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a.per 做管理这么多年,我发现 『 管理 』是一个挺复杂的词。 为什么说它复杂呢? 首先,绝大多数人都认可:在一个组织里面,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提起管理,可能首先想到的都是一些负面的词语。 『 套路 』应该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评价。 不信?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01 套路一:忽悠别人 曾经有人在微信上问我:
挺常见的,对吧。 我问对方,他对这份工作的认可度有多高,答曰也就是混口饭吃而已。自己也不想加班,但架不住老板的压力。 这个例子中,管理者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如何找到士气低落的原因上,而是寄希望于通过 『话术』来忽悠团队成员。 套路二:推卸责任 如果要评选 『 什么场景让管理者感觉最棘手?』—— 和低绩效员工面谈,以及辞退员工 一定榜上有名。 于是,有人选择这样说:
有些『好心肠』的主管,在不得不扮演『恶人』角色的时候,内心总是万分纠结,甚至怀有深深的愧疚感,觉得自己是『刽子手』。 上面的种种说法,表面看是『善意』的同情、安抚甚至是补偿行为,但本质上这也是一种套路。目的是推卸自己作为管理者必须承担的责任,降低内心的不安和亏欠感。 这种情况下,面谈最重要的目的:对员工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日后改正的机会和措施探讨,在管理者心目中反而不重要了。 走出会议室的那一刻,管理者心中想的绝对不是『太好了,我们终于在问题和行动上达成一致了』,而是『谢天谢地,Ta 终于接受这个结果了』。 套路三:利益交换 每到晋升季,管理者们最头痛的,就是在有限的名额下该谁上的问题。
很正确,不是吗? 骨干要离职,当然要想尽办法留人啊。 心是好的,手段是错的。 不论是加薪、奖金还是晋升,本意都是为了激励。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激励手段经常会被某些平时疏于团队建设、人员培养、员工关怀的主管,或者缺乏经验的年轻主管,当做平息员工不满的『交易筹码』。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技术人在提出离职后,不管领导如何许诺把薪酬调高,甚至晋升都坚决要走。因为对方打心眼里就觉得:你这招只不过是套路,缓兵之计而已。 即便侥幸成功,公司的制度在员工眼里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成为下次讨价还价的手段之一。 图片来源:pa.per 02 有时候想想,这真是管理学和管理者的『悲哀』啊。 明明管理学研究的都是『如何让企业、组织、个体变得更好』的命题,但在实践中,却总是变成一副『厚黑学』的样子。管理者在众人的心目中都成为了一群『奸诈狡猾』的人。 到底是哪个地方出问题了? 前几天,我在看完《知行:技术人的管理之路》这本书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其中有几个关键的段落,我摘抄如下:
大部分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 (包括我自己) 都是野路子出身,我们接触管理,都不是先从学习『角色认知』开始,而是从模仿『管理技巧』开始。 上面的三个案例中,管理者使用的通通都是『管理技巧』,且内心和言行都是不一致的: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本来管理者的注意力应该放在 如何解决问题,最后管理者的注意力反而变成了:如何解决引发问题的人。 这个时候,管理者已经不知不觉地往『套路』的方向上走了。 那该怎么办呢?书中给出了答案 —— 诚意正心。
简单来说,就是要:
图片来源:pa.p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