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中章法的块面如何理解?

 邓保子 2019-07-07



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我们先看看王羲之的《得示帖》和王铎的书法作品。用块面来解读书法的章法,来字绘画美术理论。从王铎书法作品的涨墨,就可以比较容易理解书法中的块面问题。书法中块面,实际上就是王铎书法中的涨墨法。在书法为了打破传统的视觉效果,使得书法作品的章法构成形式或层次更丰富,一些书法家就借鉴绘画中的块面技法理论来丰富书法的视觉冲击力或效果,自此才有了书法中的块面问题。这种块面问题也可以看作章法中的节奏问题,比如《得示帖》中的节奏情况。第一二两个字以楷法为主,然后又出现了草书写法,这就可以看作两个节奏,用块面来分析就是两个块面。
在美术素描中把块面表现为黑白灰三个面或层次。我们从这两件书法作品中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表现。无论一字之内亦或通篇作品都有这样的块面感的节奏。我们欣赏王羲之《得示帖》就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块面感的存在,虽然王羲之在创作这件作品是不可能有块面理念来完成这件作品,但万法归宗,其理是通的。


书法中,为便于分析范字的整体结构特点,我们不妨把范字内部的疏密层次或面积看作块面,可以迅速有效的理解认识书法中的计白当黑问题以及疏密空间分割技法,比如上图'散'字的空间分割处理。虽然这种块面或者说是充满矛盾的对书法空间都苦心孤诣的匠心独运的经营,也说明了书法的内涵之丰富,证明了书法的艺术性。在看下图'羲之顿首顿首的草书书写,更能够非常清晰的见到块面处理的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