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随笔 | 难忘那熟悉又陌生的红薯味儿

 369蓝田书院 2019-07-10

小编说:红薯是日常生活中自常见的一种食物。它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篇文章的作者从红薯写起,文笔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在参加工作之前,我曾在生产队干农活,翻红薯秧。红薯在我们这个地方还被叫作甘薯、山药、白薯、地瓜,就像乡下孩子的乳名,名字不怎么金贵,却像乡下孩子,无须吃力地照料,只要紧紧依偎泥土,几场透雨就会使它长大。

红薯具有药用、营养、食用、经济和饲养的作用。中医认为红薯性味甘平,可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通乳汁、除宿瘀脏毒。同时要注意的是,红薯生食甘凉伐气,熟则甘平充饥,晒干磨粉尤能滞气,多食损人。在具有防癌保健作用的12种蔬菜中,红薯名列榜首,被誉为“抗癌之王”。

生产队时期,没有塑料大棚技术,要建红薯炕,埋上红薯,施肥,浇水,盖上草苫子,像烧火炕一样使其保持恒温,有专门的技术员用温度计测温。红薯芽长出来了,剪下来,栽在大田里。初春栽的叫“春红薯”,收麦后栽的叫“麦茬红薯”。红薯怕淹,要起垄,把红薯苗栽在垄背上,中间要锄草,还要翻秧。收麦后,把春红薯的秧子剪下,直接埋土里,很容易成活。

一过霜降时节,就该刨红薯了。有割红薯秧的,有刨的,还有分拣成堆的。那时生产队按人口分红薯,大人在地里忙,孩子们拉着排子车在地头等。分到红薯后,全家人开始连夜加工,挑选出认为可以放在红薯窖里贮存到来年春天的,其余就用擦子擦成片,擦好后把一筐筐红薯片撒到房顶上晒干。只要天气好,几天就会风干,晒干的红薯片叫红薯干,可以直接煮食,也可以磨成面粉。

母亲把不能擦成片的红薯用水洗净,大大小小一律放到锅里去煮,这叫“糊红薯”。熟了后,能吃的吃,剩下的晾成半干状态,再吃更劲道。

由于红薯多,擦红薯擦得胳膊疼,在县城工作的父亲给家里买了一台手动擦红薯机,大大减轻了工作量,我家用完,几乎传遍全村。

那时候天天与红薯为伴,烧红薯、煮红薯、蒸红薯、红薯窝窝、红薯面条、红薯“蝌蚪”……五花八门的红薯食物,无论怎样改变形状和烹饪方式,红薯本身的那种味道总是挥之不去。

如今还能回味的是红薯“蝌蚪”,我家为此还专门请人用槐木做了一个擦子。它由两根比一般锅的直径稍长的主梁和两个稍短的横梁组成,在这宽约15厘米、长约30厘米的木框内钉着一块儿面积大小相同的白铁板,白铁板上密密麻麻而又均匀地布满许多斜眼,那是先用钢钉砸出来的。红薯“蝌蚪”就是通过这些“斜眼”被擦挤出来。红薯“蝌蚪”还要进行调味才能食用,一般的做法是向锅里爆炒野韭菜花。随着“哧溜”一声响,即刻香味四溢,飘散、弥漫半条街,四邻八家都知道这家做的是擦蝌蚪饭。

最令人难忘的是烧红薯。烧红薯要先备足柴火,在地上挖一个圆形小坑,一旁下挖一个通往圆坑的通道,通道上面不得通透,然后在上面垒拳头大的土坷垃,边垒边向中心收缩,最后成为金字塔状。接下来,开火烧窑,等土坷垃烧红的时候停火,将窑底灰扒出来,轻轻砸落一部分窑体,迅速放入红薯,再将窑体全部砸塌堆在红薯上,取土覆盖拍实。一两个小时后,红薯就熟了,那种香是真正的原生态。

多年没吃红薯了,如今兴起农家乐餐馆,红薯又摆上了席面。我父亲退休后,曾在村外沟沟沿沿的地方开了一片荒地。别人建议他撒些芝麻,秋后换点小磨香油,他说还是红薯好吃。还甭说,我的女儿、儿子都爱吃红薯,尤其是红薯刚出锅,他们用两只小手倒换着,一边用嘴吹气,模样很是逗人。

我情不自禁地也拿起一块,小心翼翼地去皮,慢慢咀嚼,感觉如今的红薯远远没有当年的好吃。这陌生而又熟悉的红薯呀!

新媒体编辑 | 徐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