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昵称56648399 2019-07-12

宝宝可以说是全家人的小祖宗”,磕不得、碰不得、摔不得!甚至孩子摔倒了,有些大人还得埋怨路不平!

娃摔了,你怎么都不扶下?” 关你屁事!”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妈妈肯定遇到过不少,被苛责,被说不懂带孩子,被说母乳不好……

这个社会对妈妈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从有了孩子,我们仿佛就必须变得完美,有一点瑕疵就会受到埋怨,有一点小问题都可能演变成争吵!

就像在宝宝摔倒了要不要扶”这个小问题上,竟引起了大争议:

要扶啊,让宝宝感到爸妈都在身边,宝宝的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扶,让宝宝自己爬起来,这是教育宝宝的好机会,一点儿坎坷都受不了怎么行?”

到底该不该扶、该怎么扶……

今天就告诉你这件小事里的大学问。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宝宝摔倒后

一定不要这样做!

1.妈妈别大呼小叫,宝宝是被你吓哭的

公园草坪上,宝宝摔倒了,妈妈立即奔上去把ta扶起来,又亲又哄,不停地问:摔疼了吗?摔到哪了”本来没哭的宝宝,一下子哇哇大哭起来。

惊慌过度,可能是新手妈妈常犯的错。宝宝身高低、离地面近、学步时不会走太快,摔倒时通常不会太严重。如果宝宝并没有哭喊,妈妈过度惊慌,宝宝会被妈妈的惊慌吓到,觉得是不是发生了很严重的事情”或者觉得摔倒是件很可怕的事”,妈妈的过度惊慌或紧张会让宝宝更加害怕,甚至会影响宝宝学步的信心。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2.打地、打门、打桌子,你是在教ta推卸责任

宝宝在家里边走边玩,一不小心摔倒了,哇哇大哭起来。姥姥急匆匆地跑过来,用手狠狠打了地板几下,说:都怪地太滑,害得我们宝宝摔倒了”。在姥姥的安抚下,宝宝很快就不哭了。

宝宝摔倒了,都怪地不平;宝宝磕碰到,都怪桌椅硬……如果我们习惯于把宝宝的小意外归咎于外因,或把责任都推给别人”,即便这样能够更快的安抚宝宝的情绪,但长久下去,宝宝就会养成外归因、推卸责任的习惯,遇到挫折或失败都认为是别人”的原因,而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如此,便无从成长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3.没事”不疼”是最差的安慰

很多妈妈抱起宝宝最爱说的就是没事~没事”不疼~不疼”,其实对于宝宝来说,明明就是很疼。这样说,宝宝会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的感受,反而哭的更厉害!具体应该怎么做,下文会写到。

4.硬逼宝宝不许哭”,会憋出内伤

宝宝追着皮球跑,一不小心被皮球绊倒,重重地摔在地上。爸爸走过来说:不许哭,你是男子汉,不就摔了一跤吗,别哭哭啼啼的”宝宝忍痛爬起来,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看看摔破的膝盖,瘪了瘪嘴,强忍住眼泪。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哭”是人最常用的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之一,没有性别之分,没有年龄之限,是人都需要,何况宝宝。宝宝需要用哭”来表达疼”的不舒适感,也需要用哭”来宣泄摔倒”的挫败感。这些负面情绪,都需要发泄出来,硬憋在身体里,长期积累起来,容易生病。当宝宝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感,不敢表达、不会表达,这将成为ta一生的负担。

5.打死都不扶,也是一种错

宝宝摔倒了,哭哭啼啼的要妈妈扶。妈妈见宝宝没摔破,也没大碍,坚决不扶,无论宝宝是大哭还是撒娇耍赖,都没用,说:坚强点,自己站起来,我可不扶你”。眼见宝宝半天不起来,装作转身要走的架势,宝宝才不得已自己起来了。

有些父母,为了让宝宝变得坚强、勇敢,不愿意宝宝娇滴滴的、动不动就依赖父母,而选择从小事开始锻炼宝宝。但其实,宝宝在遇到小挫折的时候,最需要的只是妈妈的一个拥抱和接纳,宝宝要首先有了安全感,才有能力让自己更勇敢,心里被爱充实了,不空心的坚强才更有力量。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6.爱的嗔怪,宝宝表示很难接受

宝宝摔倒了,妈妈心疼的说:我说让你慢点走,你不听,摔倒了吧”。本来宝宝只是有点疼的瘪瘪嘴,被妈妈一说,委屈的大哭起来。

常常听到妈妈无意中会这样说,话里虽然能感受到妈妈的爱意,嗔怪宝宝没听话摔倒了,言外之意是妈妈很心疼。但在宝宝听来,ta完全不能领会到话语背后的爱意,只能感受到妈妈话语中的责备和指责,在身体摔疼的同时还要承受妈妈带来的心里的伤痛。甚至有些妈妈爱之深、责之切”后面还会补上半句活该不长记性”。这些爱的责备,都会让宝宝倍感难过。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宝宝摔倒了

你可以这么做

01

把担心藏起来

比如轻快地问一句:”你还好吗?”类似的话是要表明两个态度:

摔跤很正常,我并不会因此生气或责备;

摔跤不可怕,如果需要安慰和照顾,我都在这里。

在孩子向你寻求帮助之前,不主动去帮孩子,但在孩子说我需要你的时候,也不拒绝,就是培养独立性的正确做法。

听到这话,如果没有摔疼,宝宝就拍拍屁股去玩啦。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02

宝宝哭了,保持淡定

如果宝宝还是哭了,那是真摔疼了。

这时候家长先要保持冷静,宝宝感到这个成人有能力把控局面,就会平静下来,家长检查伤口也更容易。

03

理解宝宝的情绪

有的孩子发脾气:“打地!打!”父母要理解他们是在表达情绪,应示范正确的表达方式,如:”宝宝吓了一跳。妈妈知道你吓了一跳,没关系,妈妈在呢。”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04

事故回放,吸取教训

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可以把他摔倒的过程变成故事,用幽默的方式演出来。如模仿他的声音:

刚才我手里拿了大盒子,心里只想着快点把积木拿来和妈妈一起玩,谁想没看到地上的火车,啪嚓,拌倒了!

孩子看到妈妈摔倒,哈哈一笑,不仅情绪完全排解了,还学到摔倒的真正原因。然后妈妈再演一次如何清走地上障碍,顺利通过,孩子就知道下次怎么做就不会摔跤啦。

05

提前教会应急方法

想要锻炼宝宝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先要让他们知道有哪些办法。

幼儿园的时候,每个班的冰箱里都会放几个小动物的防冻凝胶冰袋,老师会把它们拟人化,孩子很喜欢。每次摔疼了,都会说:”我需要我的企鹅(冰袋)。”

宝宝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吵了这么多年,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总之,只要不是安全事故,摔跤就不是谁的错,而是成长的过程。孩子需要的也不是替罪羊,而是学会怎么做更安全。

我观察到,父母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能促进宝宝运动、情绪管理、风险评估等能力发展,也能帮助宝宝养成勇敢、独立的性格。

摔倒后扶不扶,看似是个生活的小问题,但是却关系宝宝好习惯养成的大问题。

好的习惯可以塑造宝宝良好的性格,形成优秀的品格。

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可大可小,我们过度关注或置之不理都不可取,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让孩子知道——如果你需要,爸爸妈妈一直都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