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 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 半升夏最除虚满,汗后调和法出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汉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主治发汗后,腹胀满者。 【原文】 《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九。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条解】 汗后腹胀满者胃液伤,而痰饮留滞,阳虚气滞而伏饮停蓄。人参、甘草益胃液。生姜生津液而祛痰饮合半夏蠲饮而散满。厚朴擅去满而燥湿。 【方义】 此系消胀散寒、降逆补虚,治脾胃虚寒腹胀之方。 【功效】 健脾温运,散滞除满。 【主治】 伤寒发汗后,表证已解。脾胃之阳气被伤,气滞不通,形成腹部胀满之证。但必须具有喜按、喜温,或兼痰涎,或兼呕逆,脉象虚弱等。 【方解】 方中厚朴苦温,宽中除满下气,最善消腹胀,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留不行之胀满,皆可用之。生姜辛温,宣通阳气,和胃散饮;半夏辛温,降逆开结,燥湿涤饮,三药合之,辛开苦降,开结散滞,而主除满;人参、甘草,甘温,补益脾气而助运化,两者协同,恰有理中汤之半的含义。诸药配合,补而不滞,消而不过,攻补兼施,恰合法度,帮最适于脾虚气滞之证。 【适应证候】 发汗后,腹胀满者。 【药品】 厚 朴 120克 生 姜 120克 半 夏 120克 炙甘草 30克 人 参 15克 【煎服法】 上5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亦可另煎人参兑服)。 【用药大意】 厚朴消胀,生姜散寒,半夏降逆止呕,炙草、人参补虚。 按:厚朴同人参治虚胀最效。 【禁忌证】 腹胀拒按、脉有力者忌之,此系实证,宜泻不宜补。喜冷者也忌之,此系热证,一宜凉不宜温。 【类似方剂】 (1)小承气汤:此治汗后腹胀拒按的实热证之方。 (2)理中汤:此治太阴病腹胀满兼吐泻的虚寒证之方。 【说明】 本文遵循“原方原量用经方”的原则,汉代一斤折算为240克、一两折算为15克、一升折算为200毫升。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公众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