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108】心室憩室

 忘仔忘仔 2019-07-11

来源:心外微创介入俱乐部

左心室憩室

先天性左心室憩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心脏畸形,表现为扩张的瘤样心室与原始心室有囊颈相连,血流通过囊颈进出憩室,严重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心脏憩室最常发现于左心室,在组织学上可分为肌型和纤维型两种类型,其中以肌型憩室较为多见,70% 的患者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畸形,单发时称孤立型心脏憩室,以左心室最多见,临床多无症状,少数可有心律失常。

Maciej 教授等在 2017 年第 10 期的 Echocardiography 杂志上就报道了 1 例位于二尖瓣后叶附近,酷似肿瘤的左心室憩室。 

患者男,66 岁,因外院怀疑左室肿瘤(图 1)就诊。患者自诉休息时略有胸部不典型疼痛,2 年前曾晕厥 2 次,经 CT 检查已排除脑缺血,负荷心电图也未引出异常,实验室检查发现 C 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正常。

图1:经胸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在二尖瓣后叶或瓣环水平的卵圆形肿块(箭头)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发现二尖瓣后叶 P2 和 P3 区附近的一实性卵圆形不均质回声团块(18×24 mm),瓣叶形状及瓣口血流正常,(图 2 和图 3)。除此之外,检查发现左室功能正常,仅有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图2: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室短轴切面显示二尖瓣后叶的不均质回声肿块,考虑为二尖瓣环钙化或心脏肿瘤(箭头)

图3:经胸超声心动图胸骨旁长轴切面显示肿块无相对二尖瓣的独立运动(箭头)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图 4、5)和三维 TEE(图 6)发现一高回声结构,位于二尖瓣后叶 P2 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怀疑为心脏肿瘤或二尖瓣巨大钙化灶(MAC)。

图4:TEE 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心室肿块仍显示不满意(箭头)

图5:TEE 的两垂直切面显示肿块

图6:三维 TEE 显示实性不均质回声结构(箭头)

冠脉 CT 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通畅,回旋支侧壁病变(图 7),总钙化评分为 74 分。

图7:冠脉 CT 造影显示供应病变区域的回旋支(Cx)管腔内可见无显著意义的侧壁斑块

CT 检查还发现左室侧壁的憩室(34×38×20 mm),憩室内部分充满钙化血栓(图 8),经狭颈与左室腔相通(图 9)。经心脏病医师讨论,认为可保守治疗,随诊观察。

图8:增强 CT 扫描显示左心室憩室内可见部分钙化性血栓(箭头)

图9:增强 CT 扫描显示憩室和左室侧壁间存在交通(箭头)

由于心室憩室的发生率较低, 而且只有单纯的个案报道或者小样本的研究, 缺乏长期观察的大样本的研究。对于心室憩室的治疗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 大多根据临床条件及个体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 在矫正其他心脏畸形时可行憩室切除术 。Yazici等认为有症状或者有心脏破裂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憩室是治疗有症状的患者最为安全及有效的方法,但迄今为止对于无症状的患者是否应该行手术治疗还存在争议 。许多学者认为为防止严重的或可能致命的并发症发生 ,手术切除憩室是无症状的患者预防恶性事件发生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Wybraniec M T, Wróbel W, Myszor J, et al. Left ventricular diverticulum mimicking cardiac tumor[J].Echocardiography, 2017.

[2]Yazici M, Demircan S, Durna K, et al. Left ventricular diverticulum in two adult patients.[J]. International Heart Journal, 2005, 46(1):161.

[3]Oruganti S S, Ayapati D R, James M A, et al. Congenital giant diverticulum of the left ventricle in an adult[J]. Asian Cardiovascular & Thoracic Annals, 2005, 13(1):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