃 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高,加热后,支链淀粉酶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从口感上来说,糯米放冷后,硬度、粘性和咀嚼性都会显著上升,给消化带来难度。因此,吃粽子要趁热。 3、哪个时间段吃粽子最容易消化? 由于粽子不易消化,而对于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来说,粽子不宜在晚餐或者宵夜吃。否则容易引起腹胀,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可能导致反酸、食管炎和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发生。早上起床后由于胃肠蠕动相对较慢,也不宜进食过多,过饱和过油腻感会影响上午的工作质量。所以,粽子最好选择在中午吃,而且一天最好不要多餐进食粽子,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4、胃不好的人吃甜粽子好还是咸粽子好? 胃酸过多的人吃甜粽子就有可能会不舒服,有烧心感,而吃咸味的肉粽会略好一些。 03 消滞茶饮粽子虽美味,但油腻难消化,与以下茶饮搭配食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 1、芒果核山楂甘草饮 【材料】: 芒果核2-3颗剁碎,山楂10克,甘草5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水开后文火煮20-3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和胃消滞。 《岭南采药录》的记载,芒果核“能消食滞”,而山楂健脾开胃,互相作用,能治疗由于饮食不节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甘草调和药性,使整个茶饮性味平和,适合于各种体质人群,如各药半量如煎,还非常适合改善小朋友消化不良,大便不畅,舌苔厚腻等症状。 2、消滞茶饮 【材料】:山楂15克、神曲10克、麦芽30克、布渣叶15克、陈皮5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水开后文火煮20-3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消食导滞。 黄穗平说脾胃感谢大家这一年来对“保胃健康”栏目、“黄穗平教授名中医工作室”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