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理论的科学与迷信

 简单了幸福 2019-06-29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物。
科学与迷信,也是对立统一物。没有迷信,也就无所谓科学。任何一种学科,都包含有不同程度的科学与迷信。
例如:
西医学,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曾一度成为神药。美国心血管病预防的新指南表示,绝大多数人不应该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仅建议心血管病高危、出血风险低的50—70岁人群以小剂量应用。以前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每过几年就会出现一种神药。
中医学,桂枝汤也曾一度被称为调理脾胃阴阳的首选神方,其他类似这样的神方也很多。
所以说,没有纯粹的科学,也没有纯粹的迷信,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科学之中有迷信,迷信之中也有科学,科学能转化为迷信,迷信也能转化为科学,是科学、还是迷信,只能针对具体情况,作具体鉴别。
科学,就是具体分析具体情况。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方证)是科学技能,符合客观实际的普遍规律(病机)是科学理论。理论只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范围,不能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具体方法要在事物的共性(病机)和个性(方证)中去找,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以桂枝汤为例,桂枝汤,作为《伤寒论》第一方,具有调理阴阳的示范意义。桂枝汤证的病机为“荣弱卫强”,如经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这是桂枝汤证病机(理论);“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这是桂枝汤方禁例。举一反三:“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为太阳病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此为太阳病伤寒(“或已发热”之“已”,应为“巳”,否则就不能叫太阳病伤寒)。桂枝汤方禁例是,脉阴阳俱紧,汗不出;那么麻黄汤方禁例就是,阴脉弱、阳脉紧,有汗出。阴脉弱、阳脉紧,就是“荣弱卫强”;“脉阴阳俱紧”,就是荣卫俱强。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荣气和,是荣气缓和,荣气为阴,必然阴脉弱;卫气不共荣气谐和,卫气为阳,必然阳脉强。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凡病机为荣弱卫强者,不论病常自汗出,还是时自汗出,皆宜桂枝汤。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 便是,不必悉具。”不论是太阳伤寒、,还是太阳中风,只要出现柴胡证,就是表邪入内,结于胁下的柴胡证。表邪为什么会入内?如经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这就是《伤寒论》讲的病机(理论)。假如不论病机,如经曰:“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凡呕而发热者,就是小柴胡汤主之吗?《伤寒论》不讲病机,不讲理论吗?关键是举一反三。
病机,理论,是深层次的学问,是从根本上鉴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学问。继承中医,不可不学中医理论。中医方证和中医理论也是对立统一物。虽然中医理论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中医理论的科学成分正是在与迷信成分的分争中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的。西医学也是如此。一切科学的学问都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