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翻译,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图片均来自原文,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在美国,每年新发髋部骨折患者达250,000例,而在未来30年内甚至可能再增加一倍。老年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常采用原位螺钉固定治疗,年轻患者则几乎都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只要采用保留股骨头的疗法,都会有大约20%的患者出现骨不连或缺血性坏死,其原因可能是在创伤过程或手术过程中,从股骨颈后上方进入股骨头的外侧骺动脉受到损伤。 目前,出于生物力学效果的考虑,通常推荐3枚空心螺钉形成的“倒三角”固定股骨颈骨折,即从外侧向股骨颈内打入1枚前上方螺钉、1枚后上方螺钉和1枚下方螺钉。(图1、2)而后上方螺钉由于靠近骺动脉,放置不当时很可能损伤股骨头血供。 图1 空心钉“倒三角”空构型。A.前后位;B.侧位;C.CT 图2 1例33岁的股骨颈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后上方螺钉的位置是否正确,通常须借助术中透视判断,但该方法是否可靠呢?为此,Hoffman等设计实验,探索了术中透视位置正常的后上方螺钉,实际穿出骨皮质的风险。文章刊登于最近发布的JOT杂志上。 材料与方法 材料:10例含股骨近端和周围软组织的半骨盆尸体标本。 操作:在前后位和侧位X线透视引导下,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骨科创伤医师置入“倒三角”后上方螺钉的导针,直到他们认为已经达到满意的位置,并最终置入6.5mm的空心螺钉。每个样本都保存了最终的前后位和侧位透视图像。 将每个样本的前后位和侧位X线图像随机分组,交由2名骨科创伤主治医生和1名放射科医师进行盲法评审,判断螺钉是否突破了股骨颈后上方骨皮质。 完成图像评审后,将尸体股骨软组织进行剥离。检查股骨颈的后方是否有螺钉穿孔。将实体所见情况分为3类:1、如果没有看到穿孔则为包含;2、如果仅看到螺纹,则为螺纹穿出;3、如果螺纹和螺杆芯都可见,则为螺芯穿出。 结果 3名评审员认为,所有10个标本的影像学图像均显示螺钉包含在股骨颈内。而在软组织剥离后,实际发现4个标本有螺芯穿出(图3),3个标本有螺纹穿出(图4),而只有3个包含在股骨颈内。 图3 前后位、侧位透视均显示螺钉位置包含在股骨颈内,但软组织剥离后显示螺芯穿出。 图4 前后位、侧位透视均显示螺钉位置包含在股骨颈内,但软组织剥离后显示螺纹穿出。 讨论 本研究发现,借助术中前后位和侧位透视置入后上方螺钉时,有很大的风险穿出骨皮质。由于外侧骺动脉紧贴股骨颈后上方穿行,理论上有很大可能在该过程中损伤,从而导致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 不过,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1、所使用的尸体标本是半骨盆,导致无法在螺钉放置之前进行标准化定位,也无法在术中与对侧髋关节进行比较。2、由于术中使用的是自攻自钻的螺钉,使得术中触觉反馈不佳。3、在进行螺钉置入时,仅进行了前后位和侧位摄片,而临床上会借助多角度连续成像观察钉尖端是否穿出皮质,从而降低穿出率。4、由于无法注入造影物质,导致未能清楚观察股骨颈后上方血管的损伤。 总之,6.5mm的股骨颈后上方螺钉,若仅通过前后位和侧位透视进行放置,穿出皮质的风险将非常高,并很可能损伤附近的血管。因此,作者强烈建议,不要单独依靠前后位和侧面透视进行股骨颈后上方螺钉的置入。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余斌工作室 翻译:邓淞云 原文直译,欢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