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是什么?

 公司总裁 2019-06-29

纵观世界人类文明史

只有古代中国和古罗马修建过长城

遗憾的是

罗马长城在建成后不久

便随着帝国的的消亡而废弃

唯有中国长城

伴随封建王朝的发展越发蓬勃

绵延2000多年,早已深入中华之骨髓

烙刻进每一个子孙的身体和灵魂

精华地段:金山岭长城

明朝戚继光主持修筑

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

图片源自Wikipedia

太空视角下的长城,内蒙古段

图片源自NASA

那么长城是什么?

最熟悉的学界观点是

历朝历代发挥了重要军事作用的防御工程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

将长城看作中华民族的精神堡垒

参照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印度先驱泰戈尔眼中,长城则是

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

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的国度

但从古至今,长城的负面评价也不少

东汉末年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写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作家鲍昌的散文《长城》写到

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八达岭长城,明代修建

图片源自Wikipedia

然而,一个持续2000多年的庞大工程

又怎是几句评价、几个观点能够诠释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长城参与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它是中华大地的一部分

影响着整个文明的发展轨迹

今天

我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分析

以此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城

齐长城,今济南境内

图片源自Wikipedia

公元前656年,春秋

楚国边境,空旷的召陵大地上

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正接受检阅

来者是齐桓公和楚国大夫屈完

而看似平静的场景下早已暗流涌动

双方都各怀意图

展示完军威后,齐桓公首先打破平静

与屈完达成了友好协议

同时不忘讥讽一番对方

“我军之众,谁能抵挡?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谁料屈完竟不生气,只平静对曰

“楚国以方城做城墙,以汉水做护城河

任你兵马众多,又能奈我何”

这里提到的方城

便是中国目前可考最古老的长城:楚方城

当时军队作战以步兵和战车为主

敦实高大的长城能起到绝对的阻挡作用

显然,在屈完眼中

长城是保家卫国、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

老青山楚长城

图片源自平顶山新闻网

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

中国迎来一个特殊的大变革时代

一方面诸侯割据,斗争不断

一方面百家争鸣,民族融合空前频繁

其间

各诸侯国出于军事防御目的

纷纷修建“诸侯互防长城”

而毗邻北边的秦、赵、燕三国

为抵御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

又在北部建起“据胡长城”

此时长城的特点是

如链条般散落在东南西北各个方位

长度较短,几百到2000米不等

主要作用是自卫

战国时期长城分布图

图片源自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公元前221-前207年,秦朝

历史所向,天下一统

嬴政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此时不仅修长城,也拆长城

拆的是诸侯国之间的长城

至此中原大地连成一体,不分你我

修的是帝国北边的边防长城

温暖的气候使北方草原丰腴肥沃

孕育出同样雄才大略的头曼单于

不时南下侵扰秦帝国边境

头曼带领匈奴骑兵来去如风

边境人民的辛苦劳作便付之东流

嬴政暴跳如雷

动用近百万劳力前往北方修建长城

一条条坚固的石墙拔地而起

用厚实的胸膛挡住了草原铁骑

给中原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

《过秦论》有言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此时,在广大边境人民心中

长城就像父亲,庇护着他们的劳动成果

包头固阳县秦长城

图片源自内蒙古日报

但是,在中原人民心中

长城又有另一番景象

约公元前214年

一个风尘仆仆的新娘来到秦朝边境

为修筑长城的丈夫送来寒衣

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丈夫竟葬生于此

顿时悲愤的泪水如山洪般倾泻而下

就连长城也为之崩塌

这便是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

上千年来,孟姜女的故事被一再传唱

后世纷纷把指责的目光投向秦始皇

认为这是他暴虐的证据

在这些传唱者心中

长城是劳民伤财、舍本求末的象征

民间创作:孟姜女哭长城

图片源自网络

然而,历史的真相总是非常戏剧

2002年,湖南里耶的一口古井里

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秦代竹简

其中记载一个名叫礼的洞庭郡守

于始皇二十七年传达中央条令

运输物资要先使用刑徒,紧急情况才可征民为徭

否则对百姓生活不利,即便非要征民

也一定要减省民力,不执行者当受律令惩处

而这段重见天日的文字记载

又为世人眼中那个滥用民力的帝国

提供了不同的注解

里耶秦简

公元前169年,汉文帝时期

一支由贫民组成的队伍朝北方进发

他们衣衫褴褛,脸上却充满希望

漫长而艰苦的路途,没人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最终,只有一小部分幸运的人

抵达了目的地:狄道(今甘肃临洮)

这是一个全新的城镇

皇帝准备好房屋、农具、衣服、爵位

每一位到来的贫民,都会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他们勤劳耕种,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

他们擅于养马,为帝国储备军事力量

秋收时节,匈奴来犯

他们在长城的庇佑下拿起武器,拼死搏斗

安居乐业的北部新生活

又吸引更多汉朝移民来到这里

一个依托长城而兴盛起来的城镇,越发兴旺

这一现象史称:屯垦戍边

在这些移民眼中

长城是新的生存希望,是安宁和乐的美好家园

临洮战国秦长城遗址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时期

一天,三个孤独的身影出现在长安街头

他们带回了关于西域的珍贵资料

13年,从100多人到3人

这次连汉武帝都不报希望的出使

竟然被张骞完成了

他没有说服月氏,却开创出一条史无前例

联通亚洲、欧洲以及北非的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

举世闻名的丝路以长城要塞为根据地

建立起一个长达2万余里的交通干道

几千年来,商人们频繁往来于这条古道

将亚欧大陆前所未有地连接起来

对丝绸之路的商人来说

长城建立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守卫着往来路上的每一次贸易

敦煌汉长城

守卫着各国贸易和友好往来

图片源自百度旅游

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

图片源自Wikipedia

公元609年,隋炀帝时期

游牧民族建立起一个无与伦比的强大政权

从隋朝西北边境,到拜占庭、波斯东部

都被突厥控制在内

而西北大门的军事重镇:张掖

占据着帝国贸易的重要地位

这对隋炀帝来说,十分被动

杨广想把贸易中心转移到帝国内部

他开始了中国封建史上第一次帝王西巡

一路上吃尽苦头、狼狈不堪

但这次西巡的意义,实在非凡

在张掖,杨广宴请了二十七国首领

以伟大工程师宇文恺建造的行走宫殿

和隋朝的大量财富

获得了这些西域及中亚王国的认可

此后,商人们源源不断越过长城

到达长安、洛阳、杭州

这些城市商铺林立、四方货物云集

各国商人开始在中原定居

杨广开创了一幅璀璨的国际贸易图景

华夏民族,也开启了空前的国际融合

此时

长城不再是阻隔人民往来的壁垒

反而加速了贸易发展

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国际友人的广泛融合

张掖汉明长城

图片源自摄影师大漠胡烟

公元618-907年,唐朝

大诗人王维在渭城客舍送别友人

望着自东向西不见尽头的驿道

两旁的柳树被朝雨洗出青翠本色

离别之情渐浓,酒后愈发情深

不禁吟出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一千古名句

另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

对长城的情愫复杂而莫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他笔下的边关风光是如此壮阔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而对于战争的悲凉、家人的分离

又是如此的哀痛与无力

对这一众诗人来说

长城是作诗尤其是战争题材的绝佳背景

家国的情怀、离别的凄婉、雄浑的山河

在长城的气势和博大映衬下

都有了更加深远的意境

孤独的玉门关

图片源自百度旅游

公元1194年,金朝

中原迎来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

这个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王朝

强盛时疆域东到日本海、外兴安岭

西北到蒙古

西以河套、横山、西夏接界

南以淮河、秦岭、南宋为界

远远超过当时的宋朝政权

然而即使这样一个马背上的帝国

同样需要以长城作为防线

来抵御旋风般的蒙古铁骑

这段长城被称作 金界壕

修建时壕堑有10米深

挖壕取出的土又被夯砌成10米高的城墙

纵使蒙古铁骑再强悍,也无法逾越

而女真人对长城的感情,是又爱又恨

攻打宋朝时,长城是一道冰冷的石墙

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只为逾越它

建立金朝后,长城是温暖浑厚的臂膀

人民在它保护下,享受难得的安居生活

金界壕

图片源自扎鲁特旗旅游局网站

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时期

这一天的早朝格外热闹

大臣们纷纷变身专家,算起了经济账

议题为北伐和修长城,哪个划算

如果征集5万劳工

用两个月时间修长城

耗银不过100万两

如果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

将每年粮草、运费折合为银两

总计要耗费近1000万两

最后,结论是

北伐一次耗银10倍于长城

因此,面对草原部落不胜其烦的骚扰

明朝表现出极大的修长城热情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位于北边的长城

大部分都是明朝修建的

而对于这些大臣和当时的皇帝朱见深来说

长城是花小钱办大事,保帝国安邦的有力武器

明长城示意图

图片源自《建筑奇观》教材插图

公元1644年,清朝

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大战在山海关上演

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明军

在一片石、西罗城进行恶战

大顺军来势汹汹,吴三桂节节溃败

胜利即将降临时

命运却给大顺军来了个神转折

在一旁窥视已久的多尔衮突出奇兵

采用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慎战之策

一举取胜

吴三桂见状,立即率轻骑冲出重围

飞奔至关城东二里的威远堡清军营垒

跪降于多尔衮

自此清军进入北京一路畅通

这一次

冷兵器时代从未被攻破的山海关

在游牧民族面前主动敞开了怀抱

这一次

长城直接见证了王朝的更迭

用身体记录下那一片血与刀的厮杀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