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的泡法,是灵活而多变的。 在不同泡茶者的手中,茶演绎出迥然不同的风味。 常听闻一句话:“为什么我泡的茶,味道和你的不一样?” 尤其是购茶者将茶买回家后,更是会发出无限感慨,为什么自己泡的茶总和别人的不一样。 术业有专攻。 茶叶店里的掌柜,每天都与茶叶打交道,知道茶叶的特性,熟知用什么样的手法,自然能泡出最好喝的风味。 这些老茶客手中的茶,往往是茶叶的最佳状态,香、水、韵俱佳,一杯上乘好茶。 可到了茶客手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有的茶友是初次尝试,甚至连茶叶的投茶量还拿捏不准,盖碗的使用,也是战战兢兢,生怕烫手。技能不娴熟,还谈何将茶泡得好喝? 更有甚者,索性连冲泡茶器都没用对。 南辕北辙,茶无法在合适的空间里舒展筋骨,怎会有好喝的风味? 最常见的错误做法,是用紫砂壶泡新白茶。 为什么紫砂壶不适合泡新白茶?待村姑陈为您分说。 《2》 紫砂壶,成也“吸附”,败也“吸附”! 说起“紫砂壶”这三个字,世人并不陌生。 说它是家喻户晓,也并非夸大其词。 就连平时提倡使用白瓷盖碗冲泡的村姑陈,也收藏不少的紫砂壶。 紫泥、红泥、绿泥,各种合眼缘的壶,都会收藏。 这些紫砂壶,扮演更多的角色是收藏,而赋予其冲泡的属性,是少之又少。 不可否认,将紫砂壶当做收藏品,是不错的投资手段,可要将其当做冲泡用具,局限性却大了许多。 讲真,紫砂壶在冲泡方便度、实用性方面,不及白瓷盖碗。 这种“不实用”,盖因紫砂土的沙性特征。 紫砂土,是一种颗粒较粗的陶土,含铁、硅较高。它的原料呈沙性,其沙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虽然硬度高,但不会瓷化。第二,从胎子的微观方面观察它有两层孔隙,即内部呈团形颗粒,外层是麟片状颗粒,两层颗粒可以形成不同的气孔。 这些气孔,使得紫砂壶有较好的吸附功能,而这些功能,具有两面性。 在冲泡同一种茶的情况下,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可是,一把壶,这辈子难道都只冲泡这一种茶了吗? 显然不现实。 除非家里有矿,才能做到喝一种茶,配一把专用的紫砂壶。 现实中,大多数情况是:一把壶,会用于冲泡多种茶类。 这些茶类,各方面特色都不一样。若是没有清洗干净,这些味道就会相互干扰、影响,最后变得四不像。 《3》 紫砂壶的吸附性,适合冲泡有“异味”的茶! 若要说紫砂壶丝毫不能冲泡,倒也违背了它存在的功能性。 只是,紫砂壶能冲泡的茶类,屈指可数。 宜兴的红茶,适合用宜兴产的紫砂壶冲泡。 或者,像黑茶、湿仓陈化的普洱茶,也适合用紫砂壶泡着喝。 于黑茶、普洱茶而言,紫砂壶倒像是身骑白马的勇士,用紫砂壶冲泡黑茶、普洱茶,反倒是“拯救”了它们。 黑茶与普洱茶在后期陈化过程中,因保存的特性,会沾染上不同程度的气味。这些气味,有些较为刺鼻,譬如仓味就是一种不舒服的气味。 在这一情况下,紫砂壶的吸附性就派上用场。 紫砂壶中的毛孔在热水的刺激下,张开大嘴,用力吸收附着在茶叶表层的异味,而后让本味释放。 经过这么一修饰,就能让茶叶的品质得到恢复,喝起来不至于太难喝。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这一吸附性对于像白茶这样香气张扬的茶而言,却是一大伤害。 白茶,它在阳光照耀下抽芽,在细雨濡湿中滋润,在云雾萦绕里生长,在日光下脱水……经过许多步骤的磨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花香。 这些花香,有些似栀子,有些似海棠,有些似桂花,还有些像是夜来花香,层层交织在一起,共同释放茶香。 在这些氤氲的香气里,你能体会到花的美丽,雨后的清新与灿烂,令人心情愉悦。 而这些茶香,若是经过紫砂壶这么一吸附,将损失大半,反倒教人没有机会仔细品尝。 当为新白茶深深叹息。 其实,紫砂壶也很冤枉。 它的内心独白,兴许是这样的:“明明我就很适合泡普洱茶、黑茶,为什么非要用我泡白茶?还是新白茶?” 所言非虚。 冲泡白茶的茶器的选择,并不是唯一。 偏偏选中紫砂壶,这种做法倒是让村姑陈想起了一位老友。她总是能在一排衣服里,挑到最不适合她的哪一件。 这种奇妙的吸引力法则,也是让人觉得颇为神奇。 诚然,表面带有一层高白釉的白瓷盖碗,更适合冲泡新白茶。 《4》 白瓷盖碗,更能演绎白茶的万种风情! 白茶的风韵,要被体会,被演绎,被诠释,白瓷盖碗是最好的述说者。 白瓷盖碗如此知性,与其特质密不可分。 其一、高白釉是最好的防护罩 在盖碗的种种好处中,“釉”是要浓墨重彩描绘的部分。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它可以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它就像是盖碗、瓷器的一件衣裳,美化、保护,是它主要的作用。 选择冲泡白茶的盖碗,对“衣裳”更为讲究,选择洁白如玉的高白釉最好。 有了釉的存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香气、汤水被吸收。 这是白茶风情演绎的第一步。 其二、盖碗的器型,更能成就白茶品质 盖碗,又叫做三才碗,有杯盖,有碗身,还有杯托。实现冲泡的功能,主要通过杯盖和碗身这一组合。 杯盖的开口大小,可随冲泡者个人决定。 开口大一些,可让茶汤以瀑布状快速倒出,从而不破坏茶的香气与汤感。 在快速出汤下,可感受到新白茶的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宜人,回味绵长。茶汤的轻快,柔美能得到最好的展示。 色泽诱人,馨香扑鼻的新白茶,就此完成。 《5》 退而求其次,玻璃杯也能展现白茶的另类美! 白瓷盖碗求而不得,又或者冲泡场地受限,若是此时想要感受新白茶的风味,倒不如启用第二梯队的茶器——玻璃杯。 玻璃杯的存在,的确有趣,它未必是茶器里最耀眼的,但却不可或缺,甚至普及率比白瓷盖碗还要高。 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家里、办公室也会备下一个透明玻璃杯。 在一定程度上,玻璃杯扮演一定的冲泡功能。 透明的玻璃杯中,翠绿的叶片舒展筋骨,宛若翡翠一般的颜色,增加了几分美感。随着水雾的轻盈升腾,叶片舞动,清幽的茶香也随之蔓延,空气中一片芳香。 静静地观望杯中缓缓沉浮、徐徐舒展的嫩绿叶芽,氤氲的水汽,宛若江南迷蒙的细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是玻璃杯泡新白茶的独特意境。 在选择玻璃杯冲泡新白茶时,要格外注意茶水比例。一般注入200毫升的水,搭配1-1.5克干茶即可,若是加多了,反而会引起茶汤的苦涩。 恰当的茶水比例,偶尔用玻璃杯冲泡白茶,也能解锁全新的体验。 至少,用玻璃杯泡白茶,可以保证自己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还能喝上一杯鲜爽顺口的白茶。 不误工作,不负喝茶。 ![]() 《6》 泡茶,要学会在不同的回合、场地调整冲泡策略。 上等的茶叶,当然要配上优质的泉水,恰当的水温,精炼的冲泡本领,如此才能成就一杯好茶。 新白茶,当用白瓷盖碗冲泡,才最善解人意。 投茶后,注入沸水,热浪袭来,在“水深火热”的挣扎中,茶叶释放出了自己全部的身心,开始了慢慢伸展的过程。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冲泡茶器已备好,静待茶来。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