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峰的投资修行: 内含价值与净利润,用白话做个比喻 保险公司的年报,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内含价值和净...

 墨子语 2019-07-11

保险公司的年报,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内含价值和净利润。

净利润好理解。

内含价值是保险行业特有的概念。

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跟别的行业有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保险合同一签就是很多年,未来一二十年,一份合同会持续贡献现金流和利润。

所以常规的会计方法没办法把这些长期合同的价值体现在会计报表里面,导致早期的保险公司常常被低估,而且是大幅低估。

于是诞生了内含价值这样一个指标,内含价值不仅包含净资产,而且包含了对这些长期合同未来可能产生的利润进行折现的部分。

到了1984年,英国皇家保险公司才首次采用这一指标。1984年之前的岁月里,保险公司真的是金矿啊,难怪老戴维斯能把5万美元变成9亿美元了。

内含价值=经调整的净资产 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

内含价值的计算,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比如:投资回报率、折现率等。既然是假设,就存在保守还是激进的问题。

还有实际经营质量的问题。有些公司,经营质量高,可以持续释放正的利差、死差、费差。而有些公司则持续达不到假设。

以上是正正经经的解释内含价值。

下面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希望能借助这个比喻,让大家了解这两个概念。

学生每年一次期末考试,考试完了,会估分。我们假设学生自己估计的分数当年写入成绩单,但是实际分数当年不写入成绩单,而是下一年披露。

那么家长每年拿到的成绩单有两个内容:

1、去年实际考了多少分?

2、今年孩子自己估计考了多少分?

我们把这两个指标简称为:去年实际分数、今年估算分数。

保险公司披露年报,公布净利润和内含价值。净利润就相当于“去年实际分数”,内含价值就相当于“今年估计分数”。

好公司,如平安,基本上估计分数是多少,实际就考多少,甚至实际分数>估算分数。这类企业,我们认为其内含价值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而有些学生,经常吹牛,一年又一年,实际分数<估算分数。市场就认为其内含价值可信度低。

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1.5-2倍PEV跟0.5PEV共存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包括:成长性不同、是否处在利润释放阶段。

在我看来,1.6PEV的中国平安,和0.5PEV的中国太平,都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

但是这个价值的来源有所不同。

中国平安的价值来自于确定性的高成长,而中国太平的价值来自于估值修复 较高的成长。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平(00966)$ $新华保险(SH6013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