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了《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居民的死亡原因,指出部分慢性疾病管理现况依旧不容乐观,中国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风”。 一:什么是中风? “中风”在医学中被称为脑卒(cù)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包括脑梗(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往往由血管狭窄或痉挛引起;而出血,则由血管破裂引起。 脑梗常由于动脉硬化引发血管斑块的形成,最终导致血管狭窄或斑块脱落引起血管栓塞引起,一般无头痛症状。 图片来源:https://www./stroke 脑出血常见于高血压病人,血压急剧升高,血管破裂,除了偏瘫、言语障碍,常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症状。 图片来源:https://www./stroke 两种类型的脑卒中起病都突然、迅速,伴随肢体或言语或神经系统的损害,治疗不及时的话,都有很高的致死和致残率。 二:引起中风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缺乏运动、心脏疾病、饮食、酒精、心理因素、腹型肥胖等。 有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东亚地区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吸烟等,其中90%以上的脑卒中是可控的。 三:如何识别中风的发生? 3步快速识别中风,请牢记“120”口诀! “1 ”代表一张不对称的脸:例如:口角歪斜 “2 ”代表两只手臂平行举起,判断是否有单侧无力; “0 ”代表聆听讲话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困难,言语神志是否清醒。 也可以打开下面的链接观看《中风120》普通话版视频⬇️: 四:发生中风该怎么办? 1、将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不恰当地搬动会加重出血性卒中病人的病情; 2.立即拨打“120”,尽快就诊; 3、就近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避免长途运送,以免耽误治疗时间或加重病情; 4、切忌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病情加重; 五:如何预防中风? 脑卒中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往往发生在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吸烟、酗酒、熬夜等)的年轻人身上。 1.控制危险因素 应对脑卒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是引发脑卒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存在脑卒中风险的人来说,通过血压监测知晓自己的血压波动很重要,做好血压监测是预防的基础。 一旦确诊高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并持之以恒。 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血脂各项指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有服用降脂药的适应证,可以通过药物来调节血脂。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规律监测血糖,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 脑卒中的发生与有症状或是无症状的心脏病密切相关。房颤患者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要重视抗凝等治疗以预防脑卒中。 2.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果谷物类食品的摄入、适当有氧运动、保持平和的心态等。 格外注意: · 避免长期高糖高盐且肥甘厚味的不健康饮食 · 改变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积极的参与适当的运动 · 吸烟无异于慢性自杀,应尽早戒除 · 熬夜伤身,给自己一个美梦吧 3. 避免诱发因素 此外,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各种诱发因素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诱发因素包括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用力过猛、气候骤变、突然改变体位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诱发脑卒中。 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在平时要多注意防控,以免脑卒中的发生。一旦发生了脑卒中,要及时识别先兆,立即拨打120尽快就诊,把对身体的伤害降至最低。 最后提醒:中国是全球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地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盐吃太多。所以一定要少吃盐!每日摄入的盐应少于6克。 |
|