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医学的纪录片有很多,有的记录技术,有的记录病房生态,有的记录人文关怀,它们多把镜头聚焦于当下,对过去或未来都只是顺口提及。 而本文要推荐的这部纪录片,它记录了外科手术的整个历史进程。 人类第一次切开身体是什么时候,人类哪一刻意识到了可以对身体进行解剖,人类什么时候有了手术的概念……它都有介绍。 而且详细记录了每一次影响外科手术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说是为我们拼了一块外科手术发展史的完整版图。 如果大家对医学有兴趣,尤其对外科手术的历史进程有好奇,那么看这一部佳作就够了—— 《手术两百年》 别看名字只有“两百年”,但其实片子里的时间跨度,可以长达上万年。这里所说的“200年”,不过是指外科手术在近现代发展最快的这两百年罢了。 此片是央-视出品的国内第一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于2019年6月22日上线。 央视出的纪录片一直都是精品,比如此前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玄奘之路》、《河西走廊》等等,都在不断拔高国产纪录片的品质,推动着深度纪录片的发展。 这部《手术两百年》自然也不会虚,上线近一个月,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5分: 又可以入选年度高分纪录片了。 评论区也是一片叫好,直夸央视爸爸的拍片水准越来越优雅大气、精致深刻,快赶上国际水平了。 内容上,《手术两百年》剧组历时3年,前往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土耳其、印度等国家,采访国际顶级专家多达50多位,医院、博物馆70余个,只为了给观众呈现最专业、同时也最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 画面上,外景恢弘大气,内景肃穆庄严,涉及相关历史书籍和人物配图完整,相关结构原理图也科学严谨。 既高端,又不失美感;既丰富,又不失调性。 纪录片总共分为8集,每集50分钟,再现了人类手术的发展史,内容集中体现: 解剖学发展、麻醉消毒止血、打开腹部、攻入头颅、打开心脏、移植置换、癌症、手术未来几个方面。 详细介绍了外科手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 比如第一集的解剖学发展。 前面说过了,此片的时间跨度长达上万年,这点在解剖学部分就有体现。 有考古学家在约有一万年历史的古人骨头里,发现了愈合的痕迹。 完成这种愈合需要切开外部组织,放入一块涂有蜂蜜的松木,然后缝合、固定。 也就是说,至少在一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已经有了手术的意识。 这听起来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因为在那个没有麻醉、消毒液的年代,手术和受刑或虐待别无二致。 以及最恐怖的是,那时候的医者,和患者一样“无知”。在进行手术之前,他们对身体的了解,并不比普通人更多,即便是最顶级的医生,也是瞎子摸象,一顿盲操。 直到公元2世纪左右,古罗马诞生了一位叫作盖伦的医生,他在土耳其帕加马古城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工作,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所医疗中心。 盖伦负责医治受伤的角斗士,为了更好地治疗他们的外伤,盖伦开始探索人体构造的奥秘。 但是在当时的古罗马,解剖人体是不被允许的,这是对灵魂的亵渎,完全违背宗教的理念。 所以盖伦只能通过解剖动物来了解生物体的构造。 并且以此提出了身体的平衡理论,认为身体健康取决于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和血液四种体液的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破坏,人就会生病。 12世纪出版的波斯语著作《曼殊尔解剖学》,就是根据盖伦的这一理论编著的。 这个理论并不难理解,我们所认识的古人愚昧的放血疗法,就是依据这一理论来的。直到今天,在印度等国家的部分落后地区,放血疗法都还局部存在。 也就是说,盖伦的理论并不完全正确,而且动物的构造也和人类有一定出入,但对于医学的发展来说,他依然功不可没。 这个情况在14世纪左右有了改变,当时为了战胜泛滥成灾的黑死病,教会被迫取消了禁止解剖尸体的禁令,允许一部分医者通过解剖死囚尸体来研究医学。 这一解禁举措,对医学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人类才真正了解到,自己的身体内部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 但同时,也催生了医学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惨案之一:18世纪爱丁堡杀-人偷尸案。 大致是指,禁令放开之后,医者对尸体的需求不断上升,给了不法分子犯罪的机会。 其中一位叫威廉·伯克的人,和他的同伴一起开了家廉价旅馆,对前来住宿的旅客实施杀害,一年共计杀害15人,然后把尸体卖给了当时的医学教授。 直到一年多以后,有人无意中在旅馆发现了被害人的尸体,案件才被破获。 威廉·伯克也被当众实施绞刑,骨骼至今存放在爱丁堡大学的解剖博物馆内,以警醒后人。 可是了解人体构造还只是一个开始,想要实施手术,还得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是为什么禁令解除之后,手术成功率也没有得到改善的原因。 ![]() 如果不了解血液循环的规律,切开身体的那一秒,也就是大出血等不可控局面发生的开始。 而要了解心脏和血液的循环运动,并对各个内脏器官做出初步判断,又需要好几个世纪的时间了。 但是,这依然不够。 ![]() 即便人类已经通过尸体解剖详细了解了人体的组成结构,但手术还有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未解决:疼痛。 也就是第二集的主题:麻醉、消毒、止血。 我们都知道,麻醉药是近代才出现的,而在19世纪中后期以前,病患在手术过程中疼死的例子,比比皆是。 看到这里,麻醉过敏体质的小伙伴岂不是又要哭了。 ![]() 古时候实施手术致亡的元素主要有三:疼痛、细菌感染,和大出血。 手术过程中能存活下来的人不多,即便存活下来了,后期大多也会因为细菌感染而死亡。 所以在我们的概念中,手术好像是近现代才存在的医学手段,但其实它已经存在很久了,只是在以前,它几乎不等于人们心中惯常认知的救治,而是一场酷刑。 ![]()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有人去走这步险招。 最滑稽的是,在中世纪时期,做手术的人并不是医生,而是理发师。 因为按照彼时的理念,见血是非常晦气的,医生是一种高级职业,不应该做这种晦气的工作。但理发师不同, 工作的关系,他们常常会刮破客人的皮肤,见血已是习以为常。 也因此彼时属于低等职业的理发师,顺便也承担起了做手术这份要见血的“低等”工作。 ![]() 当然了也不是很随便,理发师们还是通过了资格考试,持证上岗的,被称为“医疗理发师”。 至于来求助的患者生还率能有多高,想必大家也知道了。 在19世纪中后期以前,人类手术的死亡率,几乎没有上升过,甚至还因为人类的傲慢,有过下降。 更有甚的,医疗理发师后来还发展成为了一种表演性的工作。 打着普及教育的口号,再凭借人体解剖的噱头,有一段时期,人类的手术是在剧场里完成的: ![]() 医生和患者在中间,民众坐在四周的观景区,观看医生做手术,同时医生旁边还站了多名助手,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控制住患者,让患者不至于疼到乱动或逃跑。 其中最出名的一个手术,死亡率高达300%。 ![]() 这台手术死了三个人。 一个是患者本身,死于失血过多或疼痛等不明原因。 第二个是一名助手,在没有麻醉的年代,医生减轻病人痛苦的要领之一就是动作一定要快,结果这位医生因为太快,在给患者截肢的同时,顺便也切断了助手的两根手指头……导致助手细菌感染而死。 第三个是观众,观看过程中被吓到心脏病发作而死…… ![]() 可见在麻醉还没有诞生的年代里,手术有多么可怕,现代外科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也得归功于麻醉的发明。 是麻醉的诞生,给了医生和患者时间,来探索更多医学救助的可能性。 ![]() 这些都还只是《手术两百年》第一二集的部分内容,关于医学发展的历史,革命性突破事件,许多怪诞传说……片中还有更丰富和详细的纪录。 让作为门外汉的观众,了解到现代外科手术到底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其中有哪些错综复杂和环环相扣的细节,彼此又是如何先后调整的。 既有料又有趣。 ![]() 当然了学医的小伙伴也可以观看,了解了人类医学的发展史,知道我们是如何从愚昧、傲慢、无知和黑暗中,走向光明和理性的。 如何一点点触碰到科学的光芒,知道了这些,对生命的敬畏,或许才能更多一分吧。 未来漫漫长路,还需我们保持虚心,继续前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