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有一种家居生活整理术叫“断舍离”——日本山下英子在书中写道: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有一种时间管理术叫25-20——巴菲特管理时间的法则是,写下你认为重要的25件事情,然后从25件中再挑出5件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会问,剩下的20件事以后慢慢再做吗?此言差矣。那20件事情,可做可不做,就全部砍掉不做。 这不仅是生活工作的管理方式,更是人生整理术。 人生下半场,更要断舍离 有这样一个颇具价值的观点: 一个项目,既不用花很多的钱,又能给公司带来明显的效益。为何不用呢?原来,项目呈报上来,已至年中。在公司老板看来,年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做减法。 一年下来,上半年围绕着全年目标,可以——而且必须不断做加法,可一旦过了年中,各个项目都开了头,知道哪些可以继续,哪些需要减掉了。这个时候,留下那些最重要的,年度的目标才有可能完成。 总结成一句就是,上半年做加法,下半年做减法。 工作如此,人生亦这般,春夏时光,年轻气盛,应该尽量地做加法。因为只有认识足够多的人,才知道哪些人值得深交;只有看过足够多的风景,才知道哪一座城,值得驻守成故乡......足够的加法,能支撑我们对梦想的探索。 盛夏过去,步入人生下半场,就应该大刀阔斧地做减法了。 不断选择、放弃,再选择、再放弃,放手生命中那些不堪承受的东西,剩下的就是真实的自己,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减去,再减去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进入人生下半场,曾经的事、错过的人,名也罢,利也罢,都该放下了,无怨,无悔。 李叔同,清末民初一个富家世子。前半生出入名利场,入城南文社,交天涯五友,歌诗酬唱,五光十色,潇洒无羁,把那个时代所有可能的冲动逞性玩遍。后半生“以戒为师”,淡泊无求,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 加到极致,也减到极限。 青年的张爱玲,颜值高,生活精致,总是与高级化妆品、名贵时装、考究的食物、气派的洋楼联系在一起,旗袍和发型引领时尚界,可谓出尽风头,一时无二。 繁华落尽见纯真。在晚年,她放弃人生中多余的东西,甚至从来不用箱子,什么都是临时现货,一搬家能丢的就丢了,在公寓隐居,平静地终老一生。 减去,减去,再减去。删繁就简,成就富有而自由的人生。 有所求,有所不求 人生短短数十年,可欲望有增无减,我们想要的太多,而真正需要的又很少。放不下执念,就会被身外之物所牵绊,因追名逐利而迷失,找不到方向。 生活就是你内心的镜子,当欲望充斥满你的生活,杂乱的物品就是你烦乱的内心。 让我们试着把日子过得简单一些——丢掉不想要的物品,舍掉不想交的朋友,拒绝不想做的事情。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修正自己的目标、整理我们的生活。学会自我主宰,有所求、有所不求,适当的放弃,会让我们比大多数人活得自由而通透。 减法,不仅仅是放弃、失去,相反,是拥有更多,比做加法能让灵魂成长的更快。有舍才有得。 不争不抢,不追名逐利,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本身,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这才是断舍离的真正的意义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